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华蜗牛的识别与防治
2011-02-28张君明虞国跃周卫川
张君明, 虞国跃, 周卫川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97; 2.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州 350001)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条华蜗牛[Cathaica f asciol a (Draparnaud,1801)]为害频繁,发生面积、危害程度有持续扩大、加重的趋势。据调查,条华蜗牛在北京地区园林、果园、保护地等发生普遍,并有灰巴蜗牛混合发生。由于其食性杂,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给设施栽培带来较大损失[1]。
条华蜗牛常与农林常见的同型巴蜗牛[Br adybaena si mil aris(Fer ussac,1821)]相混淆。最近几年我国出版了一些图文并茂、影响较大的农林病虫害图谱或手册等图书,对于昆虫知识的普及和病虫害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3]。但在介绍同型巴蜗牛时,所选用的图片常常属于条华蜗牛,或与它相混。一些专著有种类或属的形态描述[4],但没有彩色图片,对于非专业的人士来说,显得不够直观。本文介绍它们之间的区别,并提供彩色图片以便识别。
条华蜗牛的形态特征(图1a~d):贝壳中等大小,壳质稍厚,坚实,呈低圆锥形。有5~5.5个螺层,前几个螺层缓慢增长,各螺层膨胀,螺旋部低矮,略呈圆盘状。壳顶尖,缝合线明显。壳面黄褐色或黄色,有明显的生长线和螺纹。体螺层极膨大,底部平坦,其周缘具有一条淡红褐色色带环绕,并在各螺层下部靠近缝合线处延伸形成颜色较浅的色带。壳口呈椭圆形或方形,口缘完整,其内有1条白色瓷状的环肋。轴缘外折,略遮盖脐孔。脐孔呈洞穴状。高10 mm,宽16 mm。
同型巴蜗牛形态特征(图1e,f):贝壳中等大小,壳质厚,坚硬,呈扁球形。有5~6个螺层,前几个螺层缓慢增长,略膨胀,螺旋部低矮,呈矮圆锥形。体螺层增长迅速,膨大。壳顶钝,缝合线深。壳面呈黄褐色、红褐色或梨色,有稠密细致的生长线,在体螺层周缘或缝合线上常有1条红褐色色带,但有些个体无此色带。壳口呈马蹄形,口缘锋利,轴缘上部和下部略外折,稍遮盖脐孔。脐孔小而深。壳高12 mm,宽16 mm。本种在个体形态大小、颜色等方面有较大变异。
条华蜗牛与同型巴蜗牛属于不同的属,很容易区分:1.相对来说,同型巴蜗牛的螺旋部稍高,壳高与壳宽之比为0.75左右,条华蜗牛螺旋部稍低,壳高与壳宽之比为0.63左右。2.条华蜗牛口缘内侧有1条白瓷状的环肋,同型巴蜗牛则无。3.条华蜗牛壳口虽无齿,但在其口缘下方有一小瘤,同型巴蜗牛则无小瘤。此外,同型巴蜗牛是广布性的,条华蜗牛分布于北方,因此只在北方容易混淆。
目前对条华蜗牛的研究较少,这里介绍同型巴蜗牛的生物学。同型巴蜗牛一年发生1~2代,12月~翌年2月,以成、幼螺在蔬菜根部、草堆、土缝、瓦砾堆下、地面枯枝层或地表土层内越冬。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一般情况下,土壤温度达到8~10℃时开始活动,并群栖为害,蜗牛厌光、忌干燥,在阴天雨多的季节,便可整天取食为害。晴天则在傍晚和夜间活动为害。每年的4-5月、9-10月为繁殖高峰期。蜗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每个成贝均能产卵,成堆产于一处,一次可产17~21粒,一生可产卵150~270粒左右,5~20 d卵即孵化为幼螺,3~4个月达到性成熟[5]。遇不良环境,如酷暑、严寒,躲在土缝里,不食不动,分泌黏液,形成白色黏液膜封闭壳口,进入休眠状态。螺体以休眠的方式度夏、越冬。
在蜗牛的防治上,应保护天敌,常见的有萤火虫和步甲等;另外也可饲放鸭子和人工捕捉。由于蜗牛属于软体动物,杀虫剂对其防治效果极差。目前,用于防治福寿螺、非洲大蜗牛、同型巴蜗牛等软体动物的优良杀蜗剂有灭达、四聚乙醛等药剂[6],但对条华蜗牛的化学防治则无研究报道,需要通过试验确证其防治效果后才能实际应用。一般来说,可采用物理的防治方法有:1.适时在大棚或菜地易进入的部位撒10 c m宽的石灰隔离带,可阻止蜗牛进入;2.人工捕杀:利用杂草、菜叶等做成诱集堆,洒水保湿,引诱蜗牛聚集,天亮后集中加以处理(如用作动物饲料)。
图1 条华蜗牛与同型巴蜗牛
[1] 张民照,宗雨,王雪莹,等.条华蜗牛 (Cathaica f asciol a)翻身习性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7):199-202.
[2] 吕佩珂,李明远,吴钜文,等.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修订本)[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彩版81图641.
[3] 徐公天,杨志华.中国园林害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304.
[4] 陈德牛,张国庆.中国动物志:无脊椎动物 第37卷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巴蜗牛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16-220.
[5] 钟伟.同型巴蜗牛田间消长动态及其防治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S1):169-171.
[6] 周卫川.非洲大蜗牛及其检疫[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