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语文教学的有效课堂
2011-02-20江月富
江月富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打造语文教学的有效课堂?下面我主要结合我校的实际,谈谈我们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首先,我想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学情。
1.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广大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我们的广大同学却从考试的功利性出发,普遍认为学习文本没有用,因为高考不考。因而,他们认为文本可学可不学,学和不学一个样。文科学生对十部名著的阅读更是不感兴趣。
2.绝大多数学生基础差,能力低,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
现在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少数学生甚至还不具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自然兴趣不浓,甚至影响周围的同学。
3.绝大多数学生不讲究学习方法,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同学课前不预习,课堂中不能随时动口、动手、动脑,不知道记课堂笔记,部分同学不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课后不知道温习已学过的内容。很少有同学制定一天、一周、一个月的学习计划。平时学习语文没有明确的任务目标,随意性很大。
4.绝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量太少,写作水平低。
现在不少学生不会写一篇基本的记叙文,作文内容干瘪、枯燥、乏味,没有鲜活的素材。凸显他们的阅读量太少,积累的素材太少。
要想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打造语文教学的有效课堂,我们必须正视现实,也必须重视现实,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那么,到底怎么做呢?
1.根据学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语文备课组一定要根据我们的学情制定一套确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严格按照这一计划实施教学。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础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预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的高低,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前预习必须到位。为此,教师要做到两点:(1)精编预习导学案。预习导学案要集中体现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另外,还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教材。比如,我们在教授文言文《信陵君窃符救赵》时,除了侧重抓文言文实词和虚词,以及重点句子的翻译。我们还让学生思考:信陵君的事迹非常多,司马迁为什么只选取窃符救赵这一事件呢?这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问题一抛出,学生都能主动去思考,小组还进行了讨论、交流,发言时大家都能积极踊跃,这样的课堂效率怎能不高。(2)精编预习练习。编制预习练习时,既重视基础知识,也要重视课文重点难点,学生在完成预习练习时,也就基本上把握了学习课文的要领。
3.明确教学目标。我们规定,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的确定要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而定,要适中,每节课一般为1—2个,最多为3个目标。学生在懂得了学什么,怎样学之后,课堂效率的提高也就有了保证。
4.教师要加强备课,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教师要精心备课,深挖教材,驾驭教材要做到得心应手,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只有课前准备充分,上课时才能沉着应对学生提出的一切问题。学生才能产生学好语文的积极的心态,课堂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5.搞好教研活动,强化集体备课。每次教研活动必须要深入研究文本。一人主备,组内讨论、集体修改,完善定稿。除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教法,备练习。
6.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课堂的导语。精彩的导语是学生快速回归课堂的催化剂,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充满疑问和期待,让学生以积极的心理状态快乐地投入课堂。导语设计要简短而精彩,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要紧扣课题。
(2)上课切忌平铺直叙,缺乏生气、活力。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充满激情,语言简洁、生动、幽默、抑扬顿挫。这样,课堂的气氛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3)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要放下架子,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4)要建立课堂激励机制。老师在课堂提出问题时,总希望学生积极主动地站起来回答问题,可有时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愿站起来回答问题,怎么办?这时,老师就要鼓励学生站起来,要想方设法地把学生学习的情绪调动起来,如有学生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老师就要及时给予表扬,保护好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
(5)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课堂上老师要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动口”就是要多读、多背,课堂上能掌握的内容,要动口读读、背背,当堂掌握。“动手”就是要随时用笔将老师讲解的重要内容记下来。“动脑”就是上课要积极参与课堂,积极动脑筋思考,以便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