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1-02-21张承先
张承先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张承先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1 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心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2 抓好口算与笔算训练,打牢基础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见成效的,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这一基础上,要组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训练,坚持不懈,一抓到底。为了加强口算,便于口算的训练,教师应制作不同内容的口算小卡片:加减法有20以内的、100以内的、整百整千及几百几十的;乘除法有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等。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并选用,除了教师亲自组织学生口算外,也可利用班干部组织全班学生口算,每天利用早读或课前一段时间进行口算,长此以往,学生就能正确、熟练地口算,基本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只有做到天天练,堂堂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在培养和提高口算能力的同时,更要抓好笔算技能的培养。口算和笔算紧密相关,但口算不能取代笔算,一些数目较大或比较复杂的四则运算,一般都要通过笔算来解决。计算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笔算的水平。因此,计算能力的培养,除了抓好口算这一基础外,更应抓好笔算的训练。
在笔算教学中,要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弄清算理、掌握法则使学生能够正确合理的计算。如在教学乘法时,一定要让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概念;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如“376+204×5”这个算式有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就要让学生掌握正确地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又如在教学一位数除多位数时,要让学生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法则,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真正领会掌握法则的内涵。在教学中,对学生易混易错的题要进行反复针对性的练习与讲评,可以采用改错练习或专项练习来加以巩固学生认知中的难点,让学生及时反馈纠正错误,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表象。学生只有充分理解算理、掌握算理及法则。才能顺利地进行笔算,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
4 有心积累,灵活运用
另外,要培养学生做个有心人、做个善于学习的人,结合日常计算中积累的相关数学知识,进一步的提高自身计算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小数、分数、百分数三者之间的互化后,在做相关的计算题时,认真观察,灵活转化,就能大大提高计算的速度。学生应该熟练应用乘、除法中积不变和商不变的性质,将算式中的数字化繁为简,化零为整,从而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熟练掌握和应用四则运算中的相关运算律,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也能提高计算速度;灵活运用估算,也可以提高计算和检验的速度。
总之,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提高学生浓厚的兴趣、加上持久的练习,不断思考,不断探索,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进一步为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柳陂镇李家沟完全小学)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0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