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高级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文体学理论的应用

2011-03-13李鲜花闫福祥

关键词:文体学文体语音

李鲜花,闫福祥

(西安翻译学院 外国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5)

文体学是研究文体的学问,是研究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的一门学科。文体学讨论的中心问题是语言对场合的适应性(appropriateness)问题[1]。文体分析就是在语音、书写、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各个层面进行的,其重点是分析具有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的那些语言特征,从那些被“前景化”了的语言特征(foregrounded features)入手,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以便达到鉴赏的目的[2]。文体分析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不同的语域环境中选用适当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从语言技巧和思想内容的关系角度去深入地理解、合理地解释和充分地欣赏作品,提高对外语的鉴赏和应用能力。

一、研究意义

对英语文体学的研究,我国起步很晚。近二十几年来,经过我国英语语言学研究者的不懈努力,英语文体学的研究已经与国际接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7]。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成果大部分只足限于有较好英语基础的本科院校,对于一些新建本科院校来说,由于师资和生源的限制,这方面的理论还处于语言研究者相互探讨阶段,尚未有效地成为促进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和英语课程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因此,把文体学的理论用于新建本科院校高级英语教学实践中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高级英语属于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必修课程,其所选篇目题材和体裁广泛多样。该课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文本语言的文学性明显增加,语言考究,表达地道,并有效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高级英语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分析不同题材和体裁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而文体分析理论正是这一目标实施的最佳理论。

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自主性较差,学习方法较落后并且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不浓厚。而且,大部分的新建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师过多地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课堂大部分实践都放在对生词解释、词语搭配和释义上。学生只满足于对课文单词的字面意思而往往忽视对文章内容深层含义的理解。这种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高难度的教材,很难满足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学的要求,更难提起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在参加英语专业八级考试都面临压力和困难,部分学生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很难脱颖而出。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及应用能力相对薄弱,也影响了以后的就业。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较为薄弱的一个链条。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新建本科院校高级英语的教学改革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认为,以文体学理论为依据,对教材进行纵向、多维度的文体分析,能使学生学习更有条理,从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语言、欣赏语言,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以下是文体理论用于教学实践的具体实践举例说明。

二、研究实践

(一)语音层面的文体分析

1.语音象征的文体效果

有些语音或音族被认为能够扮演意义的角色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适合于意义的表达,被称为语音象征,还可称为语音感觉[3]。尽管语音象征的效果往往要在语义和语境的基础上取得,但是如果有了语音的支持,文体效果会更加明显。语音象征受如下诸因素的影响:音长—元音和辅音;音高度—口型张开的大小;前元音、中元音和后元音;辅音的清浊;阻塞度和响亮度;语音感觉音束和拟声词[5]。比如《高级英语》课文“The Middle Eastern Bazaar”中的第九段在描写古老的蓖麻油制作作坊:

…Ancient girderscreakandgroan, ropes tighten and then atrickleof oiloozesdown a stone runnel into a used petrol can. Quickly the trickle becomes afloodofglisteninglinseed oil as the beam sinks earthwards, taut and protesting, itscreaksblending with thesqueakingandrumblingof the grinding-wheels and the occasionalgruntsandsighsof the camels.

第一句前半句用“creak” 和“groan”描写古老大梁发出的声音:/i://u/都为元音,元音的发音时间长,这和古老大梁年久失修,不堪重负而发出长长的嘎吱声相对应。随着缆索的绷紧,“trickle of oil”开始沿着石槽“oozes down”:/i/音的口型比较小,往往与小、轻或者高飘的东西联系; /u:/是后元音,往往给人模糊、朦胧或暗淡的感觉。突出了“涓涓细流”的蓖麻油在缆索的挤压下变成了粘稠状,缓慢地流淌。第二句的“flood”和“glistening”分别包含fl-和 gl-语音感觉音束。fl--常常表示突然的移动,gl-表示与光有关,使人联想到“洪流”般的闪闪发光的蓖麻油。最后,在描写大梁和石磙发出的声音时分别用拟声词creak,( /k/音)和squeaking(/s/音)、rumbling,(/r/音)。/k/音为塞音,阻塞最大,/s/音为擦音阻塞次之,/r/音为近似音,阻塞最小。阻塞大的音给人以力量大、响亮的感觉。这样的描写给人以无尽的幻想:大梁的嘎吱声和石磙的辘辘声混杂在一起,忽强忽弱,忽高忽低。连着骆驼的呼吸声(grunts,/g/音)、叹息声(sighs,/s/音):/g/音为浊辅音,/s/音为清辅音。清辅音比浊辅音感觉上要“轻”,让人联到骆驼发出低沉的呼噜声和轻轻的叹息声。整个描写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一副鲜活的画面:古老的蓖麻油制作作坊,大梁、缆索、石磙、蓖麻油,嘎吱声、辘辘声和骆驼的叹息声。

2.头韵(alliteration)语音模式的文体效果

头韵能够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很奇妙地通过音把意义连接起来,既可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与音律美,又能付诸听觉,产生音与意之间的联想,负载着很好的文体效果。比如:①I see also the dull, drilled, docile, brutish masses of the Hun soldiery plodding on like a swarm of crawling locusts. (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

这句话的文体背景是丘吉尔对全英国人民广播讲话。dull, drilled, docile中的/d/音属于浊音和塞音,其拟声效果突出了呆头呆脑、训练有素、惟命是从、凶暴残忍的德国士兵。

② It was a splendid population-for all the slow, sleepy, sluggish-brained sloth stayed at home.(Mark Twain)

此句话的文体背景是马克·吐温对美国西海岸开拓者的赞扬,与splendid相对的是三个/s/音的形容词,修饰sloth,这一连串的/s/音使这一头韵的文体效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极度讽刺了那些懒散的,晕晕入睡的,呆在家里的呆滞的傻子,与开拓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词汇层面的文体分析

词汇的文体作用,一方面见于使用词汇手段的修辞格,如明喻(simile)、暗喻(metaphor)、拟人(personification)、借代(metonymy)、夸张(hyperbole)、矛盾(oxymoron)、反语(irony) 等。另一方面,“恰当场合的恰当词(proper words in proper place)”(Jonathan Swift),即一定语境的措辞也能体现词汇的文体效果。

1.修辞格的文体效果

修辞格是为了提高表达效果而有意识地偏离语言常规并逐步形成的固定格式[8]。修辞格可展示出语言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只有掌握了各种修辞手法的表现形式,才能完全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拓宽文化视野,提高鉴赏力。

“Mark Twain”一文是美妙修辞格文体效果的典范。比如在文章开始时,作者提到“Most Americans remember Mark Twain as the father of Huck Finn′s idyllic cruise through eternal boyhood and Tom Sawyer′sendlesssummer of freedom and adventure”。句中的Eternal 和endless都是“夸张”的用法,表示马克·土温所描写的哈克费恩童年时期田园诗般的旅游和汤姆索亚夏日里自由自在历险探奇的故事都已成为永恒不朽之作。当提到马克·土温的人生经历时,“Mark Twain went west by stagecoach andsuccumbedto theepidemicof gold and silverfeverin Nevada′s Washoe region” 通过暗喻修辞,作者把淘金热比做瘟疫一般在当地迅速蔓延,而马克·土温也不能幸免,患上了瘟疫。可是,“For eight months heflirted withthe colossal wealth available to the lucky and the persistent, and wasrebuffed.”“flirt with”和“rebuff”本意都和男女谈恋爱有关,他“爱”上了这笔财富,结果被“断然拒绝”。“暗喻”修辞的使用,达到了最佳效果。“… but for making money, hispenwould prove mightier than hispickax.”通过“借代”的修辞,用pen比做是土温先生的写作生涯,用pickax这个用来淘金的工具来比做他的淘金经历。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最后,“Bitternessfed onthe man who had made the world laugh.”把土温先生一生中个人的悲剧刻画的惟妙惟肖: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读者想到苦难生活像人一样一直“养育”着他,伴随着他的一生,而他却使这个世界充满了色彩。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再比如句子①“I am the way my daughter would want me to be: a hundred pounds lighter, my skin like an uncooked barley pancake. (Everyday Use)。这句话的文体背景是我,一个黑人母亲,没有什么光鲜的衣服,也没有什么好看的外表,而我的女儿,一个受过良好白人教育的黑人,却期盼我的皮肤像是未经烹煮的大麦饼一样细嫩光滑。影射了女儿的虚伪和刻意追求白人主流社会生活的意识。“明喻”修辞格的使用,使描述的事物鲜活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句子②Dudley Field Malone called my conviction a “victorious defeat”. 和句子③After a while it is the setting of man against man and creed against creed until we are marching backwards to the glorious age of the sixteen century…(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在句子②中,作者因讲授达尔文的进化论而遭到审判,而最终的审判结果是“victorious defeat”。“矛盾”修辞格的应用,把这两个意义截然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对这一事件做了最恰当的概括,加强了讽刺意味。在句子③中,“glorious age”本意指“辉煌的年代”,在这里却正话反说,实指“16世纪黑暗的年代”,“反语”修辞格的使用,对基督教徒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和嘲弄。

2.措辞的文体效果

措辞就是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要求,选择准确的表达方式(文体的选择说),涉及到纯正性、准确性和适合性。每一个词在一定的语境下扮演不同的身份,体现不同的文体效果。词的多样身份可表现为: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情感意义、联想意义和搭配意义。分析词的文体效果要从词的不同身份入手。

比如句子① Little donkeys with harmoniously tinkling bellsthread their wayamong thethrongsof people entering and leaving the bazaar. (The Middle Eastern Bazaar)。“thread one′s way”的概念意义是:“push one′s way”,这里可以从该短语的联想意义进行理解:The donkeys went in and out among the people and from one side to another.(小毛驴象“线”一样穿行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边走边发出和谐悦耳的叮当叮当的响声的热闹场面)。“throng”在此应该是它的内涵意义:“throng” carries a stronger implication of movement and of pushing and a weaker implication of density。让读者联想到中东市场的动态图,赶集的人们络绎不绝地进出市场。

②The presiding judge was John Raulston, a florid-faced man who announced: “I′m jist a reg′lar mountaineer jedge.” (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

句中的jist 、reg′lar 和 jedge分别是just、regular 和judge 的变异形式。法官在震惊世界的审判案这个庄严时刻用口语,暗示了他狭隘的意识,没有文化品位,为了拉拢当地观众而故作玄虚。达到了讽刺用意,突出了口语词的风格意义。

③ Darrow twirled his spectacles as hepursuedthe questioning.

④ Some of the professors … arranged a scholarship for me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so that I couldpursuethe study of science.

“pursue”一词分别用于上述两句,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搭配。前者指“继续追问”,后者指“探索科学”。体现了词的搭配意义的文体效果。

(三)句子层面的文体分析

在句子成分的排列方面刻意求工,能够显示出文体色彩。如倒装句(inversion)、圆周句(periodic sentence)、渐升(climax)和突降(anticlimax)以及重复(repetition)、排比(parallelism)和对偶(antithesis)。从以下例句中可以体会到句子层面的文体效果:

① In your hands, my fellow citizens, more than mine, will rest the final success or failure of our course. (倒装句,Inaugural Address)

本句的文体背景是肯尼得的就职演说。作者把主语移到句末,使主语的位置得到突显,起到了强调作用。目的是激发其同胞听众的使命感和增强责任感,拉近了他们间的距离,富有感召力。

② When I awoke on the morning of Sunday, the 22nd, the news was brought to me of Hitler′s invasion of Russia. (圆周句, 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

圆周句大多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以次要概念为先,把重要的要素放在最后,给人以悬念。强调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消息对丘吉尔的重要性。

③ Seldom has a city gained such world renown, and I am proud and happy to welcome you to Hiroshima, a town throughout the world for its-oysters.(突降,Hiroshima)

此句话的文体背景是日本广岛市市长欢迎到广岛参观的客人的讲话。开始时市长提到广岛是世界闻名的城市。众所周知,广岛是以它在二战中遭受原子弹轰炸而闻名于世的。听众也预期市长会提到这一点。但结果却谈到了牦蛎,出人意外,荒唐可笑。突降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制造讥讽或者幽默的气氛。

④“The Russian danger is therefore our danger, and the danger of the United States…”(重复, 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

重复可以表达强调或强烈的感情,引起人的注意。在这里,danger一词的重复使用,突出了本次战争的危险性,不仅是苏联的危险,也是英国的危险,还是美国的危险。

⑤“… they vanish from a world where they were of no consequence; where they achieved nothing; where they were a mistake and a failure and a foolishness; where they have left no sign that they had existed-a world which will lament them a day and forget them forever.” (排比和对偶, Mark Twain)

排比的运用,使语言结构平衡匀称,意义鲜明突出。把马克·吐温对人微不足道的一生的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最后一句运用了平行对照的修辞手法,更能产生惊人的效果,让我们读者在发出理解的感慨之余,对人生进行更深地思考。

(四)语篇层面的文体分析

语篇通常是由形式上相互关联的句子或段落连接而成,其话语的排列结构展示了题材或内容之间的联系。对语篇的分析先从篇章的整体出发,分析理解篇章的整体结构,然后分析段落与段落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衔接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

《高级英语》教材语篇题材丰富,比较不同体裁文章的语言文体特点和谋篇布局,是分析理解篇章宏观结构的关键。例如在学习《中东市场》一文时,为帮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认识,讲授课文前首先向学生介绍描写文的文体特点,然后引导他们围绕主题对篇章各段落进行关联分析,从而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题思想有了较为准确地把握:作者按空间顺序带领读者参观了各有特色的市场,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各种感官为基础,首先描写了幽静的布匹市场、火光飞舞的铜器市场,再蜻蜓点水般地掠过地毯市场、香料市场等,最后驻足于古老的蓖麻油制作作坊。展现了中东市场的古老风貌与独特魅力。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概述中东市场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第二部分(3~7):介绍中东市场的几个特色市场。第三部分(8~9)介绍了令人难忘的蓖麻油制作作坊。

再比如从“Britannia Rues the Waves”的第五段中可以看出语篇中句子与句子间衔接的文体关系:①Unlike the rest of British industry, ship-owners invested big. ②In the early 1960s, the shipping companies cashed in on government grants and tax concessions. ③Between 1966 and 1976, British shipping lines invested at a rate of over £1 million a day. ④By the early 1970s, it seemed that, somewhere in the world, a new British ship was being launched every week.⑤ The result is that British has a very modern fleet: ⑥the average age of our merchant ships is only six years,⑦and over half the fleet is under five years old. ⑧For some time now, British shipping managers have stayed ahead of the competition by investing in the most sophisticated ships.

如上图所示,句子之间衔接和逻辑关系十分严密:句②③④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①与②③④是解释关系;①与⑤是因果关系;⑥与⑦是并列关系;⑤与⑥⑦是解释关系;⑤与⑧是递进关系;①与⑧是因果关系。

三、结语

文体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语言描写,即从语音、词汇、句式及语篇内在结构等角度分析特定语篇的内部组织机制;二是对特定语篇所选择语言成分的得体性进行分析。文体学方法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文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会一种理解文本的方法,同时,通过语言分析的实践,能够达到既可欣赏内容又可巩固和进一步掌握语言基础知识的双重目的,有助于学生养成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当然,基于该课程的特殊性,教师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进行文体分析的最基本的前提。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需要熟悉中外文化,修辞学和文体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将文体学有关理论加以应用,可以使新建本科院校高年级的外语教学得到改善,从而促进高级英语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守元.英语文体学教学绉议[M]//王守元.文体学研究在中国的进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守元,张德禄.文体学词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3]胡壮麟,刘世生.西方文体学词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5]刘世生,周瑞青.文体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陈世法,东野圣士.《高级英语》教学的文体学模式[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56-61.

[8]宗守云.修辞学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张汉熙.高级英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文体学文体语音
文体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论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途径
另类文体巧谋篇
魔力语音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数字滤波在语音信号降噪中的应用
对方正在输入……
从文体学视角研究英诗《为国捐躯》的反战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