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手术感染患者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2011-02-21耿小丁

中外医疗 2011年13期
关键词:产科感染率妇产科

耿小丁

(安徽省太和县倪邱中心卫生院 安徽太和 236638)

妇产科手术感染患者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耿小丁

(安徽省太和县倪邱中心卫生院 安徽太和 236638)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感染的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 选择我科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421例,对确认为发生医院感染29例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9例妇科患者中感染23例,占8.2%;142例产科患者中感染6例,占4.2%。 随年龄增长感染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结论 针对引发妇产科手术感染的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率。

妇产科 手术感染 原因 防护对策

医院的医疗效果和手术患者的预后受手术室工作质量的直接影响,手术室是易发生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1],在临床上手术感染的问题经常发生[2]。在近年来随着日渐增多的剖宫产手术,其切口感染率也呈上升的趋势,剖宫产并发症以出血、损伤和感染多见[3]。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接收的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421例,对确认为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的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21例,妇科279例,产科142例,年龄22~63岁,平均37.8岁。其中剖宫产术142例,49例行全子宫切除术,45例行卵巢根治术,132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53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入院时所有患者均无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尿常规、体温和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总数均正常。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国家卫生部发病)、化验的各种结果和临床记录对感染病例进行确定,并对不同感染因素做出总结和统计。

2 结果

279例妇科患者中感染23例,占8.2%;142例产科患者中感染6例,占4.2%。妇科主要的感染以呼吸道为主,泌尿系统和胃肠道在其次。产科以切口感染为主,呼吸道在其次。421例患者中感染29例,占6.9%,其中1例21~30岁,2例31~40岁,6例41~50岁,9例51~60岁,60岁以上者11例,随年龄增长感染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3 讨论

3.1 呼吸道感染原因及防护对策

全身麻醉是妇科手术麻醉的主要方式,呼吸道黏膜因气管插管可能会受到损伤,使会厌部的正常保护屏障造成破坏,手术或分娩后的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体质相对虚弱,呼吸道很容易被外界的病原菌侵袭。应改掉传统的产后或术后忌讳开窗的方式,消除因亲朋好友频繁探视、空气流通不畅和浑浊等诱发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在术前对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的正确方式做好指导。在气管插管进行全麻时应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规范操作全程,保持空气流通,减少亲友的探视频率,做好室内空气和物品的消毒灭菌,术后协助患者咳嗽、咳痰,指导早期下床活动,防止受凉感冒,并加强口腔护理。

3.2 胃肠道感染原因及防护措施

患者在术后免疫力下降和体质虚弱,荤多素少或食欲欠佳,细菌和病毒入侵使水电解质发生紊乱、肠道重吸收能力减弱,为胃肠道感染的诱因,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等。应指导患者均衡营养、规范饮食,加强水分摄入,多食新鲜果蔬和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少吃油腻和辛辣,对水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

3.3 泌尿系统感染原因及防护措施

应对留置导尿管的操作进行规范,导尿管的材料对尿道黏膜的刺激、留置导尿管的不当护理、灭菌未附合要求,均是尿道黏膜损伤的因素,继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故在妇产科手术中,尽量不留置尿管和避免导尿,若必要要置管者,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硅胶尿管要粗细合适,避免污染尿管和反复插管。会阴部在置管后应保持清洁,防止发生逆行感染。尽量及早拔管,减少易感因素。

3.4 切口感染原因及防护措施

手术器械灭菌不彻底,操作不规范;手术时切口内源化污染的程度;术后切口的护理不仔细,暴露部位因手术时间长与细菌接触的机会增加,以及术中的触摸和牵拉,造成切口损伤的加重,均为造成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可用碘伏在术前3d常规对阴道进行消毒,预防感染,做好医疗器械的消毒,规范操作,尽量把手术时间缩短,在术后做好切口的清洁护理,密切观察,规范换药。

3.5 年龄原因及防护措施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妇科感染的发生率要高于产科,50岁以上的患者有较高感染率,并随年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妇科患者。产科年龄相对较低,可能为感染率低于妇科的原因之一。老年患者体质因手术后的失血和创伤更加虚弱,因年龄增大,易多发各种基础性疾病,老年患者免疫力下降,各器官功能减退,抗感染和恢复能力下降,使手术感染的发生率升高。应加强老年患者的营养护理,同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提高其机体免疫力和增强体质,预防感染。

总之,针对妇产科复杂的感染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有效的进行防护,手术感染是可控制的,应加强对病房的规范管理,注意通风透气,提高医护人员无菌意识,严格消毒灭菌,使外源性感染几率降低。同时应对患者进行无菌的健康宣教,在围术期做好护理和规范操作,重点对常见并发症给予监护,关注老龄患者,增强患者免疫力和低抗力,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率。

[1]陈妙华.手术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管理与监测[A].全国第十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06: 156~158.

[2] 王秀芬.妇产科手术医院感染分析与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 2008,38(9):45~46.

[3] 钱小芳.妇幼专科手术室环境监测结果分析[A].全国第十二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08: 58~59.

R473

A

1674-0742(2011)05(a)-0090-01

2010-12-17

猜你喜欢

产科感染率妇产科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产科医师答问录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