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创新教学的思索
2011-02-21高春红
高春红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创新教学的思索
高春红
1 前言
初中化学新课标要求学生要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 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90后的初中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见多识广、兴趣爱好广泛,但由于受网络、家庭溺爱、社会风气等影响,对上学求知表现出不感兴趣,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用趣味性化学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上课时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补充一些趣味性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会变色的花”“喷水成图”等,将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中,可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求之情。
2.2 课堂教学用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兴趣
例如,教师在介绍物质鉴别方法的时候,可以联系到厨房里的糖、酒、醋的区分;在介绍溶洞里石笋、钟乳石的形成时,让学生联系水垢的成分、形成以及除去方法,并探究滴水穿石的真正原因,激发学生旅游的情形再现;等等。教师在教学时多开发这样与生产、生活贴近的资源,既做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扩大学生的视野,又强化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意识,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教师要充分尊重90后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尽量多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强调“发现——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学习。把时间交给学生,课堂变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教师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重在服务。在活动中学生学会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成为真正的主人。
2.4 创新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不同的教学时间、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精神状态,教师要适时调整教学方式。下午第一节课,学生的集中性较差,为此教师就该变个花样进行教学,如讲个幽默笑话,让学生哈哈大笑,调节学习的节奏,使昏昏欲睡的学生打起精神,这样就可以激活课堂气氛,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使课堂教与学的氛围都有好的改观。
3 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3.1 结合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淡化学科界限,还给学生一个整体性的学习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有很多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目的地设计一些跨学科的学习课题,使学生在已有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2 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一是教师要改变以往给学生设计步骤、手把手教的传统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二是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每个课本实验,还要在适当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补充实验或实验创新。只要是危险性不大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3.3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理解掌握能力
化学不同于语文、外语,不要求死记硬背,强调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所以,在化学概念的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细读多读,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关键词,培养理解掌握能力。像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参加”“化学反应”“各”“质量”“等于”等都是关键词,只有抓住了这些关键词,才可以从本质上透彻地理解每一个化学概念。
3.4 探究学习的过程允许学生犯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学生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中成长起来的,那些不经意的错误或许就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启迪思维、增进修养的绝佳材料。在教学制取氧气,做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时,教师要设计两种方案:1)让一部分学生先握住试管,再将导管放入水中,没有看到气泡的冒出;2)让另一部分学生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住试管,很快看到有气泡冒出。得出操作方法不同,结果不同。同时要看看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对操作错误的学生要宽容和允许学生犯错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解放学生创造力,为各层次学生展示能力、发挥潜能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而努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