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1-02-21王新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7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学会

王新华

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王新华

走进新课程,发现许多关于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带来的新景象和开创的新路子:教学目标从纯粹的知识技能转向“三维”目标,课堂上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性、人文性,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乃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道理。笔者在解读新课标、观摩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以及在平时的教研教学实践中,有几点体会。

1 教学活动中要摆正教师位置

新教材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只是导演、配角,学生才是演员、主角。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使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所思所想,同时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做到活而不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舒畅、合作的教学氛围,意味着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关注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在教学活动中位置的改变。

2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各种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条件,达成课堂教学呈现更开放、更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局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究与尝试以下两种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效果很好。

1)课前搜索。讲授新课之前,可以先布置学生围绕即将学习的课本知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报刊、图书、互联网等方式,搜索、掌握一定的相关事例、数据、图文等材料,为学生在课堂上熟悉、理解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2)音乐感动。著名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影响青少年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

3 课堂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伴随课程改革的脚步声,悄然走进课堂,以其拥有的强大表现力、交互性、较好的受控性和直观性赢得广大思想品德教师的青睐。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倡导新理念、新思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冲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改变思想品德课上“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打天下”的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把道德行为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一幅幅声形并茂的生动画面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思维。为促进学生确定道德自我发展目标,产生内化,形成良好的品质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推动思想品德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4 实行主体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没有不好,只有更好”的促进发展原则;要让一切评价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以激励评价为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劳动和人格,激活学生的学习意向心理活动,使学生想学、爱学、好学,培养发展学生热爱科学的积极情感,从而推动学生学习,进而指导学生怎样学。

1)使师生教与学的观念得以更新,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三转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合作教育的过程。它使人们认识到:课堂上必须注重摆正师生的位置,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起着主导的作用。这种作用应该是指导作用、示范作用、推动作用。教学中应表现为辅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推理。它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生也在参与实践中认识到:应该从为分数而学的被动“受教”转向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大胆创造、表现自我,为成为具有“三自”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学。实践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三转变”,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管、灌、压向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转变。

2)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的能力。学生参与的过程是一个生生合作、组组合作以及师生合作的过程,它使学生看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合作的过程又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组织与交往过程,这里既有生生交往、师生交往,还有学校与社会的交往,多种交往使学生心胸开阔,提高他们待人处事的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3)有利于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三维”目标要求,即知识、能力、觉悟的同步提高,它要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互作用,通过激励学生参与履行角色的义务,了解角色的环境,增强角色的使命和责任感,提高认识事物的思路程序,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某些实际问题,使知识得以巩固,观察、分析、评价、表达等综合素质得以提高,通过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达到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5 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

新教材的教学中要避免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记忆的教学方式,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以增强思想品德课的趣味性和社会实用性。如提出论题由学生通过正反方辩论、文艺表演、调查访问、社会实践等方式,参与到事件中来,从事件的处理解决中懂得道德法律知识,从而规范他们的社会行为,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

6 优化教学设计,注重教学效率

教学必然要求教师有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让教学达到高效率的一个主要环节,这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只有教师将教材读通了,真正消化了,体会到教材的真谛,才能好好运用手中的资料,设计高效的教学流程,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对教材的讲解,要充分考虑教法、学生的学法,组织好教学流程。学生所要理解的关键地方、资料的巧妙运用、问题的设计、教材的补充、内容的深化,这都是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一个高效的教学设计,就为高效的课堂准备了条件,同样也为学生上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上课的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上课所做的一切准备,都是在高效的前提下进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高效的课堂服务的。课堂是教学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是教学的中心工程。

7 为人师表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教师做到: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杨店子镇驿南府中学)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学会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学会分享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学会分享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