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休克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

2011-03-06邱永霞

河北医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输液瓶手背止血带

邱永霞

(广东省龙川县人民医院, 广东 龙川 517300)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治疗、抢救病人最常用且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是病人接触最多、最无奈的一种选择。操作者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过硬的穿刺技术,穿刺不易成功,而休克时病人的血管为小动脉、小静脉及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淤滞,黏稠度高,通透性增大,更是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困难。穿刺不成功,不仅给病人带来皮肉之苦,而且还会延误病情,甚至错过抢救时机,引起病人死亡。因此,探讨提高休克病人静脉穿刺成功率,在临床上非常重要和必要。

1 临床资料

选取 2009年 1月至 2010年 3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的 120例休克病人,其中男性 83例,女性 37例,年龄 8-90岁,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性别、年龄、休克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方 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抢救用药前,根据需要建立一条或两条静脉通道,均由专业护士对病人进行穿刺。对照组病人在抢救时按照常规的穿刺技术进行穿刺,输液瓶是挂在统一高度的输液架上,输液调节器位于输液器的中部或下部,护士采用常规的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实验组病人则按新的穿刺方法建立静脉通道,具体方法如下。

2.1 热敷法: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尽量选中粗较直和局部平坦易于固定的血管,进行热敷,利用热胀冷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原理,使血管变软,血管充分扩张,增加充盈度,利于穿刺成功。2.2 两种易见回血法

2.2.1 调节器高调法:将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

2.2.2 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在调节器高调的基础上,将输液瓶低置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也可低置与穿刺部位在同一水平或稍低均可。

2.3 直刺法:穿刺者右手持针与皮肤成 15°,左手绷紧皮肤,在血管的正上方刺入(进皮快,进血管慢),见回血后沿静脉走向再向前进 1mm-2mm,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见液体滴入顺利后退出针芯,固定套管针。尽可能做到轻、稳、准、快。

2.4 扎两根止血带法

2.4.1 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上(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采血。

2.4.2 选择手背部位穿刺时,一根止血带扎在腕关节上(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 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

2.4.3 于足背静脉穿刺时,一根止血带扎在踝关节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 1-5跖骨的小头处。

2.5 外涂血管扩张剂法:用棉签醮 1%硝酸甘油或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皮肤 8-12次,2-5min后,局部表浅小静脉扩张充盈显露。也可用 2%山莨菪碱擦拭局部皮肤 4下,对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血管细、看不清、穿刺有困难患者有帮助。

2.6 非握拳法:在行手背静脉穿刺时,被穿刺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这样可充分显露手背各部位血管,易于穿刺。也可嘱病人紧握拳,数秒钟后再让其半握拳(掌心呈空虚状态),或嘱其反复握拳、松拳,使指间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向心回流,手背静脉充盈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2.7 手指推、压法:操作者用大拇指轻按须穿刺的静脉,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推行 3-5cm,嘱咐患者或助手用其大拇指按压固定静脉后,操作者再用拇指在被固定静脉的远心端(离穿刺点 3-5cm)向近心端推行,以达到静脉充盈的目的,穿刺后即松开。

2.8 逆行穿刺法:对于长期输液、血管条件差、穿刺困难的病人,可充分利用四肢末梢血管,采用手足背静脉逆向穿刺,其优点是回血好,滴速不受限制,不影响血流,可以弥补指掌关节向心穿刺不易固定的缺点。

3 结 果

结果见表 1。

表 1 两种方法穿刺成功率比较 n(%)

4 讨 论

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虽然由于致休克的原因不同,但在各自发生发展过程中各有特点,其微循环障碍(缺血、淤血、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致微循环动脉血灌流不足,重要的生命器官因缺氧发生功能和代谢障碍,是它们的共同规律。休克会影响血液黏度的改变,微循环障碍是血液流变性障碍的结果[1]。因此,休克的病人首要的抢救措施是改善微循环障碍。

4.1 局部血管扩张法:局部热敷、涂擦利用物理摩擦起热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2]。外涂血管扩张剂则可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对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血管细、看不清、穿刺困难者,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4.2 易见回血法:输液管内充满液体与输液瓶降低位置,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针头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

4.3 扎两根止血带法:休克病人外周静脉充盈不佳,四肢浅静脉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处于收缩状态,穿刺前扎两根止血带,使血管扩张,血流减慢,血管充盈,利于穿刺。

4.4 非握拳法:为休克病人行手背静脉穿刺时,将其被穿刺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这样可充分显露手背各部位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经实践,成功率高达 98%以上[3]。

4.5 直刺法:克服了针尖在静脉旁刺入与静脉走行成夹角,静脉易滑动的缺点,直刺血管时间速度较快,易于刺入血管,且由血管上方直刺,血管相对较固定,易于穿刺成功,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4]。

4.6 逆行穿刺因四肢末梢不存在静脉瓣,药液可随血液循环顺利到达全身各组织器官,不影响输液速度、给药时间和效果。逆向静脉穿刺系正压穿刺,针尖钭面迎向血流方向,当针头刺入血管时回血快,操作者易于掌握,穿刺成功率高。

5 体 会

随着护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人为本,实现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各种需求的服务理念,不仅深入我们的思想中,更要落实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护理人员思想上重视患者的各种感受和心理反应,把人文关怀切实体现在我们的言语行动当中,让患者真切感受到我们的优质服务。护理人员在执行操作时应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不但可以为休克患者尽快改善微循环和恢复血压,阻止休克的进一步恶化而转危为安,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而且还可避免穿刺失败需进行再次穿刺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 武忠粥.病理学[M].第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4.

[2] 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 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43-254.

[3] 蒋雪梅.山东省地区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状况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4,39(4):291.

[4] 梁慕珍.输液时针头直刺静脉减轻疼痛的临床观察.现代护理[J].2006,12(8):694-695.

猜你喜欢

输液瓶手背止血带
骨间背侧动脉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手背创面
输液瓶内的压强
自动更换输液瓶的静脉输液监控系统
洗手歌……
一次性TPE止血带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手脚冰凉按阳池穴
医药大输液瓶质量检测系统的结构设计
工艺参数对输液瓶瓶坯注塑性能的影响分析
膝关节镜手术中止血带压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