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社会因素

2011-02-19王文明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郑州450002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群体岗位大学生

王文明(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 郑州 450002)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影响因素是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制度中存在的深层矛盾与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改革、观念更新滞后于当代个人与企业的实际追求

1.差别巨大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制约性

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同工不同酬现象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虽然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其差别越来源大。据资料显示:目前同一工种,在一线城市中员工的个人工资收入要比二、三线城市中的员工个人收入多出数倍。如一类城市中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为3.8万元左右,高于二、三类城市约2.3倍①。这种差别巨大的个人收入,直接的后果是割裂了各地区、各部门间劳动供求的联系,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低收入区域或部门的劳动力向高收入的地区或部门流动,也遏制了高素质人才向低收入地区或部门的流动。这就是目前为什么会出现相同岗位,在经济发达地区会有几十甚至上百人竞争,在低工资地区却很少有人问津的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作为理性的大学生,那些工资水平高、福利待遇好的地区、部门的就业岗位肯定是他们择业时的首选。在支付高昂学费上大学的今天,许多人在“成本—收益”理念支配下,必然会很理性地选择那些高收入地区或行业的就业机会,极少会有人愿意到那些工资低的地方或部门去工作。这是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2.集全社会资源重点发展大城市的做法对二、三线城市或地区的建设与发展的制约

这种在各种资源匮乏时期采用的保重点的发展办法,对各地的就业发展具有极大不利性和严重制约性:那些经济资源丰富、发展机会众多、工作、生活环境优越的大城市及地区,对大学生及人才具有巨大吸引力;反之那些经济发展落后、资源匮乏的地区,却很难吸引大学生及人才来此工作,从而造成地区间发展的“马太效应”。许多大学生为了自己的发展前途,愿意选择到那些各种社会资源优越、环境条件好的地方去居住与生活,在不能立刻找到工作的情况下,宁可飘在那些资源好的地方,也不愿到那些资源匮乏、生活条件艰苦,却急需要高素质人才就业的地方。正是由于目前各地区资源的巨大不平衡性,使经济发展不好的地区,成为了人才的“塌陷地带”。

3.大学传统“精英”教育观与现实高等教育“普教”化形成的巨大反差

社会各界一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过高的期望值,对一些大学生从事体力的就业,如卖菜、卖肉、环卫等工作,讥讽耻笑,提出种种异议。另一方面,又认为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难的背景下,大学生应该放下架子,改变择业观念,不要挑三拣四,到基层去就业等。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及择业产生的相悖认识,对价值观念以及性格还没有完全成熟与定型的大学生来讲,不仅很容易造成对某种事物认识观念上的混乱与误导,极大地影响其择业心态,而且也影响着学生家长对大学生就业、择业的观念,很大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就业、择业中的无所适从。

二、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就业环境对大学生群体的苛刻性

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发展,给大学生群体营造出了很不利的就业环境,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群体就业的良性发展。

1.低端产业链的实际就业需求与高端人才培养的脱节

我国近几年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扩张,提高和扩大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这种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生产环节的制造业的发展与扩张,虽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绝大多数仅适合素质水平低的劳动力群体——农民工就业,而不适合素质技能高的大学生就业。据全国总工会的一份调查,农民工在加工制造业中就业的比例为68.2%,在建筑业中就业的比例为79.8%,而适合大学生就业的产品研发、设计以及营销等相关联环节的就业岗位都在国外,被发达国家所控制。这种低端产业链的实际就业需求,与我国近几年高等院校快速培养出众多高端人才相脱节,导致了大学生培养与经济发展需求极不相称局面,造成大学生就业岗位的严重不足,这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②。

2.各地长期实施的低人力成本定位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大量吸引外部资本来投资,各地长期把劳动力价值定位在低成本上,并以此作为地方吸引外资的优惠条件。这种长期实施的低人力成本策略,从三个方面遏制了大学生群体就业发展:一是企业长期提供过低工资的工作岗位,对主要以实现自我价值、要求高投入高回报的大学生们来讲没有多大吸引力,因此宁肯不工作也不愿在低工资岗位上就业;二是劳动力工资的长期低成本化,使许多制造类企业在经营中主要靠低廉的人工成本来提升竞争力,不注重技术研发与创新,许多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造成了我国企业整体的“低技术陷阱”。这种低技术陷阱不仅遏制了我国整体科研能力发展,而且又使整个制造类企业为社会提供就业的岗位中,适合高素质大学生就业的不多;其三,劳动者长期低工资收入,使国民的收入增长缓慢,整体购买力不强,在社会保障水平低且覆盖面窄的情况下,导致内需长期不足,直接遏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第三产业是能够提供大量高素质就业岗位的产业,其长期发展的不足,也使得大学生群体就业的空间狭小。

3.政府与资本相结合的畸形用工制度

在长期追求政绩的年代,各地政府为吸引和留住外来资本,与企业之间形成某种同盟和默契关系,放松对企业的正常监督与管理,任由企业对职工进行“抽血”盘剥,以便企业能最大限度地榨取人口红利。让人惊讶的是,有些地方政府还特别给予外资企业一定的“治外法权”,企业违法不受惩处,不仅允许企业对员工可任意打骂,而且还出现厂区发生违法事件时,“警察都不能进入厂区”等现象。在这种政府偏袒企业的用工制度与环境下,企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对素质低并能获得比农业生产较高利益的农民工群体来讲,许多人还能忍受;但对素质高、主要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的大学生群体来讲,众多人是不堪忍受,所以,宁愿不工作,也不愿到这些企业就业,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农民工群体的就业相对好于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4.政府对企业用工监督不足与缺位

企业用工中任意加班加点,形成了众多企业大量侵占社会就业资源,导致整个社会岗位资源增长严重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造成整体上的就业困难。据调查,2007年我国制造业员工每天劳动时间平均为10小时以上,如果按国家规定的年工作日250天(年365天扣除法定假日11天、104个周休息日)计,员工全年实际工作时数平均为2 500个以上。比国家制定的年法定时数2 000个多出250个。假定按法定年工作时数为一个就业机会的话,则在企业延长工作时间下,4个员工的实际工作数就挤占了一个就业机会。假定全国制造业现有2亿员工,则挤占了5 000万个就业机会。则仅制造类企业每年就少为社会提供5 000个岗位。

三、高等教育过快发展与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产品”的不合格性

大学生的就业率高与低,与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专业设置密切相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扩招政策下,众多院校进行大规模扩张,但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力投入却远远滞后于扩招的速度。据教育部对2004~2008年的财政对教育投资报告显示,这几年中,每年都有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下降的情况,2005年这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达到23个,情况较好的2007年有6个,2008年又回升到15个③。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严重滞后于扩招的速度,导致了许多院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与师资的严重落后与不足,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使生产出的产品——大学生,质量不合格,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矛盾,从而导致了目前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急需人才严重供应不足,一方面是大学生过剩,就业困难,整个社会结构性失业严重。

四、落后的劳动市场建设与现实的就业方针间的不匹配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过于重视经济发展的速度,忽视了劳动力市场建设,使目前实施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缺乏完善的劳动市场基础平台,具体表现为:一是全国各地统一、公平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二是劳动市场上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不足,特别是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运行机制很不完善,有关毕业生就业的网站信息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尽管各类学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人才中介服务机构都建有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信息网站,但这些网站分散零乱,水平参差不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有效沟通不足,许多用人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传递给毕业生。再加上市场上缺乏统一发布就业信息的权威平台,社会各中介机构和团体各自发布的劳动供求信息以及举办的招聘活动,存在着许多失真、虚假及陷阱现象。三是针对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的非政府组织不多,导致许多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事情难以开展,如对大学教育质量的认证,现实中各部门、各工种实际需求专业人才数量的预测等工作。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整个社会就业活动顺利进行。不仅如此,当前许多地方政府还把长期养成“一刀切”的办事理念,演化成了市场经济时期的“泛市场化”认识,把什么都看成是市场行为,认为政府干预得越少越好,把本应由政府履行的一些职能也当成市场自发调节的功能,让位于市场调节,对劳动力市场上的许多违法行为监管无力,甚至放任自流,由此导致劳动力市场上违法活动猖獗、黑中介盛行、劳动欺诈增加、就业歧视繁多等,遏制了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

五、政府对当前大学生群体就业服务帮助的不到位性

由于各级政府前一时期工作重心放在解决下岗职工失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对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相对关怀不足。尽管说针对凸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与措施,力图帮助、指导他们走出就业困境,但从实际上看,许多政策措施多为一些临时性的,如临时举办一些现场招聘会之类的活动,还没有针对大学生特点,建立起一套完善及可操作性的促其就业发展的对策与制度体系。即便如此,在具体实施中,受各级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间权限不明、职责不清以及追求政绩与小团体利益等多因素的影响,政府服务不到位现象较为突出,有利时大家互争,无利时大家互推,口头上说得多,具体落实措施很少,再加上上级对下级政绩考核中实施的“问责制”做法,弄得大家都很紧张,害怕承担过多的责任,实际工作中也不愿多负责④,如国家倡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大学生村官计划”等政策,在具体的实施中问题很多,许多人有较大后顾之忧;再如近几年我国针对全面创业活动出台的许多扶持政策与措施,把在校大学生群体排除在外,严重地限制了他们创业的积极性,这也是导致我国在校生创业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比例的重要因素。即使国家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小额贷款担保、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在一些地方也难以落实,使许多想进行自主创业的人难以行动。

六、当今社会多重负面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当前的大学生群体,成长在我国市场经济急速上升、信息化膨胀发展、金钱与利益观充斥、社会心理浮躁、教育高收费的时代,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对就业过于理想化,但现实许多工作与岗位都与大学生想象间存在巨大差距。于是他们中许多人在就业中等待、逃避、跳槽等问题突出,部分人有业不就,有许多人士批评当代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自私、懒惰等,实际上大学生也是目前社会众多负面现象的受害者。他们中有许多人甚至出现了较大心理问题,难以从各种困扰中走出来,有的甚至通过自杀来解脱,这是当前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总之,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难现象,是由上述众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针对当前影响其就业的多重制约因素,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得以较好解决。一方面,应尽快建立起各个地区的平均劳动力成本价格,使人们无论到何处就业,都能获得较平均的工资收入;同时中央和省级政府要加大对落后与基层地区的公共基础建设资金的转移力度,尽快提高这些地区的硬环境条件建设,以提高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各级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资,使高等教育扩招能得到较雄厚的财力支撑,保障大学教育的质量;同时,还要在全社会树立起劳动者尊严与体面劳动的意识观念,政府必须加大对企业的劳动监督,敦促企业强化社会责任感,以保证企业能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为社会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全社会也要建立起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帮助机制,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注释:

①黄瑶.打同一份工 为何工资差距那么大[N].广州日报,2010-08-02.

②张车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建立长效机制[J].中国经贸导刊,2009,(5):7.

③张武升,张军凤.2004年至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分析[N].中国教育报,2010-01-26.

④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记者访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的访谈录.大学生就业难与城乡二元结构有关[EB/OL].2009-12-21.

猜你喜欢

群体岗位大学生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大学生之歌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