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呼唤人文教育的回归

2011-02-19包广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槐泗学校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人文德育

■包广琴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槐泗学校)

一、可怕的人文教育缺失现象

刚接手七年级班主任工作,经常有学生反映丢失东西,起初是小的学习用品,后来大到钱物、学习机等。实在令人虑忧。

公交车上,一位中学生嘴里嚼着口香糖,脚高高地跷在前面椅背上,看见一位老大爷上车,熟视无睹,在旁人的指责声中不情愿地站起来,还嘟囔着:“我又没有听见要让座的广播,况且我还是小孩。”实在令人汗颜。

20世纪 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告诫人们:迈向 21世纪,请带好两本护照,一本是知识护照,一本是道德护照。我们的道德护照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我们这个德育在教育中始终占重要地位的国度,却出现人文教育缺失的现象?

二、人文教育没落的原因探索

中国的学校教育从来就不缺少德育,并且比任何一个国家都重视德育。思想品德课程从小学一直开到大学,并在考试中占主科地位,可是多年的德育在一些青年身上并不起作用,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教育工作者们真该反思一下我们的道德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1.养成教育的忽视是根本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多注重以说教或抓典型、树模范、大张旗鼓搞宣传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却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培养。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也就是“习惯成自然”。学校的德育脱离了生活实际,把诸如爱国、爱人民等口号似的道德教育作为重点,只要学生能背诵这些口号,考试时不错就算进行了道德教育。其他行为习惯虽然也抓,但是没有一个行之有效方法,德育一直飘荡在教育的空中。学生学会了阳奉阴违、口是心非,渐渐养成了言行不一的习惯,却失去了精神家园。

2.教育的功利化使课堂漠视情商因素。如今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依然操纵着我们的课堂。课堂把精神关在了门外,把功利放在最重要、最显赫的位置。在高考制度的调控下,在教材的帮助下,在长久以来的评课标准引导下,课堂成了标准零件的加工车间,教师则是熟练工人,所有的目标全指向代表功利的分数、指向高考。教师和学生皆成惰性状态:教师讲解依赖课本、教参,紧扣高考这一中心,没有也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依赖教师,做一架“接受知识的机器”。无个性,无独立思考,为了高考,大家统一答案,统一思想,连说出来的话也统一了。从中,我们看不到鲜活的生命,个人的体验就更不用提了。学生成为一种容器,一种待加工产品。他们找不到学习的乐趣,被高考折磨着,受教育者丧失了自主意识,沦为考试的奴隶,教育的人文意义也丧失殆尽了。

3.快餐文化、应试阅读排挤了经典名著的阅读与思考。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无暇顾及繁重冗长的文字,偏爱选择简洁直观的图画。加上电视、电脑步入生活,图像赋予的视觉冲击力越来越大。人们也逐渐习惯从动态的电视画面中得到视觉享受,并倾向于通过网络快速搜索信息。特别是一些青少年,他们尚处于追求新奇、刺激的年龄阶段,喜欢读图是必然的结果。走进书店和图书馆,发现看书的孩子大多对绘图本感兴趣。许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小孩不喜欢看纯文字的书籍,而偏爱《圣斗士》《蜡笔小新》之类的漫画书籍。同样,在历史电视剧和历史著作之间,一些孩子的选择是电视剧。一些孩子很干脆地说:“纯文字的书太枯燥了,我看不下去,边看还要边思考,累!”确实,人们在读图和读书时,大脑的信息加工过程不同。文字高度凝练,处理起来比较复杂,需要调动更多的大脑潜能,而图片处理只是简单的信息加工过程。“快餐文化”能满足人们的短暂需求,吃过就忘,想起后又有些印象,但不会在思想深处留下深刻的痕迹,更谈不上人文的熏陶了。

“我们的学生大多不要读书”,一线的教师们大多有这样的感慨,有老师曾把学生做了一次归纳,发现两种“不读书”的学生。第一种是常见的:自入学以来,接受十二年的系统语文学习,但高中毕业了,却仍然没有学会读书——既没有自学的兴趣,也没有读书的方向,更没有读书的方法与审美意识。一个连书都不会读的中学生,接受的语文教育是否合格呢?第二种是功课优秀,考试分数高,能够顺利考上大学——目前来看,绝大部分是进修文科之外的专业,他们一生的人文读本,有可能就是中学时代那几本教科书。此后,他们可能再也没有兴趣去看那些非专业的不实用的“闲书”,从此与文学和文化名著绝缘。在个性和人格养成的青春岁月里,学生们极少有过人文的阅读与思考,大学仅仅是“职业培训班”而已。念完了大学,练达了人情,增强了技能,但人格的提升和灵性的成长却远远没有完成。

三、语文课堂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精神家园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是精神的宠儿,她与功利无缘!”语文课作为学习母语的课堂,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与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数理化学科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不涉及现实、世俗的问题,语文教师则不行,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无法避开现实,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总在其中。可见,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语文课堂就是精神家园的培育基地。而传统的人文主义教育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内化为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这一内化的过程就是个人用心灵去体验的过程。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回归,要依靠语文老师的文化、精神素质和主动精神。如果中学老师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就很难有真正意义的人文教育。有良知的语文教师应该懂得语文的真正价值,不甘心做应试的英雄,而要做滋润学生一生成长的甘泉,引导学生追寻、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做精神世界的美食家,做感悟生命的思想者。这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

语文课所担负的传播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功能是首屈一指的,主要是通过人类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来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这样的传承又主要是通过经典名著的阅读来实现的。阅读经典时应该充分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并推动情感有效迁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处于情感投入的状态中,往往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而情感冷漠时,则思路狭窄、思维闭塞。不可否认,任何低调心态和消极情绪都会降低学生的智力水平。教育心理学表明:语文教师发挥所教学科的情感优势,调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获得健康高尚的审美体验,教学将会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兴趣、习惯、性格、审美观、心理品质等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引导和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因素,可以补偿人在智力上的某些不足,充分发挥其智力方面的优势。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要立人。”语文教育应该返璞归真,回到人本身上来。语文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所谓的精神载体,而应是年轻一代的精神家园。因为文学是人学,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在浓厚的文艺作品中含英咀华,就可以为自己营造出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做一盏灯,照亮学生的一生”,这才是语文课堂真正的精神。

参考资料:

1.经柏龙、罗岩编著《基础教育若干问题探索与思考》,辽宁人民出版社。

2.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学》,汕头大学出版社。

3.王丽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人文德育
人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人文绍兴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人文社科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