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42例
2011-03-06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ICU,河北 保定 071000)
偏头痛是神经科门诊常见疾病,其频繁发作常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我院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4例患者均来自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按照1990年国际偏头痛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确诊断[1],均经头部CT检查排除颅脑器质性疾病,排除高血压、癫痫及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84例患者中,男 36例,女 48例;年龄 18~48岁,平均 33.6岁;病程1~8年;有头痛家族史24例。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同时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治疗组口服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80015)3粒/次,每日3次;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10 mg,每晚睡前服用1次。对照组口服西比灵10 mg,每晚睡前服1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意见》[2]中的计分法,依据患者头痛发作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逐项进行评分,并计算总分,分值越高,说明偏头痛情况越严重。治愈:疗程结束时及停药1个月偏头痛无发作;显效:治疗后总积分减少50%以上;有效:治疗后总积分减少21% ~50%;无效:治疗后总积分减少20%及以下。以前3者合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2.0统计软件,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结果见表1。可见,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现药物所致的明显毒、副反应。
3 讨论
有关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大体上可概括为血管源性学说和神经源性学说两大类。偏头痛患者的血小板较正常人更易聚集。血小板聚集后能释放5-羟色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及血栓素A2等物质,它们均有强力收缩血管及减少脑血流作用,继而引起偏头痛[3]。现代病理生理研究显示,血管收缩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有关。西比灵作为钙离子拮抗剂,易透过血脑屏障,可有效阻断脑血管平滑肌细胞膜钙离子通道,阻止钙离子过度跨膜内流,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抑制血管收缩,并可抑制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等介质,从而改善血管痉挛,对普通型和典型偏头痛均有效。偏头痛属中医学“头风”“偏头风”“头痛”等范畴,益气活血、疏风通络法是目前中医学较理想的治疗方法。通心络胶囊是根据中医络病理论而研制的复方制剂,是由益气活血及搜风通络的虫类药物组方,其功效与偏头痛因风、痰、瘀阻滞络脉的病机相符合。方中人参补益元气;水蛭、地鳖虫益气活血;全蝎、蝉蜕、蜈蚣搜风入络、通络止痛,可有效缓解偏头痛发作。药理学研究也表明,通心络胶囊可调节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同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内皮素分泌,调节血管收缩、舒张,并有止痛作用。西比灵和通心络胶囊均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小板释放缩血管因子(如5-羟色胺等),从而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胶囊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可明显缓解头痛、减少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持续时间,从而改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优于单独应用西比灵,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1]阎 海.偏头痛诊治大成[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141.
[2]孙增华,杨玉金.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意见[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5,12(2):110.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