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三化”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论要

2011-02-21余金成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时代化三化大众化

余金成

(天津师范大学 社会主义研究所,天津 西青 300387)

马克思主义“三化”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论要

余金成

(天津师范大学 社会主义研究所,天津 西青 300387)

从宏观上判断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它寓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所呈现的空间、时间、主体的规定,体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相互融通关系,表现为其内在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对立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客观上覆盖了空间、时间、主体三个基本要素,使人们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作为完整对象来认识。就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客观状态而言,空间、时间、主体三种要素各自体现了与其实践目标的特定联系,都具有自身的规定性。并且,三者因目标的一致性而相互渗透:人们不能设想没有时间和主体的空间,也不能设想脱离了空间、主体的时间或不与时间、空间联系的主体;同时,三大要素并非始终处在均衡状态,而是视具体需要,呈现出由特定要素为主其他要素为辅且在一定时期发生主辅位移的态势,其客观必然性构成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涉及的内容众多,对其认识和把握需要更为丰富的实践和更为全面的知识,但从宏观上判断,它寓于时间、空间、主体的社会主义性质规定,体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相互融通关系,表现为其内在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对立统一。

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推动的改革主要体现在生产力领域,按照唯物史观的逻辑,生产力领域所发生的变化势必传导至生产关系领域,并最终影响到上层建筑领域的改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循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逻辑顺序发展。如果说,以中国化为标志的实践带来生产力领域的变革,体现为对市场体制的选择的话,那么,以时代化为标志的实践对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市场经济体现共同富裕目标,而以大众化为标志的实践则表现为上层建筑的变革,即使改革理论与实践被民众普遍认同和接受。换句话说,社会主义建设将呈现出依循经济——社会——政治领域发展的客观走势[1]。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相互融通性质之中,它所派生出的两个结论都与社会主义性质体现方式有关:一是就其联系而言,“三化”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共存,意味着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不可或缺,三方成为相互支持的整体,形成共时性存在。一是就其区别而言,“三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不同发展阶段有所侧重,意味着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心将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间进行转移,而每一次转移都成为影响整体性质的先导因素,呈现历时性存在。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对象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方在体现社会主义性质方面呈共时性和历时性动态存在,由此产生此快彼慢或此实彼虚的矛盾,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就是社会主义在这种矛盾中发展的客观规定性。从总体上看,作为一种有待实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源于人们的理性预期,是对现实社会的战略改造工程。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有方向有目标有原则的实践方式,所谓社会主义性质的共时性指的就是社会主义建设全程都需要坚持和体现的方向、目标与原则。但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每一个特定阶段,针对的具体目标会存在差别,所采取的策略原则也会有所不同,由此形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历时性。一般而言,历时性是相对性,共时性是绝对性,历时性是共时性的表现形式,共时性决定历时性的基本内容。然而,在时代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历时性将丰富、完善甚至部分修正共时性。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时代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社会主义性质的共时性、历时性要求同时包含在改革过程中,双方虽总体一致,但也会产生矛盾,关键是如何正确判断与把握双方的联系与区别,后者使“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为需要一再提出的问题,所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很大程度上与此联系在一起。

中国改革初期,主要面临发展生产力任务,但完成这一任务须同时注意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反复强调这一原则,他说:“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解决好。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这样做是否违反社会主义的原则呢?没有。因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2](P149)邓小平不仅强调了对市场经济的运用不能放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把生产力发展与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提出:“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而调动人民积极性的最中心的环节,还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P178)“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2](P28)社会主义性质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这种共时性体现,同样被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所坚持。

随着改革的深入,运用市场方式发展生产力所导致的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重,致使生产关系领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表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心正在发生转移。问题在于:市场方式所引发的生产关系矛盾不能采取放弃这种新兴生产力的办法来克服,先进生产力永远是社会主义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只能以坚持市场体制为前提来进行,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性质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历时性发展不能以牺牲共时性为代价。那么,社会主义有可能运用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吗?

这是社会主义者前辈从来没有涉及过的问题,也是人类实践从来没有涉足过的领域,所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直接面对的就是这个问题。与改革前期可以“摸着石头过河”不同,目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需要启动逻辑方式作出理性预测,在探明方向的情况下前进。因此,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承担着从规律意义上认识改革的任务,它仍然注重实践经验,但却更加关注理论本身的逻辑,时代化不是对中国化的取代,而是中国化的继续,它所强化的理论诉求也是实践中发生的,是实践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作为完整思想体系的与时俱进要求。与空想社会主义不同,科学社会主义“仅仅运用自己的知识去探讨人民自己进行的社会运动”[3](P407),其方法原则要求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需要强调的是:在通常情况下,这一方法原则如果仅仅与具体政治经济形势演变联系在一起,就主要体现在对战略或策略理论的修正和调整上,一般并不触及其基础理论。然而,如果时代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至于不得不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并重新认识资本主义的时候,就需要对基础理论中与时代事实不符的观点作出相应的修正和调整了。社会主义基础理论以人类整体历史发展为考察对象,所形成的结论是对客观规律的逻辑抽象,改革呈现的新的实践经验只有在积累至特定程度,即战略原则调整具备了完整性、系统性形式,并且要求从规律性层次判断改革目标是否合理的时候,才能够涉及基础理论的修正或调整问题。这种局面往往不会出现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初期,而是在中期展示其需要,在后期得以完成。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无疑与深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联系在一起,包括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正是以其中国化的实践为基础的,后者在策略层面的突破所引发的新的实践模式已经发展至具有历史确定性程度——如中国30年改革——已经要求在规律层次上获得解释,这应该看作是改革实践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延伸。从根本上说,自人类进入世界历史进程以来,特定民族的发展就与整个世界形势相关联。中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所呈现的基本矛盾往往取决于人类主流历史的走势。例如,中国之所以走上改革之路,从现象上看是社会主义在发展问题上面临了资本主义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实质上则是新科技革命给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首先是资本主义成功利用了这场革命,先于也优于社会主义建立了普遍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阶级斗争的政治革命意蕴;其次是这场革命把科学技术变成第一生产力,使计划经济缺乏劳动包括脑力劳动激励的弊端凸显,使社会主义国家陷入落后局面。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深入,必然追溯到与时代条件变化的关系,而只有正确地判断这种关系,即解决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问题,才能推动中国化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现阶段,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要求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经验上升至规律层次,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三大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层面深化至“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层面。

马克思主义所体现的人民利益只有被人民理解,才能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但作为一种思想深邃、体系宏大的理论,只有采取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才能被他们接受。可见,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转变为实践的必要环节。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共十七大推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全党宣传教育和高等院校“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程的继续。然而,前两次活动对象侧重在管理层和教育领域,依靠了组织严密的行政系统,着意在进行步调一致的实践,突出了“知道”目标。而“大众化”意味着获得民心民意支持,需要在“知道”的基础上达到“接受”,这就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含义。

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主义优越于并终将取代资本主义这一事实,没有最终出现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依靠两个东西:一是从理论逻辑上说服社会知识阶层,影响他们的精神追求目标或政治选择方向,进而通过他们的身体力行、宣传倡导影响一般民众;二是从实际生活中证明了自身的正确,即不断给民众带来逐步改善的生活条件,展示赶超资本主义的前景。我们不否认在当前阶段,有必要继续采取通俗化方式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意志,但同时需要看到:尽管中国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展示了一个重大变化——政治权力系统不再像计划经济年代那样直接包办所有个人利益,在人们尚不能广泛共享改革成果的时候,政治宣传很难发挥昔日的有效作用,特别是当出现严重的贫富分化、权力腐化、环境恶化现象的情况下,单纯依赖通俗形式宣传是难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的。

按照现阶段中国改革发展的特定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目标,属于一项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工程,仅就后一意义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决不能止步于通俗化,还需要强调三点:

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一对象是社会精英,而不是普通民众。马克思主义作为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才能真正把握。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需要普通民众也能予以接受,要做到这一点,社会精英特别是其中的管理者不仅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而且要以自身实践来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一要务是理论研究,而不是政治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需要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意义上得到体现。这样,才能建构一个完整而又严密的解释体系,首先要说服社会知识阶层树立信念,然后才能通过他们说服一般民众,成为民众信仰。

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一原则是思想解放,而不是固步自封。中国改革是从破除“两个凡是”起步的,它的进一步发展也应该是破除新的“凡是”。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只要它所追求的社会主义理想没有最终实现,就需要不断依据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调整自己的理论形态。

[1]郑永年.世界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9,(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Three-izations”of Marxism and the Law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YU Jinche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Xiqing,Tianjin 300387)

From a macro-level perspective,the law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resides in the space,time,and subject presented by the sinicization,temporization,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It is both embodied in the accommodating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productive forces,production relationships and the superstructures,and expressed as an intrinsic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synchronicity and diachronicity.

Sinicization of Marxism;Temporization;Popularization;Law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D616

A

1674—0351(2011)01—0044—04

2010-11-08

余金成(1950— ),男,河南信阳人,天津师范大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海波]

猜你喜欢

时代化三化大众化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时代化”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兼论“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及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