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遍地开花”
2011-02-20
一卡通“遍地开花”
2009年
一卡通
有65%以上的学校建设了校园卡,并逐渐丰富了校园卡的功能。目前,很多高校都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推出了“移动信息平台”、“校内电子支付平台”等新型信息化应用,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2011年的新学年踏着秋天的脚步来临了,很多高校的新生在入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可以拿到一张校园“身份证”——校园一卡通。在校期间,无论购物,洗浴,还是上课、去图书馆,只要一张卡片,就可以轻松玩转校园。毋庸置疑,一卡通俨然成为数字校园大家庭的“代言人”。
随着高校办学水平、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飞速发展,师生们同样期待学校管理水平与之同步,这激发了学校管理部门对一卡通建设的迫切需求。有专家表示,一卡通的建设,不仅仅是管理手段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提升管理模式。
我国高校的一卡通最初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卡片仅仅是用来进行消费或者管理,随后多种应用开始融入到一张卡内。
2003 年,校园卡开始定位在身份认证功能,成为高校信息化应用与整合程度的窗口。
2005年左右,校园卡迎来了一个应用高峰期,许多学校开始建设其校园卡,卡片真正体现了“一卡通”的内涵,整合了消费、管理、认证等多重功能的卡片的背后映射出这一时期高校校园信息化的巨大发展。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一卡通的一些问题浮出水面。很多学校放权给“财大气粗”的银行,造成学校的主动权削弱,系统集成商则一味迎合银行的需求。同时,与一卡通相关的产品并不成熟,未经应用论证便仓促上马,频频出现问题,而学校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后期维护。另外,一卡通由于涉及数据、财务结算等,因此对于运行网络的可靠性、稳定性与安全性要求比较高。一些高校的公共网络布局不合理,其实际运行状态无法满足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教育网络》杂志从2005年开始就在高校进行采访,发现很多学校改变了思路:由学校为主导来开展工作,选择技术实力强、运行维护及时到位的集成商,在规划初期就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通盘考虑,建立一卡通专用网或者在校园网中以VLAN虚拟划出专用网,并设置网关、防火墙来隔离,同时,学校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培训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网络管理员队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一卡通建设的阵营中,不断摸索建设模式,有的学校还没开始进行数字校园建设,就先从校园一卡通项目入手,逐步扩展其应用与功能。有的学校从数字校园建设入手,比如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建完支撑系统后,才开始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这样的好处是有效促进全校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共享,使管理更加规范。
2008年,全球广泛应用的Mifare经典芯片的算法在德国的一个实验室里被破译,蝴蝶效应迅速传到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应对部分IC卡出现严重安全漏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机关和部门开展对IC卡使用情况的调查及应对工作。很多高校也纷纷展开预防工作,有的以更为智能的CPU卡取而代之,有的从系统上严密考虑一卡通的安全性,加强一卡通的系统建设。相关人士表示,只要从系统层面考虑周密,同时注重系统的安全建设,建设时留有足够的可升级可拓展空间,那么卡片算法破解后出现的一系列安全隐患都将得到有效遏制。
随着2008年的M1卡破解事件和2009年的3G校园业务如火如荼的展开,手机一卡通作为一种可替代的新概念产品进入人们视野。中央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部主任肖波认为,“手机一卡通”实际上是手机支付。手机支付的系统同时支持手机SIM卡和普通IC卡,用户既可以使用手机刷卡也可以使用普通IC卡刷卡,这便于原有系统的升级和平稳移植,同时也是应用过程的需要。由于手机支付存在升级换代成本较高、使用环境受限、重复身份认证、安全性等问题,不能真正做到“一卡通”,虽然国内已有个别高校与运营商合作,但更多的学校还处在论证及观望阶段。肖波认为手机支付技术将在未来高校的一卡通应用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随着移动技术在校园的渗透,采用手机支付的一卡通将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09年的关于数字校园应用的调查显示,有65%以上的学校建设了校园卡,并逐渐丰富了校园卡的功能,而且这个数字仍在上升。
如今,一卡通系统建设日趋成熟,而系统本身积累了丰富而庞大的数据信息,如果能对其进行、分析、挖掘,将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用价值,对所有一卡通用户的生活工作状况、规律等有一个量化的概念,更对学校决策者们的规划产生深远影响。高校已经注意到这个“宝藏”,正在积极地利用数据采集、挖掘等技术进行开采。
一卡通系统是比较复杂、庞大的系统,因此要结合学校未来发展规划,依据用户的需求,适当引入支持IPv6的校园卡终端设备,逐步扩展新应用,建设一个体现先进管理手段和服务质量的、具有高应用水平的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