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初中历史课堂因灵动而精彩——初中历史灵动课堂的建构与探索

2011-02-21顾凤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7期
关键词:创造性地满堂历史

顾凤霞

1 灵动的开发过程——创造性地准备课程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学习有价值的历史知识,体会历史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解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并实现有效整合,让学生的历史学习更加鲜活生动。

1.1 创造性地改变教学手段

历史教材为学生呈现了循序渐进的、系统化的知识结构,特别是新授教材,尤其重视从学生的视角认识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在内容及呈现方式方面进行创造性地加工,应有意识地研究历史和语文、数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密切联系,实现知识间的沟通和学科整合,形成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多样化地挖掘联系现实生活的资源

历史知识是人类产生——发展一切动态过程的真实记载。历史知识中的许多人物思想、事件因果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因此,历史教师在课堂中要将教学内容推上有机地联系现实生活事例的轨道,多样化地挖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资源。教学中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熟悉的生活素材创设灵动式的场景去演绎问题情境,从而拓展学生认识历史、发现历史的空间,体会历史就在自己身边。

2 灵动的教学过程——创造性地实施探究活动

建构主义认为,历史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应该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接受者。灵动的历史过程,要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如教学“‘蒸汽机'时代的到来”,设计灵动的教学过程。

2.1 在游戏中形成问题

课始教师抛出引言:“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有关革命的史实,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场没有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革命,那是一场怎样的革命呢?下面请同学们将书翻到88页,我们来一次以组为单位最有效的阅读比赛,在15分钟内请同学们以最有效的方法阅读第14课,哪个组阅读的效果最有效哪个组就获胜。好吗?”接着教师让学生谈谈该怎么最有效地读?学生想出多种方案:1)每人都快速读,最后大家一起归纳课文的要点;2)女生读,男生归纳课文的知识点;3)由一名读得好的学生读,最后一起来总结要点;4)一起阅读,最后由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来总结要点。这里,教师利用学生开展比赛活动的已有经验,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有趣的阅读比赛过程中由学生自主地总结历史知识要点。学生好像不是在上历史课,而是在进行一次语文的阅读理解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

2.2 在冲突中形成策略

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比赛后,教师接着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让两组学生分别当课文中的“珍妮机”与“蒸汽机”争辩代言人,让他们每个人为自己的代言对象说一个使用的好处或范围,由于存在人数的差异,教师最后宣布“蒸汽机”队获胜。这下学生可有意见了,大呼不公平,人数不一样不能比出高下。教师因势利导,那该怎么比呢?学生得出结论:应该看这两者对社会发展促进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创设不公平的情境,让学生在无疑中生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积极投入有效的思考之中。学生通过思考探究,最后得出“应该看这两者的对社会发展促进的作用”这一策略。整个过程学生主动参与,经历了“这两者对社会发展促进的作用”的探究过程,实现新知的自主建构。

2.3 在交流中激励成功

在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史实被压缩,不能满足许多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时,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给学生设置一个历史探究的平台,就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如在这节课当中教师又设计一个探究活动:为“珍妮机”与“蒸汽机”的图片配上一组对话。活动开始后,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争论的场面非常激烈,他们置身于画面中,想古人之所想,为古人之所为,各组很快完成任务。之后,各组又纷纷上台表演,表演后,学生又进行点评,大家畅所欲言,思维、思想的空间被打开,富有创意的问题闪现了。学生在这样的探究氛围中完成交流——辩论——统一认识的学习过程。实践表明:历史探究平台的设置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究,这种探究成为学生学习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历史教学,不是让学生单纯地记忆一些简单的时间、事迹和结论等,而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灵动的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创造中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3 灵动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提升思维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放问题的思维,这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而且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考试内容为什么只用“答”,而不用“问”?考试标准为什么只有“答”的标准,而没有“问”的标准?教育为什么不引发学生“问”的兴趣和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基于目前的教育状况,可以这样说,灵动教育的核心是灵动学生的思维空间,要教会学生从小敢问、能问、善问。鉴于此,课堂组织教学应激发学生“问”的兴趣,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培养学生“问”的意识,开掘学生“问”的潜能,使“问”的主线不再在传统的教师讲和教师问的轨迹上滑行,要走出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的模式,开创学生满堂问,师生满堂议、满堂辩的模式。

学生是带着已有生活经验参与学习的。把学习内容放置于一定的真实性倾听情景中,一方面可以诱发学生调用已有经验,促使学生把当下倾听情境与多方面产生联系;另一方面,适度真实的倾听情景具有一定灵动性,更需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基础去分析当前倾听情境中隐含的多种关系,进行辨别、分析、综合、推理等思维活动。

在灵动的课堂中,师生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在灵动的课堂中,奇妙的情趣、思维、想象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在灵动的课堂中,学生才会因创造而更加生动、灵动,充满智慧。总之,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交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引导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发现、探究,引领学生进入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

[1]陶克涛,刘建平.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创造性地满堂历史
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创造性地开展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
幸福满堂
幸福满堂
关于满堂支架受力验算的探讨
创造性地使用小学英语新教材的艺术
新历史
Children and media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