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误区
2011-02-20侯志中
侯志中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误区
侯志中
当前,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动静结合,变隐为显,缩小时空,使得文、声、情有机融合,互为相济,使语文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产生很好的效果,这是传统语文教学任何媒体都无法做到的。然而,不少语文课堂上的多媒体使用效果却是差强人意。
误区一:将情境的营造变成声画的堆砌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直观性,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不少的课堂,一味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画面生动、声情并茂,将投影画面弄得花里胡哨,导致喧宾夺主,图文脱节,干扰学生视听,分散学生注意力。如教师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迎合学生好新鲜的口味,将插图弄得过分夸张、变形,或者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了图,而插图之后没有解说,纯然为了点缀画面,求得所谓的美化效果。课堂上所选播的音乐不经过严格的挑选,与教学内容并不融洽和谐。这样势必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语文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图片与音乐应严格挑选,要讲究实效。图片选用要注意色彩的合理搭配,图文的有机结合,不仅要能给人以感观上的舒适感,而且要便于以图释文,据文解图。音乐的选用要注意营造和谐的气氛,渲染特定的心境,有助于师生情感的投入,理解的深入。
误区二:将生本的对话变成教师的表演
不少教师在课堂上轻点鼠标,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连珠问之后继之以精彩解说,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将师生的对话、生本的对话变成了师生的问答、师本的对话,将学生学习的精彩变成了教师传授的表演。这种多媒体环境缺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语感能力应有的土壤与养分,学生只能成为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接受知识的容器。
误区三:将业务的钻研变成盲目的抄袭
现在互联网上的课件很多,有些教师对制作课件缺乏必要的认识,不是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选取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资源,进而制作课件、修改课件,而是图简单、图省事,将别人的课件拿来就用。一个成功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误区四: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变成教师拿知识来轰炸
不少语文课堂过分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导致学生消化不良。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过“度”则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若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不加节制地展示各类学习材料,对学生进行眼花缭乱地“狂轰滥炸”,势必造成课文学习材料的堆砌,学生穷于应付,被动接受,根本无暇思维,更谈不上知识内化与能力培养。因此,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要恰当控制教学容量、密度与节奏,要以有助于学生接受与消化为前提。
误区五:将课堂的生成变成固化的程序
在一个多媒体课件中,教师设定了一个固定的程序,体现的是教师上课前已有的教学构思,教师在课堂里做的只是顺着这样的程序去操作、演示、教学。这样的课堂就成了教师诱导学生按教师的“圈套”发展,课堂的生成变成了教师诱导学生“上钩”。一旦学生“不配合”,就只好代替他们回答。这种课件的程式,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何谈提高?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诱导下,学生便很少有兴趣、有时间来关注课文本身,用心体悟文章的语言文字,留在学生知识库存里的只是被教师“咀嚼过了的面包”。对语文教师来说没有比这样的教学更乏味的了,何谈探究式教学呢?什么东西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没有了语文课堂的灵活、机智、生动、活泼,这是有悖于先进的课改理念与课改精神的。
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一种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而这种手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制作课件时,既要进行教学手段性的思考,更要进行教育目标性的思考;同时还要注意多媒体与主媒体的关系:课件是多媒体,课本是主媒体,课件的根据是课文;还要弄清电脑与人脑的关系:人脑为主,电脑为辅,人脑决定电脑,电脑多媒体的使用要掌握得适时、适处、适量、适度,力求科学、合理、生动、有效。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只有合理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10.172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东县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