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癌症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2011-02-21李梅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循证癌症心理

李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辽宁大连 116011)

循证护理在癌症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李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辽宁大连 116011)

不同的性格、文化层次、病情和心理状况,使癌症患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解除思想顾虑,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改善病情,延长生命。

癌症患者;心理分析;循证护理;心理护理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心理因素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效果及预后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癌症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循证护理(EBN)[2]正在展开,它使传统的经验主义护理模式向依据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转变,是近年来护理领域发展的新趋势。本文旨在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癌症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并对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1 癌症患者心理特征分析

1.1 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

唐金珍[3]研究发现住院癌症患者有心理反应的7个阶段:否认期、恐惧期、悲观期、认可期、恢复期、接受期、丧失期。临床上常采用以下分期:

1.1.1 怀疑否认期 这是许多癌症患者得知癌症诊断后最初阶段的心理反应。患者突然得知确诊为癌症,企图以否认的心理方式来达到心理平衡,怀疑医生的诊断错误或检查错误。为加强自己的否决想法,会找很多医生反复咨询,从一个医院到另一个医院,重复做着多项相同的检查,以期证实自己的想法。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愿提及自己患的疾病与癌症有关,在人们面前尽量掩饰着内心的痛苦,故意保持乐观、平和的神态,给人以假象。在患病初期,应视情况分阶段告知患者病情,对乐观型可直接告知诊断,护士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开导患者,适时进行肿瘤知识的宣教,使患者面对现实,利用求生的欲望调动潜在力量,使余生更充实,提高生命质量。对消极型则需严格保密,要避免在患者面前提及“癌”、“肿瘤”等字眼[4],护理人员应注意自己的语音、态度、行为,不能流露出对患者不利的语言和行为。医护人员及家属向患者解答时应一致,避免患者突然知道癌症诊断后带来巨大心理负担而加重病情或不配合治疗。

1.1.2 愤怒发泄期 度过了否认期,患者常会出现强烈的愤怒和悲痛,一旦证实了癌症的诊断,患者会立即感到对世间的一切都有无限的愤怒和不平,有被生活遗弃、被命运捉弄的感觉。表现得悲愤、烦躁、拒绝治疗,并把这种愤怒向周围的人发泄。常常与亲人、医护人员发生吵闹,事事感到不如意、不顺眼,怕被周围人遗弃。这种情绪持续不定,会消耗患者战胜疾病与正常生活的精力。在此期间,医务人员和家属应理解患者,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体贴。

1.1.3 合作协议期 由愤怒期转入合作期,此时患者心理状态趋于平静、安详、友善、沉默不语。这时又能顺从地接受治疗并希望得到舒适周到的治疗和护理,希望能延缓死亡的时间。

1.1.4 悲伤忧郁期 长时间的治疗、化疗、放疗,症状未见改善,随着病情的逐步加重,自觉生命已为时不远,产生悲观沮丧的情绪,性格内向的患者抑郁、悲观尤为突出,对疾病以至生活失去信心,承受力下降,加之机体长期被疾病折磨,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因而消沉、恢心、情绪低落、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对一切都不寄希望,消极等待生命的终结,甚至可能采取各种手段过早结束自己的生命。此期我们应在加强监护的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以防止自杀状况的发生。

1.1.5 接受升华期 也有许多癌症患者虽然有着多种心理矛盾,但最终能认识到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最终能以平静的心情面对现实,生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把消极的心理转为积极的反应,以使心理通过代偿来达到平衡。此期患者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身体状态也会随心理状态的改变朝好的方面发展。

1.2 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

癌症是一种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它既有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同时心理、社会因素又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癌症患者存在否认与孤独心理、恐惧与焦虑心理、抑郁心理、接受心理,并认为不同心理反应的轻重与患者的文化层次、经济状况、年龄以及所从事的职业等因素有关[5]。癌症患者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一般会表现如下的心理反应:

1.2.1 悲观、恐惧、绝望 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了癌症时,多数都承受不了打击,认为癌症是绝症,害怕癌症治不好和受病痛折磨,对手术的恐惧,害怕手术失败,害怕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害怕难以完成化疗计划。表现为恐惧、悲观、绝望、愤怒、抗拒和抵触情绪。对生活、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加之随着病情的恶化、疼痛加剧,更增加了对癌症的恐惧,有的患者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1.2.2 忧郁、焦虑、烦躁 焦虑是预期要发生不良后果时的复杂情绪反应。癌症患者在整个诊治过程中,是处于对癌症及其治疗的适应和应对过程。工作、家庭的问题以及治疗所需承担的经济费用问题等,都会使患者焦虑不安。患者由于癌症折磨,生活能力下降,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严重的经济负担,身体形象的改变和社会角色的变化,致使心理失调,表现出各种不良心理反应,据有关调查显示,癌症患者焦虑情绪发生率达60.4%。陈虹等[6]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了102例晚期癌症患者的情绪障碍,结果显示,与常模有极显著差异(P<0.01)。吴玲丽[7]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测定住院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结果得出焦虑与抑郁呈正相关;焦虑、抑郁与情绪不稳定呈正相关,认为给予干预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1.2.3 自私、敏感 多数癌症患者感到来日不多,自认应受到更多更好的特殊照顾,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对家属及单位领导百般挑剔,对医护人员的言行极为敏感,一旦得不到满足就牢骚怨恨。

1.2.4 怀疑心理 这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患者在疾病确诊前有不同程度怀疑心理,对医务人员和亲属的言行、表情特别敏感,怀疑对自己不讲真实病情;疾病确诊后患者由于恐惧或不愿正视现实,而作缺乏根据的猜疑,希望医生的诊断是误诊;疾病治疗过程中将化疗反应怀疑为病情恶化或癌转移,造成过度紧张加重心理负担。

1.2.5 绝望心理 这部分患者大都属于癌症晚期,肿瘤进一步恶化,难以忍受的疼痛或广泛转移呈恶液质,患者逐渐意识到自身疾病难以治愈,极度痛苦而产生绝望心理。表现为焦虑不安、易激动、暴躁、孤独消沉、充满嫉妒与怨恨、悲观厌世等不良情绪,丧失治疗信心或拒绝治疗,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1.2.6 过分乐观、侥幸心理 这类患者有一定文化层次,对现代医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最新的医学发展信息较敏感,对抗癌的各种治疗方法期望值过高,且个性比较偏执,容易忽视疾病的危险性,总希望奇迹在自己身上发生。

2 循证护理干预

真实、准确地了解癌症患者现在的及即将出现的心理变化和心理规律,这是护理干预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步骤。要了解患者真实的心理状态,就必须关心患者,对患者的文化、认识、素质、家庭以及个人生活境遇等有所了解,同时还应熟悉患者的治疗方案和具体治疗方法,在掌握全面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制订出有科学依据的、最恰当的心理护理措施,如因病施护、因人施护等。这也是循证护理的核心所在。

2.1 否认期的护理

当患者听到自己得了癌症时,在最初一段时间内是不能接受的,都会采用否认的防卫手段,为拖延接受事实的时间,他们会找很多医生反复检查,从一个医院到另一个医院,重复做许多次检查,以期证实自己的想法[8]。否认是一种缓冲剂,它能把突然出现的不良信号的冲撞力缓和下来,接受少一些的心理打击。在这期间护士在查房中要行使保护性医疗措施,尊重家属意见,与患者交谈时语言要婉转,尽可能使用暗示性语言,要尽力稳定患者思想情绪,劝说患者听从医师的安排和做进一步检查治疗,使患者逐步接受癌症的现实,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2.2 愤怒期的护理

这时患者表现为极端烦躁,觉得命运不公平,抱怨为什么癌症偏偏降临到自己身上,与周围人相处也变得不正常。经常无故对家属及医护人员发脾气,尤其是在护士给其做处置不顺利时表现得更为突出。此时,医护人员要多体谅患者,不与其争吵,对各项护理处置都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并尽量向患者讲解临床意义,使患者乐于接受并配合治疗。有些处置不可有嫌弃表现,如处理分泌物或大、小便等,不能因为其身患病症将不久于人世就冷漠待之,甚至怀有恐慌和偏见的心理[9]。

2.3 抑郁期的心理护理

此期患者往往考虑家庭种种困难,如孩子幼小、双亲无人照顾,可能要求会见某个人,将自己的事情做个交代。此时,医护人员应通知家属、同事及单位领导来看望,家中或亲朋好友有喜讯要及时告诉患者,多在老年患者面前赞扬其子女孝顺、能干,老伴体贴入微,使其从心理产生一种满足和自豪。院方要创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病室清洁肃静,并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及设施,如水房、卫生间、餐厅及可供患者户外活动的场所等,为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生活创造条件。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还应向患者交待饮食调节和一些术前准备工作是为手术做准备,不要有过多的顾虑,多关心体贴患者,尽量满足患者需求,使患者感到被关心、受重视,以缓解悲观失望、焦虑忧郁的情绪,提高患者心理应付能力。

2.4 接受期的心理护理

这时患者表面上乐观,精神十分脆弱,易受刺激。同时,对于未来的生活抱有较高的期待,有的在家属的协助下四处求医,寄托于灵丹妙药和医学奇迹的出现。当病情恶化时,又期望这一次反复后出现好的转机,而患者对自己即将面临的死亡也已有所准备,恐惧、焦虑和最大的痛苦已经消失,机体极度虚弱,常处于嗜睡状态。这一时期,如不注意治疗、护理、自我调理、锻炼,病情可能复发或出现遗留症状。

2.5 做好癌症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

家属对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的转归常常起着重要作用[10]。让家属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时刻做好协助治疗的好角色,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让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受到平静和温暖[11]。

3 讨论

癌症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顽疾之一,癌症的诊断和治疗造成患者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紊乱和失调是非常普遍的[12]。循证护理就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依据的过程[13]。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全面观察病情变化,还要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解除其心理障碍,并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1]白桂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2): 860-861.

[2]Bonell C.Evidence-based nursing:astereotyped view of quantitative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could work against professional autonomy and authority[J].J Adv Nurs,1999,3(1):18-23.

[3]唐金珍.探讨癌症患者心理发展阶段及护理[J].中国临床康复,2002,3 (6):892.

[4]张砚涛.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医学理论实践,2002,15(12):1445.

[5]吴宏敏.癌症患者的心理与多元文化护理[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6, 16(3):252-253.

[6]陈虹,姜潮.晚期癌症患者焦虑抑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华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2):108-110.

[7]吴玲丽.癌症患者心理状态与个性的评析及干预对策[J].护理与康复, 2006,6(5):217-219.

[8]孙玉倩,李峥.癌症患者家属对告知患者真实病情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的问卷编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86-187.

[9]Andersson M,Hallberg IR,Edberg AK.Health care consumption and place home care or in special accommodation in their last year of life [J].Aging Clin Exp Res,2007,19(3):228-239.

[10]李小云.50例癌症患者的焦虑心理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 (3):266.

[11]祈志鹏.使用临床心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1:244.

[12]薛岚,杨志红,刘杨,等.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87.

[13]冯先琼,成翼娟,李继平,等.循证护理:护理发展新动向[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1-2.

R471

A

1673-7210(2011)02(b)-009-03

2010-12-14)

猜你喜欢

循证癌症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循证护理》稿约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心理感受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