APP下载

亚洲区域中医药教育师资培养研究初探*

2011-03-16储利荣应森林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汉方师资亚洲

潘 淼,金 军,储利荣,应森林

中医药在世界传统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世界传统医学的主流,其传承和发展以及传播离不开教育。世界各国对中医药人才需求不断扩大,不仅推动了中国中医药对外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也使各国业内人士意识到中医药教育的巨大潜力。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以日韩及东南亚国家为外围,以欧美及其他西方国家为边缘的辐射状格局,可以认为离中心越近,中医药发展越纯正,越完善,越发达,亚洲区域作为中医药教育发展的中心,其师资培养对中医药国际化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对亚洲区域中医药教育师资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内容如下。

1 亚洲区域中医药教育师资培养的背景及现状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由于亚洲区域国家的文化互相影响,生活习惯相互交融,对传统医药认知程度相对较高,且华人比较集中。在众多的亚洲国家都设有传统医药的教学机构,如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

日本汉方医学教育历史较长,汉方医疗机构较多。近年,汉方医学在日本的地位逐渐升高[1]。目前日本以各种形式开设汉方医学课程的大学有59所,在80所医学院校中占相当的比重,加速了汉方医学的普及[2]。韩医作为传统医学在韩国受到普遍信任和重视,一些规模较大的韩医院承担着学生教学、临床实践、科研等工作。韩医师可以从事包括针灸、中药处方等在内的全部中医药实践活动。韩国是世界上除中国以外将传统医学纳入正规教育体系的惟一国家,目前经韩国教育部批准注册的正规全日制大学已经超过11所[3]。东盟是海外华人的集中地区,中国与东盟国家具有亲缘的地理、民族和文化关系,使中医药在东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中医师培训以往以祖传师授为主,近半个世纪开展了中医药针灸的学校教育[4]。越南、泰国等国鼓励中医药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亚洲区域将是中医药传播、推广以及发展的中心。

在中医药教育师资方面,日本文部省对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较高,由国家为考试合格者颁发教师执照,允许从事针灸教学工作;韩国对师资聘任要求较高,以少而精,一专多能,一兼多职为前提。师资均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既精简了管理队伍,更精干了师资队伍;马来西亚鼓励中医学院从国外、尤其是中国聘请有经验的中医学者教导中医中药。近年来,中马两国中医从业人员学术交流活动的增加,也直接提高了师资质量与力量;新加坡中医学院定期邀请中国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并定期派教师前往中国院校学习,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分析可见,日韩对中医药教育师资都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且比较完善。新加坡等国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也加速了中医药教育在各方面的发展,师资多为引进人才,且质量较高。相比之下,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国在中医药教育的整体发展,特别是师资建设上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教育师资建设。

2 亚洲区域中医药教育师资培养的必要性及意义

各类中医药专业人才教育是中医药国际教育的重要工作。根据各国国情,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为中医药人才终身学习提供必要条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尽管中医药教育已传入世界各地,在很多国家该项工作还属起步或是初级阶段,不同地区的发展程度很不一致,就亚洲区域而言,就有学位教育、职业教育、短期培训、学术讲座等形式。严格的师资选择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可靠性,相当一部分国家中医药教育的无政府或无序状态,教学和管理质量参差不齐,缺少科学评价体系,一些不具备资格的人鱼目混珠均给中医药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也从另一个侧面凸显了中医药教育师资培养的必要性。

因此,建立科学、可行的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规范加强教育师资培养,对亚洲区域中医药院校教育开展有序竞争,优胜劣汰,指导中医药院校发展方向,加快中医药教育的本土化进程,促进学术发展和中医药传播均具有重要意义。

1)为亚洲区域国家培养本土化的高层次中医药教育人才,从而使中医药教育专业队伍呈现“人才国际化”的新局面,增加国际化中医药教育高级人才数量,促进国际中医药教育师资人才水平的普遍提高。

2)亚洲区域部分发达国家具有较强的吸引国际化中医药人才的能力和开发中医药教育的经济实力,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对于国际中医药教育发展是较大的机遇,通过这些国家对中医药教育师资的培养和经济投入,进一步发展国际中医药事业的同时,将带动中医药产业与教育的同步发展,促进世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通过亚洲区域中医药教育师资的发展,可以加速中国中医药教育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扩大对外教育,加强与亚洲区域对中医药教育的合作开发和办学交流,促进国际中医药教育的更快发展,带来亚洲区域国家先进的教学、科研等理念,引进亚洲区域资金、技术、人员进行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发展中医药。亚洲区域国家为发展本国的中医药教育,也将通过各种渠道与中国的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本国所需的中医药人才。

4)有利于加速中医药师资远程教育的发展。中国信息产业市场的开放,将促进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迅速得到发展,作为国际中医药教育的一部分,中医药师资教育也必将通过互联网实施远程教育同亚洲区域国家进行互动。

3 亚洲区域中医药教育师资培养对策

为适应亚洲区域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发展趋势,应建立针对亚洲国家中医药教育师资培养的方案和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有重点、有目的地培养适应亚洲区域中医药教育需要的高层次、高水平复合型师资人才。

1)着手制定中医药教育机构设置、评估及认证标准,促进中医药教育管理标准建设。应建立适应亚洲区域特点的研究生、本科、专科、中等教育、短期培训等多种类型教育模式发展的中医药教育机构标准,在其基础上,促进亚洲区域中医药教育管理标准建设。

2)以中医药教育评估、认证机构的建立为依托,建立中医药教育师资标准。制定适用于亚洲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学科中医药教师资格的标准及评定办法,从职前与职后两个层面来高标准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同时,要尽快出台有关国际中医药师资培养的法律、法规,把师资培养纳入法制化轨道。

3)面向国外建立中医药师资培训中心,建立专项基金,定期对国外从事中医药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鼓励实践型师资培养的同时,加强理论型师资的培养,以理论指导实践,将实践型与理论型相结合,逐步实现亚洲中医药教育师资向规范型转化。

4)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亚洲中医药教育师资培训、研修,设置相关教师考核制度。

5)加强中国与亚洲各国间的联合办学与交流合作,派遣有经验师资开展境外培训,鼓励亚洲各国中医药教师到中国中医药院校进行长、短期教学进修。

6)开展中医药教育师资远程教育,扩大亚洲区域中医药教育师资培养的辐射范围。

以培养国际化中医药高级教育师资人才为目标,不断提升中医药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发展国际中医药教育,并加强亚洲区域中医药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医药教育的规律和经验,促进中医药事业在亚洲的蓬勃发展,通过亚洲,辐射世界各国,加快中医药国际化进程,让更多地国家、更多地人喜欢中医药、热爱中医药、享受中医药。

[1]陈二员,刘 敏.中医在日本的兴衰与现状[J].新中医,2008,27(2):108-109.

[2]日·井形昭弘.医学教育中的汉方医学[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25(2):92-93.

[3]罗祥云,杨文君.境外中医教育概述[J].中医教育,2005,24(3):54-55.

[4]苏 颖,张学兵.国际中医教育发展状况研究概述[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1):144-145.

猜你喜欢

汉方师资亚洲
亚洲自动售货机展
“神药”出厂价18元零售卖1000多元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亚洲足球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汉方、韩方、日方,自然酝酿完美养肤力
汉方美肤
汉方润燥肌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