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2011-02-20邱烈轶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10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人文精神人文

邱烈轶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邱烈轶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基于此,探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加强德育教育、情感教育和美育教育等若干问题,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语文教学;创新精神;人文素养;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责任极其重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加强德育教育、情感教育和美育教育等,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

1.1 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关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教师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以此来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满足培养学生的需要。

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具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素养,应该善于获取新知识,补充新能量,并通过内化,运用到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去;其次要具有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应当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摆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给学生以最大的思维空间,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1]。

1.2 将创新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认真研究有助于创新教育的形式。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教与学,对学习课题做多角度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尽可能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多渠道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激励求异,激发兴趣,引发联想,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越来越多地迸发出来;引导学生自己读书,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把自己的感悟充分表达出来,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

2 人文素养的培养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说:“应该教育学生有崇高的人生价值取向,弘扬崇高的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就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2]。

中学语文教材由一系列文质兼美的文章组成,语文教学要借助文本传递的情感,才能深入语言文字的深层,开发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内心体验,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让学生体会课文中深邃的意境、隽永的意韵,感受作者博大的情怀,这些都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张扬。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贯彻人文精神,必须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教师的人文素养程度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只有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发挥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才能更好把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与要领,言传身教,更好地在教学中贯彻人文精神[3]。

3 德育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在语文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渗透点,找准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切入点,联系学生和生活实际,审情度势,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其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养成。教材中精选的许多篇章堪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范本。如《最后一课》中弘扬的爱国主义情感,就容易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爱国热情,《爱莲说》则激励学生要做一个高尚而纯洁的人。抓住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富含教育意义的国际国内大事,并及时联系学生实际,借这些鲜活的材料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让学生对美好的思想品质有具体可感的真切体验,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认识教材中人物的美德,并能由人推己,由己推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4]。

4 情感教育

教育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育有丰富的情感性。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将会达到显著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潜在力的因素。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施情感教育,首先要重视朗读的作用。满怀情感去读,读出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感素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其次,重视对作品情感的品读挖掘,大胆创新,加深学生对作品主题的提炼和把握,教会学生感受各种美好的道德情感,让丰富的道德情感滋养学生的心灵,进而升华其道德价值取向。如屈原那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感,火热的报国之心,光辉的品格,为理想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精神,给后代中国人树立了很高的道德价值取向,成为后人的道德源泉。同时,重视教师自身情感和学生情感的积极沟通,接纳、理解、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设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到学有所成,学有所乐,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5-6]。

5 美育教育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叶圣陶曾指出,进行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而初中语文课本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让人振奋,“小桥流水”“水村山郭”的纤巧让人沉醉,“金戈铁马”“醉卧沙场”的大气让人激昂,“晓风残月”“寻寻觅觅”的柔情让人断肠[7]。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运用灵活的教学艺术手段把学生领入美的殿堂,采用优美的教学形式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让学生知道《春》是一种自然美,《勇气》是一种人性美,《七根火柴》是一种社会美等。

[1]吴福勤.试说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9):14

[2]赖延明.试论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5):177-178

[3]王建梅.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语文学刊:教学辅导版,2010(5):126-127

[4]孟祥梅,路平.审情度势 润物无声: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6):170-171

[5]王昌国.中学语文教学实施情感教育探析[J].西部教育研究,2010,10(2):43-44

[6]胡雷.浅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J].文学爱好者,2010,2(3):40

[7]王中林.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96-97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akes a significant historical task of cultivating qualified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and aesthetic.Based on this, problems of students’ creative spirit and humanistic quality cultivation, moral education,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during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re discussed. 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Party’s educational policy, boost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and cultivate qualified talent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creative spirit; humanistic quality;teaching quality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10.005

Discussion on Problems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Qiu Lieyi

作者:邱烈轶,本科,信阳市平桥区查山乡中心校教师,中教一级,主要从事初中语文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查山乡中心校)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人文精神人文
人文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