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马克思教育经济价值理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2011-02-22□牛

职教论坛 2011年22期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

□牛 征

学习马克思教育经济价值理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牛 征

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发现并提出了教育经济价值理论,这一理论包括教育具有经济效益、教育生产具有生产性、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教育费用是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费用等重要观点。马克思教育经济价值理论是教育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文章试从教育经济学角度审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经济价值的思考。

马克思;教育经济价值理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经济价值思想,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教育与生产力关系理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及教育经济价值理论。

为了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必要对马克思理论体系中教育经济价值理论重新学习研究,以从哲学科学方面,获得深入改革中国职业教育的理论支持。

一、马克思教育经济价值理论要点

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在《1857-1858年政治经济学手稿》等文章中论述教育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时,就确定无疑地发现了教育具有经济效益这一事实,马克思还揭示了教育何以会具有经济效益的原因。

(一)教育具有经济效益

马克思认为,从整个社会来看,较高的劳动能力为社会提供的经济贡献,概括为在各种生产和服务工作中对社会劳动的节约。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正是在于通过节约社会劳动,从而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由于直接发挥经济效用的劳动场所有两类:即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因而,教育的成果——教育所产生的劳动能力——教育经济效用的表现形式相应的也有两种:在非物质生产部门,教育成果的经济效用表现为节约经济资源,间接地有利于经济增长;在物质生产部门,教育成果的经济效用除表现为节约经济资源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物质财富,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教育经济效用的两种形式表明: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人的劳动能力的特殊性能发挥作用实现的。

马克思在谈到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的特性时指出:“这个商品具有一种独特的特性:它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力量,是一种产生价值的源泉,并且在适当使用的时候,是一种能产生比自己具有的价值更多价值的源泉。”[1]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多次谈到人的劳动能力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人的劳动能力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把自身的价值产生出来,另一方面又创造出新的价值。马克思指出,劳动能力之所以是生产的,是由于它的价值和它创造的价值之间有差别。教育会产生劳动能力,劳动能力会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新价值,所以,教育具有经济效益。单就某一个人讲,教育程度的高低和人的劳动能力的强弱不一定必然成正比,但就总体平均水平讲,教育程度和人的劳动能力是成正比的。因此,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总体教育水平,就等于增加劳动者总体劳动能量,增大劳动者本身价值与他们所创造的价值的差额,因此,也就增加了社会财富。

马克思的教育会产生劳动能力的观点,把教育与经济增长直接联系起来,使之成为教育与经济增长相联系的关键环节。马克思抓住这一关键环节,科学地说明了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发展教育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条件,教育的经济效益来源于受教育者的劳动创造。教育的生产成果并不是生产物质财富,而是生产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即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能力。受教育者所增加的劳动能力在其参加生产劳动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转变为物质财富的增加,只有当这个时候,教育的经济效益才能体现出来。

马克思的教育具有经济效益的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基础上的,给人们揭示了教育经济价值的真蒂。这就是说,教育在经济增长中具有经济效益。实现教育经济效益的条件,是受教育者必须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在生产劳动中创造新的价值,并且这种价值高于其自身原有的价值,体现了教育的经济效益。教育经济效益的来源不是直接来源于教育投入的经费和教育过程,而是来源于教育产品——受教育者劳动能力的提高。当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于他们自身的价值时,就体现了教育的经济效益,二者之间的差额越大,教育的经济效益越大。

(二)教育生产具有生产性

马克思认为:“有一些服务是训练,保持劳动能力,使劳动能力改变形态等等。总之,是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或者仅仅使劳动能力保持下去。例如教师的服务(只要他是“产业上必要的”或有用的),医生的服务(只要他能够保护健康、保持一切价值的源泉及劳动能力本身)——购买这些服务,也就是购买提供“可以出卖的商品”即提供劳动能力本身来代替自己的服务,这些服务应加入劳动能力的生产费用或再生产费用。”[2]这就是说,教育虽然不是创造物质产品的劳动,但教育会生产人的劳动能力,教育所产生的劳动能力在劳动者参加生产劳动中会创造物质产品,因此,教育劳动是具有生产性的劳动。投入教育的费用具有生产性。

马克思从生产劳动的资本增殖本质分析教育劳动的生产性,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真正产物是剩余价值,所以只有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只有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能力的行使者,才是生产工人。这就是说,只有直接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资本的价值增殖而消费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马克思指出,一个教员只有当他不仅训练孩子的头脑,而且为校董的发财致富劳禄时,他才是生产工人,他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换言之,教师如果不为购买他劳动的人创造剩余价值,他的劳动便不是生产劳动。例如,教师被购买到雇主家做家庭教师,虽然教师训练了孩子的头脑,使孩子得到了赚钱的本领,但是在这个孩子还没有为雇主获得直接生产价值时,这个教师的劳动仍没有体现其生产性,教师的劳动也不是生产劳动。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具有经济效益和教育生产具有生产性的观点,纠正了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不具有生产性,教育仅仅是一种消费,对教育的投资仅仅是满足某些人群消费爱好和消费需求的错误观点,建立了教育具有经济效益和教育生产具有生产性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人类社会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

(三)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联系和它不断更新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3]社会再生产,包括劳动力的再生产、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和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马克思认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教育对生产力再生产的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可以使人由一般劳动力发展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马克思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制度,而这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4]在现代社会大生产中,教育是形成发达、专门劳动力的必经之路。

2.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式和性质,使人更适合生产变革的需要。马克思指出,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变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大工业还使下面这一点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用适应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而可以随意支配的人员,来代替那些适应于资本的不断变动的剥削需要而处于后备状态的、可供支配的、大量的贫穷工人;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马克思所讲的“适应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而可以随意支配的人员”和“把那种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全面发展的个人”,主要是指经过现代教育培训和训练,了解生产基本原理,熟悉生产系统,能在多个岗位劳动的适应生产需要的人。

3.教育能够使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相结合,实现生产力的扩大再生产。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包括科学。“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它表明,社会生产力已然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5]马克思所讲的能够变成“直接的生产力”的“一般社会知识”和能够控制“社会生产过程条件”的“一般智力”,包含了由教育所培养的掌握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和具有科学技术操作能力并将知识转化为物质生产产品的专门人才,他们具有再生产出新生劳动力和再生产出新的物质产品的知识和智力。

(四)教育费用是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费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用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马克思的论断揭示了教育活动需要支付一定的花费,这种花费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支付或消耗的商品等价物,这种支付或消耗,会使一般的劳动力成为专门的劳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显示了教育的经济价值。

按照马克思教育经济价值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是一种可以“训练、保持劳动能力,使劳动改变形态”、“使劳动力具有专门性”的一种服务,教育的费用“应加入劳动能力的生产或再生产”的费用之中。

二、马克思研究教育经济价值的方法论

方法论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40年代以来,当代科学研究三个不同层次的方法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这些理论的迅速发展,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马克思当年研究教育经济价值的方法论——辩证法,仍是哲学层次的方法论,也是自此之后人类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在哲学层次的基础理论。

(一)辩证法是马克思研究教育经济价值最突出的贡献

辩证法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最一般规律的学说,这一学说使辩证法的“存在发展规律学说”和“思维认识规律学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存在发展规律学说”是客观辩证法,“思维认识规律学说”是主观辩证法,马克思把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这个关于各种运动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转向对人的主观活动研究时,把它作为一种思维活动的工具,使其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

从马克思对教育经济价值的研究可以看到,马克思把辩证法与唯物论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法的现代科学形态,使之成为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发展学说。

马克思的辩证法要求,不要把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割裂开来,使之绝对化,而应当把社会生活当作整体的、处于经常变化的复杂的有机体来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系统论观点,科学地预见工厂制度中萌发的未来教育的幼芽,他提出,现代教育是在大工业基础上自然发展起来的一个要素,为阐明教育这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教育的基地,教育几乎与社会的每一根神经相关。劳动是社会生活最本质的抽象,教育同劳动一起成为社会进化的重要机制。教育在开发人的本质力量发挥主观能动性方面做出贡献。

马克思认为,教育是借助于人类认识活动的主要介质和手段——实践,以增进人的学习与创造力,不断扩展其深度与广度。与劳动一起产生的语言,是人类早期非制度化教育赖以存在的条件。语言使人的内在思想活动具有外在形式,把个人思维结果纳入社会意识范围,成为社会共有财富。语言成了人们互教互学的重要介质,萌发了人的学习和创造能力,可以使人们进行抽象思维,从事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由文字构成的各种书面语言,为主体与客体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联系的桥梁,这一桥梁作用的实现是以教育为基础,教育保证了人类积累的知识可以世世代代继承和发展下去,使人类知识不断丰富、不断提高,创造力不断飞跃。

马克思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随劳动范畴逐步展开而不断演进。当人类劳动进展到高级阶段,被迫变成自主活动时,劳动的社会意义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劳动从原始社会状态,进化为奴隶社会状态,再进化为资本主义社会状态时,教育也由主体发展自身的实践状态,分裂为对抗状态,又异化到极端状态,由人类生命活动的自我实现,变成了自我丧失。

马克思研究教育经济价值的方法论否定了传统观念中把教育看成是观念形态的偏见,认为现代大工业生产需要脑体结合,现代教育应当把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教育直接生产生产力。教育是将间接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条件,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参加实际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成为现实的劳动力的条件。

(二)总体地综合地研究教育经济价值理论

以往的教育科学研究,多是注意教育领域中各个具体方面,各个现成部分和教育的各个基本要素,而马克思对教育的考察研究,则总是从教育过程的总和、教育的多层次、综合性上加以考察,研究方法也多是运用多元的方法,包括模式研究法、一般与特殊研究法、具体与抽象研究法、数量与质量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研究法等,从矛盾运动中深入分析教育活动的规律,找出其规律性。马克思关于教育经济价值规律的揭示,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回顾人类认识的历史,人们对教育经济价值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十八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曾指出: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赚取利润。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使大多数劳动贫民局限于少数极单纯的操作,牺牲了其他方面的职能的发展,变成愚钝无知的人。为了防止大多数劳动者智力愚钝和畸形发展,应该重视教育。普通人民的教育,恐怕比有身份有财产者的教育,更需要国家注意。亚当·斯密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范畴的内在联系过程中,发现了教育在增加国民财富,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中的作用;发现了劳动者的工资与他受教育和训练所花去的费用之间的联系;发现了教育经费是一种具有投资性质的经费;发现了分工影响人的发展等等。这些发现揭示了教育与经济的内在联系,非常深刻。

亚当·斯密对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论述,对马克思教育经济思想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处赞许并引用了亚当·斯密的有关言论。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古典经济学的成果,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再生产运动的规律,从而揭示了教育的经济价值。

马克思认为,教育的经济价值体现在: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能力的劳动,教育费用是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费用。

马克思在研究教育的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在方法论上坚持运用实践的观点和发展进化的观点考察教育,从运动的形式上研究把握教育,在研究中综合运用了与教育相关的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来研究,从而为揭示教育过程中生物、社会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为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为人类从各种物质运动和相互联系中把握教育的客观规律提供了典范。

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思考

马克思教育经济价值理论是教育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运用马克思教育经济价值理论审视中国职业教育显示,职业教育会生产劳动力。职业教育通过拓展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或技能,提高受教育者的总体教育水平,增加受教育者的总体劳动能量,增大受教育者的本身价值与他们所创造价值的差额,体现其经济效益。职业教育能将普通人训练成具有一定专们技能的人。相关信息证实,职业教育所产生的能力,在职业教育毕业生参加社会劳动中,能产生出高于其接受职业教育前产生的物质或精神产品,因此,职业教育是具有生产性的劳动,职业教育劳动需要必要的费用支出,投入职业教育的费用具有生产性。职业教育产品所创造的价值,一般高于培养他所支付或消耗的商品等价物——教育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一)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中国职业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到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01万人,高职招生将近30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已经接近3000万人,占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总体规模的一半。政府每年拿出近180亿元用于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高等职业院校,资助面达到20%,在中等职业学校资助面达到90%。”“过去5年间,中国职业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了3800多万名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1.5亿人次。”[6]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全国中、高等职业学校校舍、教育经费、教学设备有了很大改善。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办学效益明显提升,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有了很大改观。

(二)中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

根据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吉林工程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陈衍等人研究报告《中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通过对世界37个国家(包括31个OECD国家、5个OECD伙伴国家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论坛》2008和2010年度世界经济年度报告的数据,这37个国家的全球经济竞争力排名均在前62位)职业教育的结构、规模、质量、效益、机会、经费六个方面的抽样、统计、比较分析认为,参评国家经济竞争力显示,职业教育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从这些国家职业教育指标看,结构指标普遍较强;其次是机会指标;质量指标呈多元化状态,差别较大;规模指标和效益指标各国普遍偏低,竞争力较差。中国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在效益和机会上,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在结构上,具有相对优势;在规模和投入上,差距较大。报告认为,增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切入点在于:提高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建立完善、灵活、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7]

(三)中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需要保障

中国职业教育是在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经济社会背景下迅速发展的,各地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投资体制、运行机制方面呈现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特征,这既是中国职业教育的优势,也是缺乏制度保障的劣势,是影响中国职业教育深入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政府的政策保障需要细化,企业、社会办学,需要在约束和激励机制上更加明晰、具有可操作性。

(四)中国职业教育运行机制需要搞活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服务产业,其产品属性是介于公共产品与非公共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这就是说,职业教育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一个人接受了职业教育,就会排除其他人接受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职业教育的运行既要有计划,又要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市场规律。

从教育投入看,职业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不能象义务教育那样完全由政府保障投资,面向市场办学是中国职业教育不可回避的出路之一。面向市场办学,价格(主要表现为学费)成为决定职业教育供求的重要因素。当前,职业教育学费普遍高于普通高中,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家庭背景中低收入家庭较多,这样在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学生之间,在家庭教育投入的需要与可能之间出现差异。

从学校条件看,由于历史的原因,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投资基础差异较大,学校办学条件差别明显。一些由社会力量办的职业学校,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至今没有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七章扶持与奖励第五十一条:“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的有关法条予以实施,产权虚置成为阻碍民办职业学校规模扩展和继续融资的桎梏。

国内外职业教育办学实践证实,随着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社会力量介入办学会形成一支重要力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民办教育学校除争取政府投资保证外,可以吸引企业投资,也可以争取慈善机构加入,还可以吸引个人闲散资金加入,以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多渠道融资。保证投资者的投资利益,保障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在这方面,不能仅仅写在纸上,更应落在实处。

职业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在得到各级政府越来越多的支持外,必须开拓视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社会各种人力、物力资源,重视发挥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效益最大化。

从教师队伍看,现任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普遍低于同层次普通教育,造成职业学校教师流失。双师型教师引进缺乏动力,部分职业学校课程难以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职业教育属于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教育经费支出中,人员支出占很重要部分。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条件下,职业教育生命力在于质量,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师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要不断地根据学校发展和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人员;要有进有出,不断优化教师队伍;要采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对教师的科学管理。

(五)中国职业教育要重视法律建设

职业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市场需求将成为职业学校生存的源泉。职业学校只有适时调整办学规模、课程结构及办学层次,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2011年5月10日,在上海召开的“2011中国(上海)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教育部职成司巡视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继平介绍,为实现“一形成、两满足”的战略目标,教育部等部门近期已加紧着手修订《职业教育法》,制定有关法规规章,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推进依法治教。“教育部正在研究制订《职业教育专题规划(2010-2020年)》和《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在职业教育管理方面,教育部已启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修订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调研和起草工作。”[8]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现实表明,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价值理论不仅在世界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指导作用,也正在中国教育发展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2卷:241~24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3卷:205.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3卷:621.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3卷:195.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6卷(下):219~220.

[6]王继平.中国职业教育达到历史最大规模“.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10-07-23http://www.cvae.com.cn.

[7]陈衍.增强中国职业教育吸引力比较分析(英文).PPT.www.zjxy.net/yjs.

[8]许晓青.我国加紧修订《职业教育法》完善相关制度.http://www.enorth.com.cn2011-05-10.新华网.

G710

A

1001-7518(2011)22-0004-05

牛征,女,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资助重点课题“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稳定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编号:DJA0902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牛征。

责任编辑 肖称萍

猜你喜欢

马克思劳动价值
马克思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热爱劳动
一粒米的价值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