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创设,方法指导,成果展示,让学生想写会写乐写
2011-02-20福建郑雪珠
福建 郑雪珠
喜爱一样东西,是因为它能给你带来快乐。要使学生喜欢写作,也必须使他们感受到写作能给他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唯如此,方能使他们真正专注地投入到写作中去。那么作为教师,又该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呢?——我对此进行了一番反思。
一、创设习作情景 让学生想写
不论作文或阅读,要注重创设一个富于激发儿童情绪、情感和思想的情镜,将儿童引到情境之中。当儿童的情思被激发起来,使之产生愿意读书、急于表达的愿望时,他们也就体会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就非常重视上课开始带有情感的导语激发,她或以富于形象、生动、优美的激情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以具体形象的画面、实物、电脑图像等教学媒体,将学生引入到所要学习的情境之中,以激起学生的情思。就是在全过程中,也很善于引导、激发儿童的想象、思维和情感。这样,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儿童的思维活跃、充满快乐。
了解了情境的重要性之后,我平时就很注重情境教学。例如:在教学作文《我最喜欢的一张图片》时,我先拿出自己喜欢的图片,并声情并茂地介绍自己为什么喜欢他之后,我看见学生也迫不及待地从抽屉里掏出自己带来的最喜欢的图片。我顺手推舟,让他们展示给同学们欣赏,并互相讲一讲自己为何喜欢它。同学们激情洋溢,滔滔不绝,达到了非常热烈的学习境界!这就为从说到写奠定了基础。
二、指导习作方法 让学生会写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指导课,教师须讲究“导”的方法与形式,注重解决三个问题,即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写作不仅是拿起笔来写在纸上那一段时间内的事情,意思的发生,需要的提出,都在动笔之前。认定中心,审查材料,也在动笔之前。提起笔来写在纸上,不过是完成这工作的一段步骤罢了。有些人认为写作的工作在提笔的时候才开始,这显然是错误的。如果如此,写作就成为一种无需要,无目的,可做可不做的事了。”
1.为什么写?检验小学生作文的标准是:是否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文字通顺地记叙了事物。因此,作文指导课,教师必须设法引导学生从心灵体验出发,真实地再显生活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教师的指导,不能只把思路局限于大场面、大事件上,应该让学生跳出课堂小圈,放大生活外延,跳出教材小书,放大阅读范围,不但面对生活琐屑的表现,而且也透视期间深蕴的生活真谛和本质。换句话说,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指导就是为了使学生确立真实和真诚的情感态度,在明明白白地弄懂“为什么写”这个问题的前提之下进行习作。学生作文应该是从一己心灵体验出发,逐步地达到不自觉地“泻泄”和“倾吐”的境界。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欲望便逐渐萌动和强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时刻,受到教师的恰当点拨和某种灵感的诱发,就不可抑制地发生了通过文字倾泻心绪的写作冲动。
2.写什么?教师的作文指导过程,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我们所一直强调的“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处处有生活”,就是为了让学生能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劳动等方面逐步积累经验,体验感情,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之后能充分地运用习作素材。
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大力提倡“读写结合”。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从丰富的语文教材中挖掘读写训练的结合点,把作文片段训练经常地、持久地融入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教会学生能运用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来进行习作训练。这样做,既巩固了阅读教学效果,又促进了学生读写水平的提高。
3.怎么写?“课标”中关于作文教学的要求有所降低,强调了“习作”和“练笔”的性质。“习作”,在写作内容要求上更贴近学生实际,强调“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练笔”,是在淡化文体意识上做文章,在“篇”的写作上适度降低要求,力图减轻学生写作压力。
“怎么写”就是如何表达,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语言描述见闻、感受,追求平白质朴,追求真实,反对虚假。即使学生的观点有些偏颇,也不要大惊小怪,认真加以引导,正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一个职责。让孩子放开胆子习作,是消除害怕作文情绪的关键,也是学好作文的良好开端。
“怎么写”这个指导环节,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对学生作文的基本语言要求,诸如贯穿语脉句序的通顺,吻合语境要求的得体,状物写形的准确,用词组句的简洁,整体风貌的朴素等,但是我们还应该提倡个性化行文。
“怎么写”涉及写作方法的指导问题,教师在学生写作训练的内容、形式、方法上应该狠下一番功夫,努力激活学生写作兴趣,促使学生“爱写”。“课标”中把中年级习作的重点放在“自由表达”上,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体现了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有利于中年级学生打消顾虑,放开手脚,放胆习作,做到“敢写”。高年级,则加以收束,要求学生能全面地达到习作要求,实现“会写”。
学生要真正具备写作的硬功夫,关键还在于通过练笔和练口来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如果能坚持以写日记、随笔和口头作文等形式来做写作训练,并循序渐进,科学引导,辅之以艺术化的精神激励,不失为实用价值颇高而又不使学生负荷过重、束缚过多的有效方法。
三、鼓励习作成果 让学生乐写
人从事一项活动,体会成功的机会越多,其兴趣就会越浓。成功是一种辛苦付出后的收获,收获总是令人快乐,令人深感幸福和满足的!因此,在习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
在课堂上用各种不同的语气表扬学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精神指导下,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驱动下,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正在不断向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发展。而其中一些鼓励性的、赞赏性的课堂用语传致学生的脑海中,学生的情绪则会自然高昂。因为他们是天真烂漫的一群,同时与成人相比在知识和智能上也是相对弱势的一群,他们需要鼓励和认可。比如:你写得非常精彩,比老师写得更好,这远比简简单单的一句“写得不错”要更为令学生振奋。所以,对待学生准确的表达、生动的描写,教师应该给予出自内心的赞赏。这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他们会在鼓励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甚至从此能走出一种受压已久的阴影,真正快乐地写作。
另外,在批改习作中不放过标出每一个好词佳句,及时给予表扬。或在批改后把优秀的作文张贴出来,朗读学生佳作,推荐学生习作发表等都能给学生以不同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