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中学课外阅读
2011-02-21孙桂娜
孙桂娜
谈农村中学课外阅读
孙桂娜
1 农村中学课外阅读现状
1.1 阅读时间太少
只要有考试存在,应试教育就永远不会消亡,至少在农村中学确是如此。农村中学为了生存,只能千方百计以升学率为赌注,大搞题海战术。毕业班有两类学生是比较典型的:一是基础差,学业跟不上,这类学生连正常的学习都无法完成,就更谈不上课外阅读了,他们迫于压力在学校熬日子,等待毕业证;一是成绩好的种子选手,学校、教师、家长都寄以升学的厚望,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练习,根本就挤不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1.2 阅读氛围较差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氛围主要指阅读的客观条件、环境。在农村,学生家长都渴望子女“跳出农门”,他们只希望孩子念学校里的书。家长受自身认识的限制,对子女的课外阅读采取一种相当敌视的态度,把学生看的课外书籍一律视为闲书,把学生观看有意义的影视节目视为浪费时间,把学生进行的课外语文活动视为不务正业。一句话,凡是不考的就不准读。但同时,其对教辅用书却是大力支持。
另外,学科之间缺乏渗透意识,自然科学学科教师不支持学生课外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家长、教师都或多或少带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他们也能认识到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但同时又认为事情都有轻重缓急,为了中考,课外阅读也只好靠边站。
1.3 阅读内容缺乏
农村中学教育经费不足,学校对图书的投入很少。图书室的大部分图书都是学校为了应付“两基”达标验收而大量购买的书店压仓图书,其他的就是师生的捐助。这些图书,内容陈旧,知识老化,可读性不强。学校图书馆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料来源,以致学生的阅读愿望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另外,家长的不支持给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带来巨大的障碍。在中学阶段,父母是孩子唯一的经济来源,很少把钱花在给孩子购买课外书上,学校图书馆又得不到充分利用,中学生仅有的课外阅读来源便只能是同学朋友间的相互借阅了。这种情况在农村相当普遍。学生在这样的语文环境中学习,所受的文化熏陶就可想而知。
1.4 阅读无方无品
农村学生受家庭环境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读书的家庭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的积极性不高,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阅读的方法上看,他们读书前没有计划,随意性极强;读书时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看书后不做读书笔记,不进行有意识的搜集和整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又不能积极地向课外拓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学校、年级也很少举办与语文有关的各类活动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对课外阅读感兴趣的学生也只好胡乱找一些书来看。
学生的自主课外阅读选择往往以小说、故事类书籍尤其是网游类、穿越类小说、武侠小说、日韩流行小说、神话演义小说为涉猎目标,甚至有些学生对言情、刺激性极强的“地摊书籍”也爱不释手、津津乐道。学生这种任意盲目的阅读非但不能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人格的发展起到消极的作用。
2 推动农村中学课外阅读的对策
2.1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
为了让学生对古典名著有所了解,初中语文教材分别从古典名著中节选了《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香菱学诗》等课文。教学这些课文时,笔者把对原著的介绍确定为教学内容之一,课文学完后,再进行课后扩展训练,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促使学生将课外阅读变成自觉的行为。
2.2 推荐阅读书目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定中学生课外文学阅读必读的10种文学名著和古诗词背诵篇目,并具体规定学生的阅读总量。这些也在中考范围之内,但是学生绝大多数只为应试潦草准备,没有读过原著。笔者建议他们在假期以及未来阅读,有的学生会坚持,在毕业后还和笔者交流,甚感欣慰。
2.3 教给阅读的具体方法
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耕细作,所以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一般性的文章,只要粗略知道内容即可的,可选用浏览、略读等方法;对篇幅较长的文章而又没有时间全文阅读的,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读一些最精华的部分;而对一些名篇名著则需要用精读的办法。另外,每年开学初笔者都要求学生准备积累本,要摘抄名言警句,对精彩段落要圈点批注,要做读书笔记,并且互相交流。当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厚积薄发,在作文中就可以得到运用,这样也更能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
3 结语
当然,要改变农村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笔者坚信“山重水复疑无路”后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在不久的明天,农村学生也会在书海中荡漾。笔者也相信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汲取养分,一定会更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七树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