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语文教法的优劣分析
2011-02-20韩玮
韩 玮
今天,语文教学的改革步伐正在加快,无论深度还是广度,比过去都有较大的突破。但许多人只热衷于盲目求新,今天一个新名词,明天一个新理念,对传统则避之犹恐不及,“传统”两字似乎成了保守、落后的代名词,甚至被一些人视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阻碍,非将其批倒、批臭不可。一些老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因被视为“传统教法”而备受冷落;一些青年教师一味求新,导致基础不牢,使语文教学成了看似热闹,实则缺少实质内容的“花架子”。因此,在大谈创新的今天,研究传统语文教法,绝不是不合时宜的事,而是很有必要的。
任何一种创新都不是凭空进行的,创新总是不能离开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所以,进一步加强对传统语文教法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化语文教学的改革,无疑是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的。
所谓传统语文教法,就是指我国世代相传的,具有我国社会特点的语文教学方法以及那些有代表性的有关教学方法的主张。下面就对传统语文教法的几个主要特点作些分析,并就其优缺点,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文道统一
传统语文教法非常重视“文道统一”的原则。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朱熹则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
这种“文以载道”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我们今天也应该继承并发扬这一教法。语文固然是一门工具学科,但语言文字都是为表意服务的,这就离不开具体的思想内容。语文教学绝不是简单的识字,它还包括对语言艺术的研究,特别是对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研究,这也就免不了对其思想内容的研究。因此,注重 “文道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文以载道”所载的应当是怎样的“道”?如何正确处理好“文”与“道”的关系?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封建科举考试把八股文作成代圣人立言的文字,学生只能在四书五经中寻章摘句,而不能有自己独立的创见,严重的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而文革时期更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严重的忽视了语文知识的教育。
二、循序渐进
传统语文教学很重视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规定了识字、对句、作文等一系列的教学内容。例如明清的八股文教学,便把文章分解为 “破题”、“承题”、“起讲”、“大结”四大段,每段文字又分为两股,学生则先练习联句成股,再联股成段,联段成篇。
这种循序渐进的原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分段教学中,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强制性的训练。鲁迅先生在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便对此作了精彩的描绘:一群天真的孩子乱糟糟的读着深奥枯燥的经书,并且读得错漏百出,而在先生不注意时,便悄悄的玩闹起来。可见其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
三、读写结合
传统语文教学对语文课本中的精读文章,往往要求熟读成诵。所谓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代白居易读书“口舌生疮”,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传统语文教学对读写结合的重视。只有“劳于读书”,才能“逸于作文”。重视读写结合自然是正确的。但传统语文教学过分的强调熟读古人的文字,讲究 “无一笔无来历”,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得许多人皓首穷经,虚度了大好青春。同时,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脱节,也使学生变得迂腐可笑。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口“之乎者也”,以懂得“回”字四种写法为荣的孔乙己正是这样一个迂腐可笑的典型。
四、严格施教
《三字经》说:“教不严,师之惰。 ”在封建时代,“严师”是对老师的美称。对学生当然要从严要求,但传统语文教学中那种严厉呵斥和体罚的弊病则是不可取的。紧张的师生关系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厌恶。
五、讲授为主
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教”字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前人教语文,不论私塾还是学堂,总是先生讲,学生听。老师力求讲深讲透,让学生听懂记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但过份的强调教师的讲授,而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缺点。那种“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正是这一弊病的表现。
以上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教法做了几点简单的分析。我认为,要深化语文教学的改革,就要深入研究传统的语文教法。对传统的语文教法,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生硬照搬,而要系统的进行研究,去除其陈腐的部分,继承其积极的因素,并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