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性强化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干预作用

2011-02-28戚惠娟尤文英

护理研究 2011年18期
关键词:强化训练精神分裂症疗法

戚惠娟,尤文英,李 虹

阳性强化疗法是一种使用频率高、疗效好的行为疗法,是通过奖励来训练某种行为的出现或使其频度增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医学技术。它依据现代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来强化病人所习得的行为,以达到行为的再塑造。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均很高的疾病,除了抗精神病药物的影响外,长期住院和病情本身的演变过程,使病人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日趋减小,情感反应缺乏,表现为生活疏懒,社交功能明显下降,大部分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缺陷[1]。为了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慢其衰退速度,促进残存功能的恢复,我科护士采用阳性强化疗法对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住院病人男女不限,入组标准:符合CCMD-Ⅲ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病程5年以上,连续住院2年以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60分;无严重躯体疾病及智能障碍。符合以上条件者 100例,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18岁~50岁,病程12.70年±6.43年。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排序,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所用药物及剂量等方面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两组病人同时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病人在此基础上接受阳性强化行为疗法。根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临床质控中心制定的康复治疗规范要求,编制阳性强化行为疗法训练计划,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精神科护师进行,以集体治疗为主要方式,每周5次,每次40 min,12周为1个疗程。干预前向入组病人介绍训练计划,告知病人哪些行为可以得到奖励,不使用惩罚,主要以代币制奖励为主,通过讲解、示范、训练、评比、奖励的方式达到行为再塑造的目的。

1.3 评价指标 采用自制的阳性强化行为治疗训练评估表及NOSIE和SANS量表在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测评分析与比较。①自制训练评估表分6个项目,包括自我修饰、自我照顾、家务料理、卫生习惯、遵医行为、社交能力,0分~3分 4级评分,0分为无变化,1分为稍有效,2分为有效,3分为明显有效,分值越高说明病人行为改善越好。自制量表在训练实验前进行了2次预测试,各评定工具测评一致性Kappa值为0.78~0.86。②NOSIE量表共30各条目,5级评分,共包含7个因子,主要根据观察与交谈进行评分。总积极因素分值越高,总消极因素分值越低,说明病情越轻。③SANS量表有24个题目,每个题目得分从0分~5分,分数越高表示病人阴性症状越重。SANS量表由医生评定,NOSIE量表和自制量表由不参加训练的护士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不同阶段SANS量表测评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不同阶段SANS量表测评情况(±s) 分

表1 两组病人不同阶段SANS量表测评情况(±s) 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4周 治疗后8周 治疗后12周实验组 5048.4±10.243.9±12.140.3±11.636.9±14.6对照组 5050.3±11.946.3±11.245.1±12.344.2±12.8 t值 0.857 1.029 2.008 4.000 P >0.05 >0.05 <0.05 <0.001

2.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NOSIE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OSIE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强化训练后实验组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激惹、总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后NOSIE量表测评情况(±s) 分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后NOSIE量表测评情况(±s) 分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社会兴趣 个人卫生 激惹 精神病表现 退缩 抑郁 总积极因素 总消极因素实验组 50 38.82±2.12 20.73±4.18 23.28±2.46 7.55±2.528.01±1.116.53±1.622.48±1.11 82.83±7.78 24.47±2.75对照组 50 29.11±4.39 17.48±3.56 19.61±3.12 6.02±3.088.81±1.128.72±1.792.90±1.07 66.20±9.79 26.45±3.32 P<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5 <0.01 <0.01

2.3 实验组病人干预前后自制行为分析(见表3)

表3 实验组病人干预前后自制行为情况比较(±s) 分

表3 实验组病人干预前后自制行为情况比较(±s) 分

时间 自我修饰 家务料理 自我照顾 卫生习惯 遵医行为 社交能力干预前 1.52±0.45 1.39±0.80 1.23±0.60 0.97±0.53 1.81±0.46 1.01±0.84干预后 2.63±0.36 2.38±0.58 2.67±0.77 2.47±0.35 2.86±0.51 2.14±0.34 t值 13.62 7.08 10.43 19.71 10.81 8.12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3.1 阳性强化训练能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技能 长期住院病人多为慢性衰退病人,日常生活疏懒,行动迟缓,缺乏主动意志要求。而本实验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逐渐唤起病人对以前生活的回忆,减少病人的不良行为,培养病人适应社会环境和重建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表3中可以看出,通过强化训练能有效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技能,这与叶飞英[1]的研究结果一致。

3.2 阳性强化训练能缓解病人阴性症状促进病人康复 表2中显示,通过阳性强化训练后,实验组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激惹、总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这与温乃义等[2,3]研究结果一致。阳性强化训练能调动病人的潜能,增强了病人的自信力,满足了病人的自尊心,提升其自我调适能力,使被动行为减轻,激发了病人的主动性和社会兴趣,调动了病人潜在的精神活动能力,从而提高生活情趣,促进交流,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病人克服其孤独、淡漠、不协调现象,缓解了病人的阴性症状,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3.3 阳性强化训练能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和自我照顾能力通过阳性强化训练使病人在得到奖赏的同时强化了遵医行为,从强化的持续,逐渐使病人从被动遵医转变到主动遵医,形成了积极主动的治疗信念,从而对病人提高和保持良好的遵医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通过护士的鼓励和支持,稳定了病人的情绪,使其树立起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参与各种康复活动,使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3.4 阳性强化训练有利于促进病区管理和保障护理安全 一方面,参与阳性强化训练以后病人的良好行为会受到及时的表扬奖励,同时病人的自尊、自信受到极大的鼓舞,病人不但会自觉遵守病区规章制度,还会主动宣传和督促其他病人,这对病区的管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阳性强化训练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强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有利于护士及时发现问题[4],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意外事件发生,从而保障护理安全。本研究表明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阳性强化行为疗法,可以改善病人的阴性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遵医行为,是促进住院病人院内康复的一项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1]叶飞英.阳性强化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工娱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4):272-273.

[2]温乃义.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不良行为的作用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4):285-286.

[3]刘华,秦伟.阳性强化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综述,2009,15(12):1888-1890.

[4]许雅松.阳性强化疗法在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训练中的运用[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9):811-813.

猜你喜欢

强化训练精神分裂症疗法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强化训练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
集合与微积分强化训练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