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技术教育的发展

2011-02-21李艳霞夏建国

职教论坛 2011年28期
关键词:技术型专业学位技能型

□李艳霞 夏建国

论技术教育的发展

□李艳霞 夏建国

随着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技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技术教育的发展轨迹为我国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通过对世界技术教育发展历程和特征的梳理和分析,对于我国技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技术教育的发展。

技术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为适应其应用于生产等领域的需要,20世纪以来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即技术教育在世界各国得到发展和重视。随之我国的技术教育也应运而生,但是我国技术教育的独立性地位以及其向高层次的发展趋向并未得到一致性的认同,在我国技术教育的发展始终处在技能教育和工程教育的夹缝中。本文通过对技术教育溯源的探求以及其发展的历程及其特征的追溯,力求在新的形势下对我国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技术教育的缘起

任何一种教育类型都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目前各界关于科学教育、技能教育以及工程教育的发展已很少有争论。要想理清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其未来的走向,首先必须把最基本的问题搞清楚即技术教育是什么和技术教育是从哪里来的?

(一)技术教育的界定

技术教育最早出现在20世纪前期,由于那时只是作为工程教育的低层次教育所以学术界并没有对其做一个统一的界定。随着技术型人才的社会作用日益突出以及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对技术教育的定义逐渐明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1984年出版的《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术语》(《Terminology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中专门列有“技术教育”的条目,它的解释是:技术教育是“设置在中等教育后期或第三级教育(高中后教育)初期以培养中等水平人员(技术员、中级管理人员等)以及大学水平的,在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技术教育包括普通教育、理论的、科学的和技术学科的学习以及相关的技能训练。技术教育的组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学习类型和教育水平”。[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技术教育的界定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可,此界定不仅明确说明了技术教育是独立于职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而且对技术教育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即技术教育的层次、技术教育的目标、技术教育的内容等。本文对技术教育描述即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技术教育的界定为基础的。

(二)技术教育的由来

技术教育的出现应归结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具体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型人才为了适应科技变化而导致的职位空缺;另一方面是由于科技广泛应用于生产等领域而技能型人才无法适应这种智能化岗位要求而导致的岗位转移。

1980年担任美国俄亥俄州教育厅长的B.R.Shoemaker先生在他的《论技术教育的发展和实施》一文中写的一段话,叙述了技术型人才作为“新水平的职业”以及培养这种人才的技术教育如何产生的原委,他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技术革命的变化带来了工程和其他职业的变化。工程师在理论领域不断深入,迫使他们丢下一些原先要做的工作,于是工程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在商业、工业和农业中,出现了一种新水平的职业去填补由于工程专家升级而造成的真空,而且在教育上出现一个新的水平去培养这种人才。这种新水平的教育成为技术教育。”[2]由此可见,技术型人才刚出现的时候是作为工程师的助手,协助工程师完成某些繁杂的具体工作使得工程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补充日益变化的科技理论知识和研究高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的确技术型人才的工作是脱胎于工程师的岗位职责的,但是不能因此把技术型人才看作是低水平的工程师。

技术教育形成的另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技能型人才某些岗位的智能化,从而需要一种比技能型人才更适合这种高科技的工作岗位的技术型人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从两个方面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自动化生产的发展使科学原理进一步应用到技能型人才的具体工作上(也可称技术领域),完全改变了原来工作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主要是提出了智能化要求;另一方面,生产工件不断向大型化、精密化、结构复杂化等方向发展,要求技能型人才进一步提高技能等级。[3]所以在这种生产条件的要求下必须要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技能等级,但是碍于现实的学制和学时的要求,技能型人才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这种生产的要求特别是一些科学理论知识的要求,因此这种高智能化的工作岗位理应由技能型人才转到技术型人才来承担。由此,为了适应这种大规模的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技术教育也得到快速的发展。

(三)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关系

由于技术型人才是在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后生”的人才类型,人们往往误认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低层次的工程教育和高层次的技能教育来完成。要探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是否要通过独立的技术教育来培养,通常要先明确技术型人才是否是一种独立的人才类型。关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独立性大家都是比较认可的,对其培养需要分别通过区别于科学教育的工程教育和技能教育来培养。技术型人才也是一种独立的人才类型。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是人才分为四种类型即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相对于人才分类的独立性,教育的分类中必然包含了专门针对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技术教育。虽然技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脱胎于工程教育和技能教育的成分,但是却不能把技术教育分裂于二者之内。

与人才分类相对应的是教育的分类,目前大家一致比较认可的是把教育分为学术型教育、工程型教育、技术型教育和技能型教育。虽然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和技能教育的交叉重叠很多,但是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和技能教育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等方面具有本身不可磨灭的核心特征,所以技术教育本身仍是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

二、技术教育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一)世界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

技术教育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技术型人才智能结构的新需求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技术教育是否发展最终的根源诉求在于技术的发展。纵观世界技术教育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初——二战后:科学技术进入生产的势头愈来愈猛,生产现场不仅工艺装备日趋复杂精确,更主要的是工艺过程已开始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了。它不仅是各种装备和仪器的组合,同时又是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光学等多种技术的结合,已不能仅依靠技术工人的技能与经验来解决问题。而且,工程师也不能像原先那样,同时负责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工作了。生产需要专门人员来处理现场的技术问题。于是就出现了技术型人才,相应地也就产生了技术教育。技术型人才最初是由中等技术教育来培养的。最早办成学历教育的是前苏联,1928年把原有中等专业教育办成培养技术员的教育。1946年美国用高中后2年的专科学制培养技术员,很多国家在50年代初举办技术教育。这一时期的技术教育主要在高中阶段实施。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许多承担高等技术教育的院校,如美国的技术学院和社区学院、英国的多科性技术学院、法国的短期技术学院、澳大利亚的综合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以及技术科学大学等。这些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其主要特征,学制大都为2一3年。这一时期技术教育在高等教育层次,首先在经济发达国家,它与世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高等教育类型分化过程几乎同步。此时技术教育的内涵主要为“高等技术教育”,它跨越中等和高等两个教育层次,分别培养技术员和技术师。60年代技术教育的发展主要定位在专科教育层次,而到70年代时技术教育可授予学士和硕士学位,并进一步向高层次延伸。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区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用技术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已经很普遍,但由于举办技术教育的时间不长,在具体培养目标和层次区分上并不统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级技术型人才增长很快。例如美国培养技术师的在校学生数,1997年为14193人,2004年发展到281538人,7年中增长将近20倍。[4]据教育部原中专司司长李蔺田先生在80年代初对117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有以培养技术员类人才为目标的技术教育的国家和地区116个;其中86个国家和地区分为高等和中等两个教育层次培养。[5]

(二)我国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

相比世界技术教育的发展,我国技术教育的发展也是比较早的。在1953年学习前苏联后,我国举办培养技术员的中专教育。中等专业教育是我国最早举办的技术教育,但由于很多人对它的地位作用不了解,几十年来历尽坎坷。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都开始恢复和发展,由于它们都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人员,借鉴国际惯例,合称“职业技术教育”,其本意是“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20世纪80年代初,原国家教委部署三所中等专业学校试办“高等技术专科学校”,标志着我国的技术教育有组织、有步骤地向高等层次延伸。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没有充分论证的情况下,技术教育又从“职业技术教育”中被挤了出去。现在教育部把“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在“技术应用性人才”,实际上是技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反正与回归,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6]

虽然我国的技术教育有所发展,但是与世界技术教育的发展相比,我国的技术教育远远落后于世界技术教育的发展。技术教育的地位在国际上来看无论是在教育界还是社会上已经真正确立,并且与学术型教育的发展层次相平行。

三、我国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我国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教育国家定为高职高专教育,从国家的一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高等技术教育的层次定位最终定格在了专科层次。与国外技术教育相比,我国的技术教育除了层次明显低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缺陷是高等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却没有相应的学位制度体系。未来我国的技术教育的发展应该力求从以下两个方面追赶国际技术教育的发展。

(一)提高我国的技术教育层次是大势所趋

技术教育的发展是受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一系列因素制约的,因此技术教育的发展层次是否高移不是国家政策文件所能左右的了的。目前我国给技术教育的定位就是专科层次,但是实际上我国已有很多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例如一些综合类的大学设置的技术学院以及一些高职高专升格后的本科院校。由于国家把这些院校的管理都归于学术型教育的体系之中,致使实质上我国的技术教育层次在国家宏观层面依然停留在专科教育层次。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产品生产的工艺过程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智能化的高科技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不仅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增长,而且在技术型人才的质量上的要求也更为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我国的高等技术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目前我国的高等技术教育的数量已达到一定的规模。今后,高等技术教育的数量发展趋向饱和后,随之便是高等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了适应一线高层次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高等技术教育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同时,必须随着人才需求层次的高移来提高自身的层次建设。国外的技术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已经授予学士和硕士学位了,以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需求,我国有必要而且有能力进行本科、硕士层次的技术教育。

近几年许多学者不断地呼吁技术教育的层次高移及纳入到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现在学术界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高等技术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专科层次,我国非常有必要发展本科、甚至是研究生层次的技术教育,而且这种层次高移的需求在生产等领域也得到了大力的论证。

(二)高等技术教育向规范的学位制度靠拢也是历史的必然

在政策层面我国的高等技术教育的发展依然定位在专科层次,与欧美等国甚至与我国台湾地区相比,我国高等技术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在了它们的后面。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高等技术教育体系中竟然没有独立的学位制度,这种状况无论是对我国的高等技术教育本身的发展还是对我国劳动力在国际市场的竞争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为了促进高等技术教育自身的发展和增强我国国际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以及最终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新需求,在高等技术教育领域建立完善规范的学位制度已是历史的必然。

作为一种与学术型教育同层次但不同类型的高等技术教育不可能模仿学术型教育的学位制度体系,它应该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学位制度体系。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仿照国际上专业学位制度的开展开始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制度。我国的专业学位制度具有三个层次即学士、硕士和博士。但是目前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的实施中专业硕士占主体,两端层次占了很少一部分。而且,从目前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施分布来看也主要分布在学术型高等院校和社科类学科中,技术型高等院校和理工科学科却很少。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标。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较纯粹的科学理论知识,达到相当的理论深度,主要从事理论和学术研究。[7]从两类不同学位的培养目标来看,专业学位是定向于实践的而学术型学位是定向于理论的,所以从两类学位培养目标的巨大差异性来看,两类人才的培养不可能通过同一种教育类型来培养。1996年7月2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8]从国家政策文件的规定中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与高等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同类但不同层次的,所以专业学位的教育理应纳入到技术教育的体系中。专业学位作为一种独立的学位体系也是分层次的即学士、硕士和博士,我国的高等技术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能仅仅局限于专科层次,而是要逐步向硕士甚至是博士研究生层次延伸。同时,这种学位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2]上海职教论坛秘书处.对职业技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基本认识——上海职教论坛十年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严雪怡.再论人才分类与教育分类[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1).

[4]严雪怡.为什么必须区分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J].机械职业教育,2010(10).

[5]杨金土.振兴技术教育是应对国际竞争的一项紧迫任务[J].职教论坛,2001(3).

[6]杨金土.振兴技术教育要有紧迫感新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0(24).

[7]于东红等.从自我迷失到本性回归——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8]刘国瑜.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体现[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李艳霞(1987-),女,山东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夏建国(1963-),男,上海人,上海电机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本文是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成果,负责人:夏建国,项目编号:10JDGC008;上海电机学院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成果,主持人:夏建国,项目编号:06XKJ05;上海市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成果,主持人:石伟平,项目编号:79003099。

G710

A

1001-7518(2011)28-0057-04

责任编辑 韩云鹏

猜你喜欢

技术型专业学位技能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打造辽西技术型标杆案例 锦州城南新区7.2.4全景声影院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独立学院在城乡规划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分析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