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调自主 创设有效学生活动

2011-02-19杨云飞浙江省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评价活动

■杨云飞(浙江省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

一、有效学生活动的理论基础

1.哲学理论

20世纪 50年代及 60年代初期,存在主义思潮广泛流行。代表哲学家萨特说:“人除了他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意思是人的任何存在状态都是人的自主选择,存在的过程就是自主选择的过程。存在主义思潮不但是一种哲学,而且几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被称为“时代的象征”。鉴于这个理论,我们语文教学的系统应当是开放的,应当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选择学习过程。

2.教育心理学理论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可以提供有效应用于教学情景的研究结论。先驱之一约翰◦杜威提出了应当把学生视做积极学习者的观点,他相信学生应当通过“活动”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就是杜威的教育哲学核心——建构主义原则。当今的建构主义理论还包含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性需要互相帮助、共同努力的学生活动。建构主义原则给有效教学提供了应用于学习过程的研究结论:有效的学生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学习成效。

3.新课程理论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理念,认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开放学习空间,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可见,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主动参与、选择学习活动,在有效的学生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二、有效学生活动的界定

这里所说的“活动”,不是狭义的“学习活动”,即教师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在教学中开展的诸如“学习交流”“合作探究”“总结反思”等活动。本文所指的“学生活动”,外延很广,涉及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环节:包括建设以班级为单位的开放的语文课程,确定符合个体学习和发展的学习目标,优化学生参与的课堂学习活动,自主选择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作业,提倡促进学生完善学习行为的多元评价。

三、创设有效学生活动的策略

1.共建语文课程。新《课程标准》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一句表明:语文学习绝不能只局限于九年义务教育所提供的教材。语文课程需要师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充实。

(1)整合课堂教学资源。每册课本,推荐并精讲一半课文;学生民主商议,遴选 4-6篇选学课文;每月一篇体现最新鲜气息的时文,一次阅览室自主阅读,一趟关注最新社会动态的网上冲浪。这组成了一个学期的课堂阅读课程。

(2)拓展课外阅读内容。有人说:“人生的起点不是诞生,而是与好书结缘的那一刻。”因此,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绿色氧吧。我的办法是:①在教读经典文本时趁热打铁,提供不同文化气息的作品,让学生课余滋养性情。如教完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我给学生提供了老舍的《我的母亲》,毕淑敏的《孝心物价》,陈果的《拐弯处的回头》,拓展学生的阅读面。②配合课本中的名著导读,和学生一起制订每学年的阅读计划,如七年级的阅读书单是:《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以上为必读);《小王子》《撒哈拉的故事》《瓦尔登湖》《窗边的小豆豆》《居里夫人》(以上为选读)。

(3)开放语文学习空间。结合综合性学习,把语文教学空间拓宽到校园、家庭和社区。让学生在广泛、多样、实在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领悟语言博大精深的内涵,练就运用语言的多种技巧和习惯,使一切有语言交际的场合都成为学习语文的课堂。比如安排七年级学生参加野炊活动,活动的亮点是要求每个小组都有策划报告,围绕组织性、合作性、操作性、知识性等原则设计整个活动流程。在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中,学生体验了户外活动的乐趣,开阔了视野,培养了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2.商订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符合学情,是最大限度凸显学习成效的前提。每学期的第一周,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阶段目标。在课程目标引领下,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与学生商订教学目标。

3.优化课堂活动。开放课堂,为学生创设具体而有效的活动,让他们通过阅读、探究、交流、合作、表演、反思等活动,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下面结合教例作具体说明。

(1)诵读活动。中华古诗文经典,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华丽,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教授《论语十则》等经典著作,一定要安排诵读。通过诵读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发展语感,还可以感受前贤的智慧和情怀,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找到自己精神家园,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

(2)交流活动。交流阅读体念与领悟,分享收获,是我每教一篇课文的必备环节。如学生初读《社戏》,从触发联想、感恩母爱、人物形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展开交流。学生甲说:“我读到‘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这句,想起了去年在乡下姑姑家跟玩伴们光着脚丫,穿着湿漉漉的裤衩在池塘里摸螺丝的情形。”学生乙说:“我读了‘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母亲’,觉得这句话很朴实,但是很令人感动。”学生丙说:“我最喜欢双喜,因为他通情达理,机智灵活,人缘好,能力强。”交流活动让学生产生共鸣,懂得感动,学会幽默,收获赏识。

(3)辩论活动。阅读很多课文,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要说,我总会顺其自然,让学生发表见解,在观点碰撞中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风筝》一课,师生拟出了“你的父母亲不准你玩游戏,你会怎么办”这个论题。在辩论中,学生不仅受到了语言表达的训练,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和父母亲的“代沟”问题。教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时,师生用相声的形式演绎了其中的情节,在领略两人性格、气质的同时,还为庄子战胜惠子找到了依据。

(4)反思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发表《学习:内在的财富》一文,提出了 21世纪教育的战略性思想和行动的建议,指出“教育的使命,在于使每一个人无一例外的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可见,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所以,我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反思自己的语文学习行为。如:我能否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动笔不看书的习惯我养成了吗?和学习伙伴合作、交流时,我主动、快乐吗?阅读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困惑并质疑问难吗?

4.自选素养作业。适量、典型、有层次的作业,能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达到轻负高效的目的。我的学生每周自主选择完成如下素养作业:(1)独立阅读自己喜欢的三篇千字文,工整书写,积累 30个常用词语;(2)诵读积累 3首绝句或律句;(3)观察速写,对学校生活,对家庭生活,对社会时事积极地自由记载,每天 100字左右。以上素养作业都没有上限,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

5.提倡多元评价。评价,是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积极性的助推器。我一直深信并践行“正确的学习行为比试卷上的分数更有价值”这个观点。因此,我在实施评价时采用多元评价,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与学生家长的评价,提倡用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来评价,如:预习中发现了多少问题,合作学习时的表现,自主反思后完善学习行为的意识,素质作业的完成质量。通过多元、积极的评价,促进学生活动更有效地开展。

总之,强调自主,在语文教学系统中精心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是我的教学理想在教学实践中的浅陋处理。希望学生能收获学习语文的乐趣,也希望引发同行的思考与改进。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评价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