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的价值研究
2011-03-09许罡
许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合肥 230009)
0 引言
研发投资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统计显示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稳步增长,研发支出会计处理对企业影响也越来越大,为进一步促进企业研发投资,2006年财政部发布新会计准则,新准则完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即允许研发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新准则一改过去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研发支出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得企业在处理研发支出时有了资本化的选择,该规定对企业的损益计算、资产结构以及财务状况等产生直接影响。同时,新准则强化确认和计量的判断标准,在处理具体会计事项时,只需要按照判断某项交易或事项是否符合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标准,因此为会计政策的多元化选择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从2007年和2008年上市公司的披露年报来看,很多公司应用新准则对研发支出做了资本化处理,也有不少公司仍然对研发支出采用之间计入当期费用的做法。我国在2007年新准则执行之前,研发支出采用费用化一刀切的会计处理,不存在资本化选择问题。新准则规定开发阶段研发支出可以资本化需具备五个条件,但其判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与企业管理当局的主观判断,那么,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上,哪些因素对研发支出费用化还是资本化的选择产生影响?由于2007年上市公司才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而且年报中披露研发投资和研发支出处理的公司比例不到10%,关于研发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目前只有一些规范研究,实证研究的经验数据较为缺乏。本文拟以我国证券市场发生和披露了研发投资及其处理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为研发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的会计选择问题提供一些经验研究资料,对监管部门的政策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本文还拟研究研发支出资本化费用化的会计选择对公司价值的是否产生影响,为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提供依据。
1 检验模型和变量定义
本文以上市公司研发支出是否采用资本化的方法作为因变量,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检验影响上市公司资本化选择的因素,主要是检验规模、分红报酬和债务契约是否符合我国资本市场,另外检验上市公司资本化的选择与盈余管理行为是否相关。研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否是0和1的虚拟变量,根据以往研究会计政策选择的经验,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检验,以是否选择资本化为被解释变量,用CE表示,CE=1,表示上市公司研发支出选择资本化处理,否则为0。检验模型表示为:
为检验研发支出资本化费用化选择是否影响企业价值,建立模型:
在模型(1)中,NR&D为研发强度变量,等于当期研发投资额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反映公司在研发活动的投资力度。LNSIZE为公司规模变量,以总资产自然对数表示;LEV为反映债务契约的变量,以负债权益比率代替;PAY为上市公司高管报酬总额,反映管理层报酬的变量;SMOOTH为收益平滑哑变量,魏涛、陆正飞和单宏伟(2007)发现高盈利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以平滑利润,因此本文定义,若连续两年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高于12%的公司存在平滑动机,SMOOTH取1,否则为0;LOSS为避免亏损哑变量,以当期净利润减去当期研发支出资本化后的调整的利润来表示,若调整后的利润小于0而当期净利润大于0,LOSS取1,否则取0;SEO为在融资变量,当期若存在配股增发行为,SEO取值为1,否则为0;另外控制变量EXCHANGE反映公司治理的对研发会计政策的影响,以流通股比例来替代,流通股比例可以衡量外部投资者对大股东控股的制衡;INDUSTRY反映行业的影响,公司属于高科技行业,取值为1,否则为0;STATEOWN反映公司性质是否属于国有控股,属于国有控股,取值1,否则为0;ROA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等于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的比例;GROWTH为反映公司成长性的控制变量,用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替代。
模型 (2)中,tobin-Q为反映市场价值的变量,CE*ROE为公司是否选择资本化乘以净资产报酬率的交互变量,反映资本化选择与否对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另外还控制了公司规模LNSIZE和研发强度R&D的影响。
2 样本选取和描述统计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2008年A股市场披露了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上市公司。由于新准则2007年在上市公司中首次执行,通过分析2007年公布年报,发现109家年度内披露了研发支出情况及其处理,其中108家公司都选择了资本化方式,仅有1家公司选择了费用化的方式,作为新准则实施的第一年,几乎所以上市公司都选择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处理来提升财务状况,对于研发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的会计选择模型干扰较大,因此没有作为样本来考察。2008年上市公司对新准则运用有了实践认识,并适应了新准则的变化,开始有意图地进行政策选择,从披露的报表看,选择研发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的上市公司分布不在集中于资本化选择,因此选择2008年披露研发支出处理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公司财务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部分数据来自巨潮网站,公司治理数据来自CCER数据库,行业分类标准为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08年披露研发投入及其处理的公司135家,剔除B股上市公司,在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删除数据缺失和不完整的企业,最后得到有效的样本公司120家,其中,109家公司研发支出选择资本化处理,11家公司选择费用化会计政策,研发支出全部都资本化处理的公司79家,31家公司研发支出部分采用资本化处理,部分采用费用化处理,从样本分布看选择资本化处理的公司比例很高,资本化处理能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资本化处理成为很多公司的选择。
表1报告了样本的描述统计结果,上市公司的研发强度最小为,最大为22%,研发强度平均值约为2%,说明不同公司之间研发强度差别较大,分布不平衡,而且总体与发达国家5~6%的研发强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上市公司的研发活动还应加大投资力度。
表1 变量的描述统计
3 检验结果与分析
模型(1)的回归结果见表2,被解释变量为是否选择资本化CE。模型的step,block和model的卡方检验均高度显著,说明模型所选择的研究变量对模型有显著影响,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为0.002)。模型拟合度检验显示R2为0.238,修正的R2为0.508,说明模型的总体拟合度较显著,对解释变量的可解释程度较高。
表2 模型(1)的估计结果
回归结果来看,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与研发强度显著正相关,说明研发投资力度越大,选择资本化处理的概率越高。研发强度越高,一方面显示公司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公司也不希望研发支出对当期盈余造成很大影响,为兼顾长期和短期利益,研发支出资本化是高研发强度公司的理性选择。模型中权益对负债比例LEV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权益负债比越高,选择资本化倾向越低,反之越高,也即资产负债率越高,越倾向与资本化选择,符合债务契约假设。LNSIZE和PAY的系数均不显著,未能通过检验,说明企业规模和高管报酬假设不符合我国资本市场。究其原因,可能是很多公司从事的是竞争型行业而非垄断性行业,公众压力和政府管制对公司不敏感。从反映盈余管理的几个替代变量看,LOSS的系数显著为负,SMOOTH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在研发支出资本化费用化政策选择上盈余管理动机较明显;为避免出现亏损,资本化选择倾向突出,为了平滑收益,避免出现收益水平的波动,研发支出倾向于费用化选择。从控制变量看,INDUSTRY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高科技行业的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倾向明显。EXCHANGE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流通股比例越高的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倾向越低,这反映了外部治理对会计政策选择的作用。ROA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与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的关系,资本化选择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STATEOWN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是否国有控股对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影响有限。
表3报告模型(2)的回归结果,R2为0.43,F值为29.01,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回归T结果表明,CE*ROA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公司价值Tobin-Q与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正相关,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政策提高了公司价值,原因可能是投资者认可公司研发投入对未来盈利的积极预期,同时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并没有降低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形象良好。
表3 模型(2)的估计结果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新准则允许研发支出资本化后,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西方国家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三大假设并不完全适应于我国资本市场,债务契约假设在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中有重要影响,而规模和报酬假设不显著。研发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大和计量困难的特点,费用化和资本化处理使研发活投入可作为公司可操控因素,公司可以通过当期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进行利润调节,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政策选择可能成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一种手段。研究表明资本化的处理没有影响到公司经营业绩,又对外传递公司研发投资的信号,从而一定程度能提高公司价值,因此,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成为大多数公司的首选。因此,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强调公司研发信息披露及其解释有将利用约束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于投资者而言,正确理解公司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将有助于投资者正确评估公司价值。
[1]B.Lev,T.Souglannls.The Capitalization,Amortization and Value-Relevance of R&D[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6,21.
[2]Hirschey,Maik,Weygandt,Jeery,J.Amortization Policy for Advertising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5,3.
[3]Dennis Chambers,Ross Jennings,Robert B.ThompsonⅡ,Evidence on the Usefulness of Capitalizing and Amortiz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sts[C].Working Paper of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ampaign-Urbana,April,2000.
[4]Stern Stewart Europe Limited,The Value of R&D:Creating Value Growth through Research&Development[J].Evaluation,1999,(c3)
[5]Tony Abrahams,Baljit K.Sidhu.The Role of R&D Capitalisations in Firm Valuation an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J].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8,23(2).
[6]瓦兹,齐默尔曼.实证会计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7]王跃堂.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12).
[8]白澎,叶正欣,陈羽.市场结构、研发投入与内外资企业差异——对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检验[J].经济学动态,2008,(4).
[9]潘煜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现状·选择原则·影响因素[J].会计研究,2004,(10).
[10]赵自强,王莉.上市公司投资规模与现金流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
[11]赵洪江,陈学华,夏晖.公司自主创新投入与治理结构特征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7).
[12]杨丽萍.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方式综合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