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例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临床及其3D-DSA分析①
2011-02-21孙文明高宝山丛建军李亮
孙文明 高宝山 丛建军 李亮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大连 116000)
74例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临床及其3D-DSA分析①
孙文明 高宝山 丛建军 李亮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大连 116000)
目的 探讨3D-DSA在后循环缺血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后循环缺血患者3D-DSA检测资料。结果 锁骨下动脉异常共3例,2例狭窄度≥50%;椎动脉异常共55例,其中右椎动脉异常24例,左椎动脉异常13例,双侧椎动脉异常18例。椎动脉V1段的狭窄最多见。椎动脉末端闭塞并侧枝循环形成12例,椎枕动脉吻合8例,2例因颈动脉狭窄由双侧椎动脉经后交通动脉参与代偿全脑供血;基底动脉异常共4例,表现管腔粗细不一致,多发斑块及溃疡形成。结论 3D-DSA在后循环缺血诊断、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后循环缺血 3D-DSA脑血管造影
①通讯作者:高宝山。
后循环缺血(PCI)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20%,发生脑梗死的风险也比较高。主要病因是后循环的血管结构改变导致大动脉狭窄和闭塞从而引起低灌注。PCI的早期诊断对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入院的74例PCI患者DSA资料,旨在探讨DSA对PCI可能病因的诊断价值及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经临床表现、查体及TCD或MRA确诊后循环缺血病人74例:均有眩晕,伴或不伴黑矒、恶心、呕吐,运动及感觉障碍等临床症状,其中男28例,女46例,年龄36~79岁,平均(58.1±11.6)岁。合并高血压46例,糖尿病30例,高脂血症28例,心脏病(房颤、瓣膜病等)4例。
1.2 检查方法
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常规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穿刺,置5F鞘,插管行主动脉弓造影后依次做双侧颈总、颈内外动脉和左右侧椎动脉造影。必要时增加多角度斜位造影。1.3 血管异常判定标准
采用北美(NST)测算标准对血管狭窄程度测算,狭窄度=(原管径直径-狭窄处管腔直径)/(原管径直径)×100%,发育不良者(管腔变细一致≤正常侧1/3)。
2 结果
2.1 锁骨下动脉异常
共3例,表现为开口处狭窄,2例狭窄度≥50%。
2.2 椎动脉异常
共55例,110支椎动脉,其中右椎动脉异常24例,左椎动脉异常13例,双侧椎动脉异常18例。椎动脉V1段的狭窄最多见,有56支。椎动脉末端闭塞并侧枝循环形成12例,椎枕动脉吻合8例,2例因颈动脉狭窄由双侧椎动脉经后交通动脉参与代偿全脑供血。
2.3 基底动脉异常
共4例,表现管腔粗细不一致,多发斑块及溃疡形成
2.4 造影未见异常12例
3 讨论
3.1 锁骨下动脉
虽不参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组成,但因锁骨下动脉盗血且脑后循环供应的脑组织对缺血极敏感,2例患者均出现相应椎动脉逆行代偿致椎动脉缺血并由此产生头晕等症状。
3.2 椎基底动脉异常
是最常见后循环缺血的病因,目前考虑异常的主要因素有:(1)椎动脉硬化,管腔狭窄,微小血栓脱落阻塞远端血管;(2)舒缩功能障碍:受机械压迫,引起管腔狭窄,颈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而引起椎动脉痉挛[1~2]。本研究应用DSA检测发现55例椎动脉异常,双侧有区别。椎动脉开口部狭窄率占椎基底动脉狭窄的51%,2003年,史怀璋等[3]对10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SA结果进行分析,显示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发生率(15.9%),仅次于颈内动脉起始部(25.7%)。可见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是PCI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本资料中,2例因颈动脉狭窄由双侧椎动脉经后交通动脉参与代偿全脑供血,说明存在前循环盗血,颈动脉狭窄可能参与眩晕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3.3 临床症状与血管结构异常影响因素
本资料中,检测出后循环血管结构异常占82.4%(61/74),表明血管结构异常确是后循环缺血重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其最重要影响因素,而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又是动脉粥样硬化前五位危险因素,因此,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有助于评估、监测狭窄情况、判定适当和有效地治疗方案。本院74例患者均行3D-DSA检查,经旋转DSA图像采集及重建处理。能够多角度立体、直观显示血管部位、形态、狭窄程度及斑块的位置和大小、溃疡的部位及面积,还能确切反映各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侧枝循环、血流速度及静脉回流情况。能够帮助我们早期预测,以便采取积极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并最终确定病变血管争取下一步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必备条件,其它检查无法与之媲美。
[1]Shi YQ.Practical Neuro logy[M].Shanghai: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04:785~831.
[2]Caplan L.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 ia:then,now,and tomorrow. The Thomas W illis Lecture-2000[J].Stroke,2000,31(8):2011~2023.
[3]史怀璋,李斗,李慎茂,等.经DSA分析10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华人患者的病因特点[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10:437.
R743.3
A
1674-0742(2011)04(c)-0094-01
201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