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阅读教学的五个误区
2011-02-20浙江汪国娟
浙江 汪国娟
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提出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可以教得更少,学生可以学得更多。新课程改革更是呼吁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确确实实是深化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的主体参与就是评价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准。反之,一些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本人从事一线语文教学二十几年,进入教学误区的案例收集了不少,今罗列出来,希望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并引发思考,警惕别进入这些误区——
1.“易如反掌”的应答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来确定,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提出“上限”和“下限”目标,使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果子”。但有的教师提问过于简单,“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懂不懂”常挂在嘴边,学生本来已经理解掌握了的,自己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仍作不必要的分析。
例如:教《猫》一课,有位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这一句,提了6个问题:①这句话写什么?②猫是怎么叫唤的?③哪些词语概括了猫叫的特点?④“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是什么意思?⑤什么叫“长短不同”、“粗细各异”?⑥下文作者是怎么具体写猫叫的?学生读读词语手册,四个词语的意思都回答出来了;读读这个句子,前3个问题也不假思索地应答了,真是易如反掌。课堂气氛是热热闹闹,学生手举得高高的,但缺少了难度就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耗时颇多,收效甚微。导读不能搞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教师应学会理性地主导课堂,变“教”师为“导”师,变“教”学为“导”学,不仅让学生欣赏文本,更要引导学生探索思辨。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索,品悟中尝到“跳起来摘到果子”的喜悦,正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望尘莫及”的提问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考虑学生实际水平,超出课标要求,拔得过高,导致“曲高和寡”的现象,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即。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许多语言现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通过朗读感悟,就是最好的办法,大可不必“打破沙锅问到底”,使语言训练钻入“牛角尖”,走进“死胡同”。
某位老师执教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学生大致把这首词的意思说出来了,这时,教师问:“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忽然呈现在词人面前的到底是“溪桥”还是“茅店”?这是不是倒装句?学生猜谜似的,一方说忽然呈现在辛弃疾面前的是“茅店”,另一方坚持说“忽见”的是“溪桥”,各持己见,但谁也说不出缘由。
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确实有难度,学生是望尘莫及了,不妨让教师告诉学生:上阕中词人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下阕词人夜行的乐趣在哪儿呢?“两三点雨山前”,要下雨了,旧时社林边的茅店在哪儿呀?那儿可以躲雨呀,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眼前,这时的快乐堪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理解了词的意思,学生才会明白这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了。
又如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中有一首艾青的诗《太阳的话》,这里的“太阳”象征什么?教师要的答案是:“太阳”象征光明,象征进步的民主思想。学生不查资料,对诗人艾青当时创作的时代背景又不了解,怎么能答上来呢?
教学中不要要求过高,学生只要能熟读,读出节奏和韵味,知道作者借太阳,象征光明、进步即可。望尘莫及的提问,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打击了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语文课堂提问充满了畏惧感。
3.“无的放矢”的训练
如果把训练比作“放矢”,那么教学目标就是“的”,但有些教师设计导练,不顾及教学目标,造成了“无的放矢”的现象。
《麻雀》一课中有这样一个重点句:“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有位教师是这样展开教学的:先问学生这是个什么句子,接着让学生填空,这句话把()比作(),本体是( ),喻体是( ),然后让学生练习造比喻句。学生很快就答上来了,训练也到此“胜利”结束。
如此训练,学生对理解比喻句的结构自然更加巩固,但脱离了对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内涵的理解,那么这个训练是空洞的。老麻雀飞下来时的样子为什么比作石头落地?如果让学生尝试争议这个问题,训练就落到了实处。原因是崇高无私的母爱使老麻雀在猎狗面前表现得异常英勇,斩钉截铁,毫无畏惧,像一块石头似的落下来,一个“落”字,形象地表现了老麻雀护小麻雀的坚定勇猛。但上面这位教师却是“无的放矢”,训练之“矢”是射出去了,但不知“的”在何方,这怎能使教学到位?
4.“喧宾夺主”的发散
在教学《白杨》一文时,一位教师作了课外延伸。“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教师问:“这里的‘哪儿’指的是哪些地方?请你把它代进去说完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边疆需要它,它就在边疆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沙漠需要它,它就在沙漠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如果训练到此为止,尚不失为有一定价值。但教师的意图还想让学生发散下去,继续追问:“这里的‘哪儿’还可以指哪些地方?”于是出现了下列说法:“小河需要它,它就在小河边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城市需要它,它就在城市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教师一一表扬了这些学生。
仔细想一想,《白杨》一文是借物喻人,重在赞颂边疆建设者,学生回答的后几句,竟从“扎根边疆”游离到了“扎根城市”,这岂不有违课文中心吗?此项训练,虽加强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但同时对理解课文主题产生了认知模糊,顾此失彼,实在是得不偿失。可见,为追求形式,作作秀,很容易使教学误入歧途。
5.“忽视过程”的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感悟”是指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意蕴的分析和品读,有所感触而领悟。我们要把分析和品读的过程展现出来。
《穷人》中有一段话:“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别等他们醒来。”怎么理解“熬”?这句话说明渔夫是个怎样的人?有些教师让学生查字典,查到“熬”的意思是忍受,耐苦支撑。接着告诉学生:这句话说明了渔夫一家生活很艰难,但他们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把答案强塞给学生,学生记下答案,便完事了。
这样的课堂教学缺少灵动,缺少让学生感悟的过程,这虽省时但低效。充满智慧的教师则会抓住“熬”字展开教学:
①句中的“熬”字可用哪个字代替,代进去,朗读,比较。
我们总能挨过去的!
我们总能挺过去的!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学生反复朗读,比较,悟出“熬”字更能反映渔夫一家生活的艰难,艰难程度更深,都快撑不下去了。
②联系上下文,再读读渔夫一家艰难的句子。
学生找到了:
……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总算活着回来啦。
③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想象渔夫一家将怎样“熬”?
④渔夫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说明渔夫是怎样的人?
为理解此句,教师预设了这四个环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与锻炼,对渔夫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真正有所感悟,这才是语言的落实,情感的熏陶。
有效的阅读教学呼唤扎实、朴实,为防进入阅读教学的误区,求实、务实应是我们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