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是一株解语花

2011-03-06ArticlePictures

河南电力 2011年12期
关键词:解语新闻宣传文字

文 Article/图 Pictures_魏 红 弋 洋

我时常用一种花的特性来描述一位优秀的女性,然而面对孙红岩——荥阳市电业局政工部副主任,连续9年获得《河南电力报》优秀通讯员、十佳记者荣誉称号的她,我却不知用哪一种花来描述。带着疑问,我走近了孙红岩。

梅:梅花香自苦寒来

干练的短发,不说话也能笑弯的双眼,初次见到孙红岩,我就被她浑身散发的职业女性魅力所吸引。

图:孙红岩

“9年前还是一名没有任何新闻宣传知识的打字员,你到底是如何实现自己的写作梦?”刚一落座,我就不禁发出疑问。孙红岩笑着拍了拍身边厚厚的报纸和本子说:“这些不会说话的报纸就是我最好的老师!”

当初孙红岩决定将写作这一爱好发展为终身事业时,她没有丝毫新闻宣传基础,更不知从何学起,只有自己的一腔热情。不肯服输的性格让她从不向困难低头,一切从零开始,自学新闻写作。每天来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捧着最新的《河南电力报》、《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报》等行业报纸以及《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党报,从各类新闻报道里汲取营养。她一边看,一边还要将精彩的文章裁剪下来,分门别类地粘贴在一个个本子上,留待空闲的时候反复研读。遇到好的标题、语句更是要抄写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认真琢磨含义,不断模仿人家如何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常常回到家依然书不离手,为了不影响全家人休息,她只好抱着资料到客厅去看,一看就看到了天亮。

从写稿的第一天起,孙红岩就秉承“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理念,但皇天不负有心人,2002年9月25日,孙红岩的第一篇关于秋检的新闻稿子在《荥阳日报》上刊登了出来。那是一篇很小的稿子,但对于尚在新闻写作这条道路上蹒跚学步的孙红岩来说却是意义非凡,它是对辛勤汗水的一份肯定,是对坚持梦想的一份鼓励。由此,仿佛打开了通向目标的大门,所有的勤奋和努力终于有了应有的回报——隔三差五,便有稿件见诸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报端,《读者》等知名杂志更是亲自寄来信函,邀请孙红岩作为签约作者。

“一个女人做文字工作不是很轻松吗?”我常认为新闻宣传就是待在办公室写写稿,风刮不着,雨淋不到。

孙红岩笑着摇摇头:“你没有体会过在38℃高温下挥汗如雨地赶去采访,在雨中一身泥泞的抓拍施工现场,好几次只顾埋头写稿子甚至忘了给孩子做饭,还有为了采访几天几夜连轴转,被丈夫嘲笑把自己卖给单位了,有些稿件来得急,常常通宵不睡赶任务,以至于现在我的生物钟已经默认了这种作息,总会半夜醒来,想完整地睡一觉也成了难事!新闻宣传工作可不是你想象中那般容易。”回忆起曾经遇到的困难,孙红岩眼中一半是坚毅,一半是骄傲。

梅有傲骨,愈是寒风凛冽,愈是迎风绽放。在工作中,孙红岩就像那傲然枝头的梅花,面对困难迎头而上,用信念坚持着胜利。

兰:蕙心兰质自娟娟

真性情,几乎是所有认识孙红岩的人对她的评价,这点不仅体现在她爽朗热情的为人中,更是深深地印在她的文字里。不论是新闻稿件写作,还是散文即兴发挥,孙红岩始终坚持以真实为基础。

“以我手写我心,这是我的原则,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散文才能做到以情感人。”孙红岩认真地说,“仅为了发表文章而去写作,文章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即便文字再华丽,编造的故事再感人,读起来也让人感觉虚假造作。”

近几年,《郑州日报》、《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报》、《华中电力报》、《河南电力报》等报纸曾相继刊登了孙红岩的《婆婆》、《母亲》、《夫妻》、《手足之情》、《永远的温情》、《要怎样才算爱你》等一系列描写亲情的散文,新浪、网易、搜狐等各大知名网站更是争相转载。这些融入真情实感的文章字字流露出点点滴滴的爱,连十多年没见的老邻居也专程跑来向她诉说读后的感动,更有读者亲自打电话来表示感谢,说她的文章深刻地触动了自己,改善了自己与家人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人向孙红岩发来标题为“指教”的邮件,越来越多的写作名家亲自拜访,与她交流经验。正是因为有着从一窍不通到如今小有名气的经历,孙红岩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特别注意挖掘别人的写作潜能,毫不吝啬地将所有写作技巧教授给像当年的她一样立志于写作的人,废寝忘食地为文友们修改文章。今年15岁的儿子从小就以母亲为榜样,博览群书,如今已在《大河报》、《小学生优秀作文》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俨然一位小作家。

“我所采访过的95598坐席员、基层农电工中有一大批人也开始在自己的文学之路上跋涉了!文字拉近了我与读者的距离,让我与同样爱好文字的文友们更加亲近!”提起“学生们”的荣誉,孙红岩脸上的笑容比叙述自己的成绩更加舒展。

幽香清远,暗自生芬。面对生活,孙红岩仿佛一支素雅谦逊的兰花,用真切诚挚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用温柔细腻的心呵护亲情,用花中君子的态度面对每一位朋友。

争如解语花

走进孙红岩的家,简直就像走进了一家小型图书馆,散文集、小说集、名人传记、文言古籍、电力专业课本……各种类型的书琳琅满目,连床头柜上也堆起了厚厚的书墙,难怪她有着“书痴”的称号!

“我这些书都是买的时候爱惜,扉页上都要标记购书时间、地点,方便日后写读后感。但买回来以后我可就不爱惜了,大家随便借!”热情大方的孙红岩向我推荐她的藏书。

我环顾四周,精致唯美的DIY墙画,典雅古朴的英伦时钟,造型别致的心形茶具,生机勃勃的各类花草……孙红岩的生活就像她的文字,用心点缀,从细腻处展现生活平淡而温馨的美。

在工作中她有着梅花的坚毅与勇敢,任何压不倒她的困难最终都成为她盛开的资本。在生活中她也有着兰花的细腻与真诚,在她的笔下,生活变得丰富美好,一点一滴都是幸福在发芽。她是一株用文字编织的解语花,用文字阐述着工作,用文字讲述着生活,用文字解读着她自己。

猜你喜欢

解语新闻宣传文字
佘景峰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解语花
解语花
新闻宣传工作的“四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