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将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2011-02-21桑丽烨
桑丽烨
巧将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桑丽烨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英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同时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英语;德育;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途径。一节成功的英语课堂,并不是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语言训练,还应该让学生在语言操练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将德育巧妙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1 用教师的教学魅力去感染学生
德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学生,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上课时,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感受美的教育。辅导“问题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若教师在教学中老板着面孔,死气沉沉,则教室的气氛必然紧张、严肃,学生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他们学习的潜能就挖掘不出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2 研究挖掘教材,让教材成为寓德的载体
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教师认真地研究挖掘教材,使德育渗透到语言教学中,这样就符合语言教育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英语教学规律。
初中二年级学段的英语知识比较浅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贴近。英语课本中的大量范文都蕴涵着重要的教育素材。如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unit1 I’m watching TV”,本单元围绕“每日活动”这一主题展开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各种活动名称,介绍家人照片的同时,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并享受和家人一起的幸福时光。又如“unit4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一课中,当学生兴致勃勃地用新的语言句型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同时,指导学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业余时间,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古今中外历来如此。初中低年级英语是英语教学的启蒙阶段,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此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感性学习,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和交际用语,都应当从感性学习入手,通过示范、模仿、运用,使学生充分感知语言,从而逐渐领悟语言的内在联系。从学习和掌握英语的角度来说,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良好习惯,这是掌握英语的关键。这个阶段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适当读写。要把“听”放在首位,要教育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和同学讲英语,回家要听录音,培养听力。在听的基础上说,积极参与课堂练习,要养成大胆讲英语的习惯,朗读和背诵的习惯,书写规范整齐的习惯,运用语言交际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等。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开端。学生学习、掌握少量的语言知识,固然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这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直接因素。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满足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通过游戏、比赛、表演等形式,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满足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又复习巩固了语言知识,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相互关心的集体主义精神。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树立不断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使其在战胜困难中萌发出动力、毅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有兴趣而学到克服困难主动学习,也就成了学生不断完善人格的过程。
4 英语教学中应尽量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差异
在英语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如在交流中不能轻易地向年轻女士问“How old are you”,这样会干涉对方隐私,被视为无礼。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向学生讲述如何选择适当的话题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怎样才能将谈话顺利进行下去,以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又如讲授“What do English people eat”时,就可以将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方式渗透到教学中,增加对西方社会的了解。在西方,人们将“成功”作为人生的一大追求,他们爱工作,视时间为金钱,所以大街上人们都行走匆匆,过着快节奏的生活,以致“吃饭”问题在他们看来倒显得无足轻重了。再比如讲授“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的句型时,要让学生知道当想接受时用“Yes,please”,如果不需要,则用“No, thanks”。
在讲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广泛搜集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限时阅读训练,在训练中,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使他们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和启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 在教学中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青少年学生思维活跃,情绪波动较大,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尽管他们已经具备某些思想意识,形成一些观点,但是由于他们缺少必要的生活经历,思想观点、意识形态可能是不科学、不完备的。而且,他们在许多时候会对自己的生活、学习、爱情、感受、价值、生命等方面感到失意、不解、迷茫、困惑。针对这些情况,英语教师务必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中不妨教给他们一些相关的格言谚语,文字言简意赅,便于学生接受,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等的形成一定能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健康发展。而德育需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注意要具有现实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发掘其包容的深层的内涵与现实意义,给学生以深深的启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要贯穿于学生成长过程的始终,抓住生活中的点滴,把握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教师应把教改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系列化、经常化,从而来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努力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快乐地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