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感言
2011-03-03林上元
■ 林上元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感言
■ 林上元
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里程碑。一百年前,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之中。国家四分五裂,民族矛盾重重,社会危机四伏。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是辛亥革命,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是辛亥革命,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
辛亥精神薪火相传
在过去的一百年间,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内忧外患,然而,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不论付出多少流血牺牲,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始终召唤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我今年已经是87岁的耄耋老人了,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日子里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端:我的外祖父张难先是辛亥革命元老,我的父亲林薰南是黄埔军校教官,而我也曾是黄埔军校的学生。辛亥精神、黄埔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爱国革命精神。我的外祖父张难先原本是文人,为了推翻腐朽的封建王朝,1904年投身湖北新军,到第八镇工程营当兵,以运动新军起义。为了播撒革命火种,他参与创立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他曾与湖南华兴会联络,计划于慈禧太后诞辰日时在湖南湖北同时起义,后因事泄走避乡间。他曾参与日知会活动,谋划响应萍浏醴起义,因叛徒告密,与刘静庵等被捕入狱。1911年他在武昌参加起义,协助李亚东守汉阳,后被安襄勋荆招讨使季雨霖聘为顾问。辛亥革命后,他因反对袁世凯称帝,拒绝任职,回乡课徒授业,灌园卖菜。以后,他赞成孙中山三大政策,先后出任广州国民政府琼崖行政委员;广东省政府委员兼土地厅长、湖北省政委委员兼财政厅厅长、铨叙部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我的父亲林薰南是黄埔建校时的教官,训练部副主任。父亲这一代是深受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革命思想熏陶成长起来的爱国青年,在国民革命运动的浪潮中,他们以民族和国家为己任,为追求民主与和平,打倒军阀、消除割据、统一全国、捍卫主权、挽救中国危亡。父亲参加过国民革命军北伐,曾任建国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谋处长,代表国民政府说服唐生智参加革命军。抗日战争时期,曾任陆军大学兵学研究院主任、第七战区长官部参谋长。在祖辈的影响下,我于黄埔军校毕业后,也为抗战胜利、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尽了绵薄之力。我的家庭是千千万万家庭的一个缩影。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国家的富强和统一,为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我亲眼目睹了中国大地从四分五裂到强大统一,从战乱频繁到国泰民安,从一贫如洗到繁荣富强,从受人凌辱到扬眉吐气。亲眼目睹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沿着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业绩。
牢记历史 肩负起时代重任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是为了缅怀过去牢记历史,更是为了肩负起时代重任,创建中华民族的未来。前辈们成功地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赶走了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 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我们黄埔同学要肩负起新的历史责任——促进祖国统一、振兴中华民族。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也是我这个耄耋老人对年青一代和我们黄埔同学的期望。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所有华夏儿女的共同心愿。孙中山先生一直以最坚决的态度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他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这是一位伟人在亲历国家离乱之后的真切感言。黄埔军校同学会是两岸交流的一个特殊平台。从历史上看,尽管两岸黄埔同学有过政见分歧,但在传承辛亥革命精神,谋求祖国统一富强意愿上,是一致的。多年来,两岸同学之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在海峡两岸处于不相往来的年代里,黄埔同学间也一直保持着交往和联系;即使在两岸关系高度紧张的时候,黄埔同学关系仍保持相对稳定。这种深厚的人文、历史渊源,对促进两岸之间的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
辛亥革命是海峡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孙中山先生是海峡两岸共同敬仰和拥有的世纪伟人。我们要通过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增进两岸互信;要厚植共同利益,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要努力营造爱国、统一、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