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加中成药内服试治痹证30例报告
2011-02-21066100中华全国总工会北戴河疗养院张霄飞
066100 中华全国总工会北戴河疗养院 张霄飞
痹证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长、治愈率低等特点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中医历代医家对痹证有详尽的观察和丰富的论述。《黄帝内经》首先提出风寒湿痹和热痹,在《素问·痹论》中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之说。又说“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痹热”即为热痹。这些对痹证的分型及其主证、病因和病机一直为我们今天的临床治疗所沿用。我们是从2006年开始采用中药熏蒸外治加中成药内服的方法治疗痹证,近期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21岁;病程最长10余年,最短为3个月。患者均具备下列3项特点。①病因病机特点:正气虚衰邪气侵袭,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造成气血经络为病邪闭阻。②临床表现特点:关节、筋骨、肌肤等部位疼痛或肿胀或麻木或重着,屈伸不利,活动受限,病久畸形,肌肉萎缩。③发病特点:以外感为诱因,痹痛发作常与四季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气血亏虚、先天不足者容易发病。
2 诊疗方法
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为患者选择适宜的中成药内服。①风寒湿痹:证见肌肉、关节冷痛沉重,遇寒痛增、得热痛减,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紧等。适宜内服:寒湿痹冲剂、寒痹停片、祛风止痛片等。②风湿热痹:证见肌肉、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触、遇凉稍舒、得热痛增,口干而苦、舌红苔黄、浮脉数等。适宜内服:湿热痹片、寒热痹胶囊、舒筋活络丸等。③痰淤互结:证见肌肉、关节肿大或局部肿胀有硬结或瘀斑,舌紫暗苔白腻、脉细涩等。适宜内服:瘀血痹胶囊、大活络丹、小活络丹等。④久痹正虚:证见肌肉、关节疼痛或僵硬畸形,功能受限,自觉乏力、低热、腹胀、手足不温、腰酸腿软,舌质淡、脉沉细无力。适宜内服:痹冲剂、当归补血丸、杞菊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等。
在内服中成药的同时进行中药熏蒸治疗。①中草药制备:当归、丹参、乳香、没药、莶草、伸筋草、透骨草、雷公藤、青风藤、附子、川乌、草乌、甘草等各50 g加工成粗粉,封入布袋备用。②选用河南开封国安休闲设备厂生产的GA-3022型熏蒸治疗舱。在治疗前将备用药袋放进药煲炉内,待治疗舱预热加温至40℃后即可开始治疗。每次治疗温度要设定在45℃以内,治疗时间设定在20~30 min(以患者周身透汗为宜、大汗即止)。1次/d治疗,3个星期为一疗程。每次治疗前要诊察并记录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对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以及怀孕、经期、哺乳期妇女不宜采用中药熏蒸疗法。对患有糖尿病、结核以及皮肤表面有破损的患者也要慎重对待,对体质虚弱的痹证患者要加强监护。
3 疗效判定标准
3.1 治愈 全部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主要参考指标(指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等理化检查结果正常。
3.2 显效 全部症状消失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主要参考指标(同上)检查结果基本正常。
3.3 好转 主要症状基本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或明显进步。
3.4 无效 与治疗前相比较各方面均无进步或改变。
4 治疗结果
30例痹证患者均在3个疗程内(两月余)获得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其中临床治愈17例(占57%)、显效7例 (占23%)、好转6例(占20%),总有效率100%。在治疗前血沉增快的患者16例(占53%),类风湿因子阳性的患者11例(占37%),抗“O”增高的患者8例(占27%)经治疗后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这与临床症状好转基本一致。
5 讨论
痹证为中医病名,包括西医命名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很多病种在内,其中有些病种的病因病理西医至今尚无定论,它是一种致病因素多样、病理属性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疾病。中医认为,正气先虚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侵及是痹证发生的外在条件,经络气血闭阻是痹证发生的病理关键,采用“杂合以治”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治疗痹证,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药熏蒸疗法又称中药气浴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的分支,是以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药理和物理综合疗法。这种疗法自先秦时期就有记载,后世不乏其术。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认为“外治之理,即为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又说“外治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药物经皮肤吸收在中医外治中应用范围较广,除熏蒸法外还有贴、敷、擦、涂、浴等等皆为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现代研究认为,中药熏蒸疗法能促进周身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使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在中药蒸汽的蒸腾作用下,药力经皮肤腠理达脏腑,振奋气机,不仅能达到综合的治疗目的,还可以作为患者体能锻炼的手段增强体质,使患者能更好地适应四季气候的变化。
总之,中药熏蒸疗法在诸多外治疗法中以其简便易行、安全有效而成为患者较为满意的外治选择,今后还应在中草药种类的筛选和适应证的拓展等诸多环节上不断总结提高,使其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