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推进校企合作的措施研究综述

2011-02-21邢清华

职教论坛 2011年15期
关键词:学者职业院校校企

□邢清华 米 靖

职业院校推进校企合作的措施研究综述

□邢清华 米 靖

系统地对我国当前关于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和功能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职业院校应当转变观念、主动与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专业设置应适应企业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开发要适应企业需求,教师聘任与培养要充分依靠企业,要积极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要推行“订单”培养以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等,是职业院校推进校企合作所应当采取的主要措施。

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中永恒的主题,不断推进和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体制与机制,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正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力求能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我国国情的体制与机制。在这个进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普遍存在学校一头热、企业比较冷淡的现象。许多职业院校苦于无法与企业找到合适的合作路径与模式,无法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这种情况由多种因素造成,原因之一就是职业院校对于在校企合作中处于什么地位、扮演何种角色、发挥哪些作用没有清楚的意识。我们就学术界对职业院校推进校企合作所应采取何种措施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总结与分析,力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楚的把握和认识。

一、职业院校应当转变观念,主动与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

我国许多学者都指出,在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是实现职业院校办学目标的必要途径,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学者们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职业院校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主动与企业联系并积极地进行沟通,要与企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针对职业院校应如何转变观念,以及怎样主动与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我国学者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分析:

(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

学者们普遍认为,牢固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是开展校企合作的先导,职业院校作为办学主体,要将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改革和创新,克服畏难情绪[1],“克服校企合作中的短视行为,大力转变办学思想和观念,特别是改革封闭式教育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企业需要的开放式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企业深层次的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职业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2]。而且要密切关注与重视企业的兴衰,并善于引导企业,使其从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新认识校企合作的长期效益。在此方面,关于牢固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的具体方法与措施,我国学者尚缺深入细致的研究,仍然流于泛泛而谈。

(二)要主动与企业进行合作并且服务于企业

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但要主动与企业进行合作,更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积极寻找能够为企业提供服务的领域。有学者提出学校主动与企业合作的几种具体表现:一是为企业排忧解难;二是密切校企联系;三是改变传统的办学方式。关于怎样树立服务企业的观念,有学者提出,一方面,要适应企业需要办学;另一方面,在办学上由重学校教育转向重学习者的需要,由重课堂教学到重工学结合、由重理论传授转为重学生能力的培养[3]。也有人强调职业教育的产品就是为社会提供一种服务,行业企业是这个产品的最终用户,职业院校要牢固建立为用户服务的理念和强烈的使命感,时刻自省:职业教育的用户是谁?职业教育为用户做了些什么?职业教育还能够为用户再做些什么[4]?可以说,大家都强调只有依靠校方的积极主动,才能使企业真正感觉到校企合作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才能激发企业的合作热情,从而使校企合作步入正轨。

(三)要与企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

职业院校要把为企业服务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将企业视为影响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合作伙伴,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上思考问题,才能全方位、深层次了解对方的需要[5]。为此,有的学者指出具体做法: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从点扩大到面进而形成全方位的合作;其次,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不局限于一家企业,也不局限于一种形式,应当形成多层次的合作[6]。

二、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当适应企业和劳动力市场需求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对校企合作的效果十分关键,要依据企业发展动态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及时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方向。同时,职业院校还要兼顾自己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形成自己的专业办学特色。针对职业院校怎样设置专业这一具体问题,我国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专业设置要适应企业的人力需要

职业院校在确定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时,要从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7]。要依照“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符合岗位素质标准”的原则,着力在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意识和高技能塑造上下工夫,精心塑造诚信、敬业、爱岗,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精湛操作技艺,能够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手脑并用型高技能人才[8]。

(二)专业设置应当有企业专家参与,并且调整要及时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整个过程都需要企业专家的参与,要充分听取企业从人才使用的角度所提出的意见,也可以先派专业教师深入用人单位,征求一线专业人员意见,根据所合作企业用人计划确定有关专业的设置和招生数量[9]。也有人指出职业院校可通过深入到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岗位进行调研,或者通过董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广泛吸纳经济界、企业界、科技界等专家人士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依据企业发展动态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并及时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方向[10],从而保证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时刻与市场需求相吻合。

(三)专业设置要兼顾职业院校自身的特点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既要紧跟市场需求,又要避免出现不顾自己的能力与专长,什么专业热门就办什么专业的局面[11],而是要兼顾地区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和学校的专业优势两个方面[12],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品牌性的专业,办出特色,提高水平[13],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职业院校的整体水平,从而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开发要适应企业需求

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对教学的改革以及课程体系的开发至关重要,职业院校要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课程结构,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重新进行优化组合,以适应社会与企业的需求。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及怎样进行课程开发,学者们主要持以下三种观点:

(一)适应社会与企业需求,突出实践性

一些学者提出职业院校要以适应社会与企业需求为目标,以突出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实践性为主线,“把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教学核心内容,开发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并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组建课程群。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改革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技能的学习,注重对能力的评定和对实践的考核”[14]。有学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三个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做到整体优化;改革教学环节,突出实践性、先进性;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大实习、实训的力度,不断补充学科、专业前沿知识[15]。还有学者认为课程设置不能单纯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打破学科界限,重新组合课程,以减少课程门类,提高教学效益[16]。

(二)要与企业进行积极的沟通

在进行课程体系开发时,一些学者认为职业院校可邀请企业资深专家及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及基本要求、学生的实际水平等方面,与他们进行积极的沟通,有效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和企业、行业资源,对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进行认真分析[17],最终共同设置并确定有针对性的课程。

(三)要适时对教学和课程进行灵活的调整

由于企业的工作岗位经常会有新的变化和要求,职业院校的课程开发也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因此,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要留有与企业需求对应的接口,适时地进行修订和完善,开发适应岗位变化的教学课程,并及时把与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引入课程体系中。还有学者从超前应对经济结构的变革考虑,认为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要跟踪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并积极跟进,需要建立一套自适应机制和运行控制机制,并逐步建立“专业预警机制”,以加强专业建设的宏观引导,对专业实施“预期诊断”和“预后诊断”[18]。

四、职业院校的教师聘任与培养要充分依靠企业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职业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聘任与培养对于顺利进行校企合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于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应该如何聘任与培养“双师型”教师,目前基本有以下两种观点:

(一)要求教师进入企业实践

在校企合作办学中,职业院校的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理论水平的同时,必须深入企事业单位,到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技能培训和挂职锻炼。学校负责教师的学历提升,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养成,以及教学技能的培养,企业负责教师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提高[19]。这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企业最新的工艺流程、新技术、新产品以及产业发展等基本情况,而且能够熟悉不同企业相关岗位的职责、用人标准、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20]。还有学者提出,专业课教师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可以精心挑选一些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或维护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作为以后教学时的案例、课程设计或在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时的题目、毕业设计时的课题[21]。

(二)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

一些学者指出,单纯依靠学校引进和自我培养教师是不行的,还要要求企业选派优秀技术专家、操作能手来指导学生[22],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学者提出要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和“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相对稳定、流动充实”的思路,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上课,拓宽兼职教师来源途径,精心培育兼职教师队伍[23]。针对这一问题,还有学者指出职业院校要为聘请兼职教师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建立兼职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计量和岗位津贴分配等制度,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培养、选拔、引进和管理的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校企合作实践的积极性[24]。但目前我国学者对如何对兼职教师进行职业教育理念、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及其教师资格等问题研究相对欠缺。

五、职业院校要积极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在校企合作中,建立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是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根本保证,职业院校要积极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学生可以在基地实践中得到最基本和最先进的技能训练,更能得到思想品德、组织纪律、工作作风、企业管理、安全保护、心理素质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针对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基地的管理、人员的配置等问题很少涉及。

(一)职业院校要在内部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由于当前我国企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阶段,在接受学校合作办学方面,除非有某些方面的需要,很多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25]。因此,许多学者认为要在职业院校内部建设现代化的实习、实训基地,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26],来解决学生实践教学难的问题,从而保证校企合作的效果。

(二)职业院校要与企业一起建立校外培训基地

职业院校完全靠自己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面临着订单、市场以及运行成本等诸多问题,因此,不仅要建立做学合一、生产与实训合一、教学与技术服务合一的校内培训基地,还要与企业一起建立具备多专业实习、实训功能的校外培训基地。职业院校要将校内培训基地与校外培训基地紧密结合,来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需要,从而提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实践教学的水平。

关于如何将校内外培训基地紧密联系,有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各地应形成分工合理、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并能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性或行业基地网络。这个网络分为三个层次:在职业院校内建立的基地;职业院校或校企结合的、以产业化方式运作的基地;企业实践基地[27]。还有学者进一步提出了“四个统筹”:统筹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统筹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与规模、功能与结构、技术先进性与实用性;统筹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在学生实践学习与企业员工培训、岗位实习与产品生产、生产与科研等多种功能;统筹人才、资金、设备和技术资源[28]。

六、职业院校要推行“订单”培养,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对于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对校企合作的模式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模式、学工交替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实训—科研—就业模式、双定生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即校企双向介入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校企股份合作模式等等。还有一些学者按照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深度划分,分为浅层次合作模式、中层次合作模式和深层次合作模式,或者是分为企业配合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各职业院校在长期实践中又形成了许多其它模式,例如全程合作教育模式、“五位一体”校企联营模式、“整合—互动”型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教学模式、“六个结合,六个促进”、“六位一体”合作教育模式、“蝴蝶”校企合作模式等等。

许多学者认为在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应主要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即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29]。它可以使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协调[30],关于职业院校怎样实施这一培养模式,一些学者认为在签订用人订单后,学校应根据企业要求来制订培养方案,创设教学环境和条件,组织实施教学,使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31]。我国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与教学管理工作者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针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仔细分析,将理论与自身实际相结合,阐述这一模式在本校运用的现状。

目前,校企合作的模式多种多样,而每一种模式都有其优缺点与运行的条件。基于此,一些学者认为职业院校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来构建最符合校企双方需求的、能产生最佳效益的合作教育模式。针对如何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有学者提出要坚持合作模式的多元化,既可以一校多企、一企多校,也可以多校多企;既可以将企业的资金、设备、师资和技术引进学校,也可以主动送服务上门,将培训送到车间和工厂一线[32]。还有学者指出:“要根据双方的利益诉求确定校企深度合作的目标,灵活改变校企合作的模式;而且还要创建政府主导、学校协调、企业参与的联动合作模式,全面实施IS0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促使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33]。还有一种观点从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认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来进行,要根据专业要求、地区经济状况及主客观条件,选择符合各自发展的模式[34]。

七、职业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应当实施的其他举措

针对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应扮演的角色与应发挥的作用,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在提高科研能力、建立管理机构、建立制度保障、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等几个方面采取一些适当的举措。

(一)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并与企业共同合作

一些学者认为,职业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是带动校企合作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前提。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难以与企业进行高层次的合作,学校的社会地位就难以提高[35]。关于在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如何提高科研水平,有学者指出职业院校科研的重点应放在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对企业的技术服务上,要采取必要的激励手段,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和生产实际开展科研活动,鼓励教师和学生到企业中寻找课题,承接项目[36]。还有学者提出,要与企业进行密切合作,校企双方组成科研团队,搭建研究平台,资源共享、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就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瓶颈进行技术攻关[37],通过科研把校企双方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建立管理组织机构

职业院校要主动建立由校企双方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机构,校企合作才能有长期发展的组织保障。针对如何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这一问题,有学者提出:“要根据每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分别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最突出的作用就是确定了以社会岗位群对人才需求为导向,以素质、能力、知识为依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8]。还有学者认为,职业院校不仅要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这样的管理组织机构,更要在校、院、系等各个层面与企业建立组织联系,并在学校层面构成一个整体[39]。还有一种观点是从三个层面来构建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一是在学校层面要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领导和管理机构,二是建立校企合作办公室,三是建立校企合作教育委员会[40]。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例如各个组织机构的功能与管理、如何有效发挥这些组织机构的作用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建立制度保障体系

要规范校企合作,必须有系统而完整的管理制度作保障。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建立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体系,包括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激励和评价等制度,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关于如何建立与建立哪些制度,有的学者从教学的角度指出要立足于校企合作对教学质量监控的要求,建立以工作准备、实时监控与及时纠偏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及建立由企业参与的学生素质和技能的综合评价体系。把学生到岗率、教师评学、企业评学作为考核学生的主要依据,强化对实训的过程考核[41]。

还有学者从管理的角度提出要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技术、生产、营销、人事、劳动、财务诸方面的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并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在人员、分配、管理职位等方面建立一系列考核、评估、监督和约束的保障制度,形成监督有效和约束有力的管理格局”[42],为校企合作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我国学者已认识到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对此问题也有了一些分析,但是关于如何确保这些制度公平、有效、及时的发挥作用等问题,仍需深入研究。

(四)文化与企业共融

校企合作中有两种文化,一种是学校文化,一种是企业文化。随着对校企合作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这两种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对于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学生毕业时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过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有学者指出,在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要以自身为主体,以企业文化为主导,使自身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并且职业院校在吸纳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加强衔接,又要有所隔离,让企业文化中有利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文化成分接近或渗入学校文化,同时有效地隔离企业文化中不利成分。要选择文化适宜的企业进行合作,但是不能原封不动或者生搬硬套地引进企业文化,要对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的企业文化进行适当的修缮和拓展[43],使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能够更好的互动与融合。

关于校企文化共融的主要途径,有学者提出“校企文化共融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一是强化专业知识提升与企业文化的联系;二是利用实习、实训的机会把握理解企业文化;三是邀请企业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内容展示”[44]。从整体上说,我国学者从文化角度对校企合作开展研究的较少,大部分学者只是认识到校企文化共融的重要性,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也很少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与对策。

[1]于宗水.关于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9).

[2]陈锡宝,朱剑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误区及化解途径[J].探索与争鸣,2010(4).

[3]韩秋黎,石伟平.企办高职院校发展问题思考[J].职教通讯,2007(1).

[4]魏崴.校企融合创新高职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6(8).

[5][8]王昶,袁军平,申柯娅.“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三方共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7).

[6]樊玉萍,季静.推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思考[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7]孙俊台.校企合作共建紧缺人才基地,产教结合再创职业教育辉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7).

[9]方向阳.校企合作的内涵与模式[J].职教论坛,2003(1).

[10]金恩平.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再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2005(2).

[11]徐健.校企合作: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必然要求、实然状态与应然趋势[J].职业教育研究,2008(3).

[12]姜向荣.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

[13]王贤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改革与实施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0(8).

[14]丁金昌,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6).

[15]李新生.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6(4).

[16]任双喜.加强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8).

[17]陈增红.校企合作“双向参与”、“深度融合”育人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20).

[18]姜大源.论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方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5).

[19]唐智彬,石伟平.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校企联合支持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2).

[20][23]吴彬.校企紧密合作,持续提升双师素质[J].中国高等教育,2007(3/4).

[21]董建强,陈雁.“校企合作”是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2(34).

[22]尚先云.浅谈高职教育的“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3).

[24][41]赵学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制度宏观探究[J].江苏高教,2010(2).

[25]董大奎,林冶.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5).

[26]周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J].职教论坛,2007(5).

[27]赵志群.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J].职教论坛,2008(11).

[28]陈玉华.校企合作建设学习生产型校外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10(7).

[29]高霞.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层次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30]史国栋,眭碧霞,赵佩华.校企深层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4(23).

[31]李高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成人教育,2009(9).

[32]张小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开创职业培训新局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33]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

[34]周鸣阳.经济学视野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

[35]池昭梅.坚持双赢原则,加强校企合作[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36]刘复国.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37]易丽.试论我国校企合作的变式——基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的思与行[J].职业技术教育,2010(13).

[38]李丽娅.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39]陈解放.学校在校企合作中要发挥主动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

[40]苟建华.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运行机制建设的探索[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

[42]曾小平.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瓶颈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4).

[43]丁钢.文化吸纳——校企合作的新取向和新抓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0).

[44]雷久相.高职校企合作的创新视角[J].职业教育研究,2007(4).

邢清华(1987-),女,天津人,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米靖(1975-),男,内蒙古固阳人,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体制和机制研究”(GJA080003)。

G712

A

1001-7518(2011)15-0033-05

责任编辑 徐惠军

猜你喜欢

学者职业院校校企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