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
2011-03-06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医院,河北 保定 072450)
脑梗死是中老年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已日益被重视。活血化瘀是治疗脑梗死的常用方法之一。我院采用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诊断依据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CT证实,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发病在72 h以内,排除脑出血、因意识障碍不能吞咽以及伴严重全身性疾病者,无出血性疾病及出血倾向。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50~75岁,平均63.4岁。对照组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51~74岁,平均62.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及观察方法
两组均给予对症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胞二磷胆碱、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80015)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30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血脂、评判疗效及不良反应。
1.3 疗效标准[2]
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总有效率以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计算。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结果见表1及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n=48)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 s,m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 s,mmol/L)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6.12 ± 1.03 3.28 ± 1.12 0.94 ± 0.81 4.65 ± 1.35 5.18 ± 1.14*#2.21 ± 1.05*#1.06 ± 0.74*#2.85 ± 1.32*#6.08 ± 1.12 3.61 ± 1.15 0.96 ± 0.95 4.32 ± 1.21 5.89 ± 1.18 3.14 ± 1.23 0.87 ± 0.94 4.12 ± 1.15
3 讨论
在脑梗死的发病因素中,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原因之一。脂质代谢紊乱又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重要因素,及时防治高脂血症可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中医认为,脑梗死是由于脑络瘀阻瘀塞或脑络绌急等各种因素造成脑失所养。中药治疗脑梗死是我国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一大特色,以通络为中心环节,治则以益气养血、活血活络为主。通心络胶囊是由人参、水蛭、全蝎、土蟹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方中人参补中益气,水蛭化瘀通络、温煦脉络,全蝎搜风通络,赤芍凉血散血。诸药入络通窍,合用有明显调脂作用。另外,水蛭、赤芍、全蝎等具有抗凝血、溶血栓作用,可降低血液黏滞度。药理学试验表明,通心络胶囊可降低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3]。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通心络胶囊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的神经保护作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黏附因子表达,抗炎症反应,抗血栓形成,改善脑血流及脑微循环,减轻再灌注损伤,减轻脑梗塞体积,保护和恢复神经功能[4]。本研究结果也证明,通心络胶囊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服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功能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刘建勋,尚晓强,王 刚,等.通心络胶囊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高脂血症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7):425-427.
[4]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