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 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2011-02-20刘玉梅
刘玉梅
运用多媒体 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刘玉梅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通过直观形象的界面,鲜明动听的声音,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由静态变成了动态、从抽象变成了具体,使思想品德课堂变得既生动又直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获取知识,有效地提高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果。
一、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思维的开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果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借助它的优势,创建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的情景和意境,引发学生好奇心,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就能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改革开放》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等内容的录像,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的热情。
二、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CAI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将需要在黑板上展示的教学内容,事先做在课件中。从而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缩短了认知过程,增强了教学吸引力。它不仅可以再现过去的真实场景,缩短时空距离,而且使学生的信息容量加大,扩大了知识面。例如:在讲《加入世贸》这一问题时,通过多媒体,补充教材中没有的一些知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WTO与中国”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中国入世的利弊问题。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三、多媒体的运用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社会热点问题
近年来的高考题目大部分是从时政入手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原来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来收集时政资料,既难全面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以致出现平时讲课本、考时背时政的现象,学生没有养成运用所学知识思考现实生活现象的习惯,自然难以培养出正确认识社会人生的能力,以致对从时政入手考查知识点理解和运用的题目发憷。而利用网络收集时政资料,则便捷、全面、丰富得多。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适当的社会热点问题、国内外重大事件、史实融入到教学中,既反映了时代脉搏,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如教学《财政的巨大作用》时,选放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的施工画面,以及国家发行国债支援西部大开发的一些资料,学生通过对这些资料、图像的分析、理解,更好的体会了财政的巨大作用,以及充分发挥财政的巨大作用,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的理解,把课本知识与当前实际联系起来。)
四、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在新技术的处理下,使枯燥乏味的语言变得生动有趣,许多抽象难懂的理论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它把知识变得直接和容易接受,把转瞬即逝图像变为分析自如,学生可以结合相关知识当堂解答课后练习,当堂巩固,达到易学易懂的效果。向课堂要效率想法终于变为现实。如:期中期末复习课,讲练结合,及时评价,反馈及时。
五、多媒体的交互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方便地将现实生活中典型案例引进课堂,并通过精心设计,给学生参与教学交互活动。利用网络辅以开放式教学,如关于“法”轮功邪教、“9·11”事件、加入世贸、西部开发等,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专题,提前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网络方便地获取不同观点的材料,然后进行讨论辩论,归纳整理,分析思考;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达成共识,直至完成课题报告。这样真正实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培养目标。
六、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提高探究能力
多媒体教学可以一改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抽象、枯燥的教学弊端,使教学过程变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趣活动,学生就会从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激发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素质教育。
七、结束语
总之,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创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大幅度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益。
刘玉梅,大专,中教二级。
河北省沧县杜生镇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