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体育课要质量

2011-02-21张贺永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7期
关键词:智力因素教法学法

张贺永

向体育课要质量

张贺永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高尚情操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功能。教学质量是决定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应积极思考的问题。体育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尽职尽责,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 要牢牢把握体育学科教学的性质和目标

学校教育各学科都有独特的学科性质,但有两个共同点,一个是共同的任务——提高教育质量,另一个是共同的目标——育人。体育学科教学首先应该在完成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这个基本任务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科教育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完成育人的目标。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一定要把体育课上成符合体育学科性质的体育课,而不是上成与体育课貌合神离的模糊课。教师应该牢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性质,按照这个性质上好体育课是体育教师的专务。学校要把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体育课要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功能,要锻炼学生的身体,教会学生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体育课不能上成休闲课。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1~12年级要系统学习运动技术,体育课不是娱乐课。由此可见,在体育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问题上,不仅是我国有这样的认识,其他国家也有相似的认识。

2 优化环境,提高质量

体育教学环境与学校的体育教育活动息息相关,其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活动的效果。

2.1 要优化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一定的物质环境,体育教学工作就难以开展;而物质环境建设得是否科学合理,也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由于体育教学主要是在运动场地上进行,运动场的建设要以培养学生全面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为依据。设计应美观实用,布局合理,并应保证良好的光线和通风,使之符合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运动器材对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因此,学校应尽可能增加投入,提供充足、优良、多样的运动器材,以保证学生练习密度和强度的需要。

2.2 要优化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

学校体育心理环境是一种无形的环境,但它对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对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审美意识和体育锻炼意识,培养良好的体育校风和传统。学校应通过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小组,或开展各种形式的友谊比赛,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个体之间、班级之间、群体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协调融洽,营造和谐的体育氛围,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提高教师素质及业务水平

3.1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精神饱满,严于律己,时时刻刻注意用自己的言行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3.2 课堂上必须有正确的示范

体育课的示范就如同数学课中的例题一样必不可少,甚至重要性更大。因为学生学习运动技术、技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模仿,因此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俗话说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主要基本技术工作进行研究,做好示范,确保示范动作的正确性、规范化。选择示范的位置、角度、速度、次数和运用示范的时机等方面都应有科学性,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由此教师必须提高业务水平,提高示范能力。

4 优化体育教法和加强学法指导

4.1 优化体育教法和加强学法指导必须以素质教育为前提

为了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境界,就应以素质教育为前提。所采用的教法应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而教会和培养的学法,目的是达到会学,则不仅要掌握体育教师传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让其终生受益,使学生自己会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方法,乃至完成今后的整个学习与锻炼任务。可见教师学习的目的已从教学生学会转变为教学生会学。未来需要会学的人,倘若教师培养出来的是个会学的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就用他自己掌握的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自己去探索、掌握和运用新的知识与方法。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必须优化体育教法和加强学法指导,而优化体育教法和加强学法指导必须以素质教育为前提。

4.2 优化体育教法和加强学法指导应遵循的原则

1)运用情感因素的原则。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是由教育的本质和特点决定的,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性格各异、年龄不同的中学生。这就决定了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情感因素的运用。教师在优选教学方法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会学生掌握规律性的学习方法。

2)贯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原则。教法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必须贯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原则。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教师仅能起到主导作用,关键是要靠学生自己。决定学生学习的因素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它们起着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如果能保持二者柔性的相结合,则可起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为此教师要熟悉不同年龄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造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3)重视体育教学的反馈原则。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术与知识,而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唯一的办法就是看学生的反馈。任何一个控制系统都是由控制、信息和反馈构成的。教师是通过反馈信息来实现对教学的控制,信息和控制缺一不可,没有反馈信息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反馈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获得信息传递的通路,并使教学按预计的方向进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科学安排各个教学周期、教学阶段、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等,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并通过信息传递对教学进行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最优化的教学目的。

5 教法要注意阶段性,使学法落到实处

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优化学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精湛的教学艺术和规律性,而且要日积月累的培养和训练,更要在教法安排上注意阶段性,才能使学法落到实处。如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时,教师先采用诱导法指导学生拍球,要控制好身体姿势和重心的高低,拍球的部位与力量的大小,使学生尝试运球的协调性,并逐步向移动运球过渡。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建昌营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智力因素教法学法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体育策略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浅析大学体操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
物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