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古典诗词中常用典故例谈

2011-02-19汤继良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冯唐苏武典故

汤继良(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中学语文古典诗词中常用典故例谈

汤继良(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我们在读古典诗词时,常常会遇到典故,如果不明白它的来源和含义,往往会望文生义,对于中学生来讲更是如此。另外,近些年中考试卷对典故的考查频频出现,例如 2005年和 2009年河南中考皆考到了典故,因此,在阅读和复习的时候,典故也应受到我们的重视。

用典古已有之,可以追溯到《诗经》《楚辞》。到了唐宋时期,尤其是宋代,文人写诗作词,喜用典故,如李商隐、苏轼、辛弃疾等。所谓典故,顾名思义,就是典籍中的故事或词句。诗文中引用古代故事、传说和有来历出处的词句叫用典。从种类上看,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即用 “典”和用 “故”。用“典”是直接化用四书五经、楚辞汉赋、诗词曲文等语句;用“故”是化用神话传说、奇闻逸闻、历史故事等。恰当的运用典故可以使诗词词约义丰、委婉含蓄、意韵深远,避免了平淡直白。因此,只有探究典故的来源和含义,才能透过典故读懂作者的情怀和用意。中学课本所选唐诗宋词居多,典故出现的频率也较高,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和备考,在此对中学语文尤其是初中语文课本中课标规定的诗词中的常用典故作以归纳整理。

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句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据《汉书◦苏武传》载,苏武出使西域,被匈奴单于流放北海去牧羊。19年后,匈奴与汉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随从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教汉使对单于说:“天子打猎射得一雁,足上系有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单于听后大惊,只得放了苏武。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或借鸿雁传书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其实,在鸿雁之前,还有“青鸟传书”的故事,传说西王母驾临之前,总有青鸟先来传书报信。在李商隐的《无题》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一句中,作者把青鸟作为寄托希望的使者,实际上表明自己无法与对方相见的无奈处境,照应首句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总之,无论是鸿雁还是青鸟都是作者借以传情达意的使者,它们真实地反映了古人在当时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的状况下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均有“燕然”一词,如何理解呢?燕然,是杭爱山的古名,在今蒙古共和国境内。“燕然勒功”是一典故,东汉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下了他的功绩。后来便以“燕然勒功”或“刻石勒功”指代建立军功。这两句诗中,前者指边防前线,暗示唐军作战的胜利;后者“燕然未勒”指未能平定边疆战乱,功业未成。

李白的《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均用了典故,前者运用了姜子牙“垂钓碧溪”得遇文王建立功勋和伊尹“乘舟梦日”后遇商汤成为贤相的典故,表达自己渴望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遇到明君、受到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愿望。后者运用了宗悫乘风破浪的故事,据《宋书◦宗悫传》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宗悫少时,曾赤手空拳打跑了一群小偷,叔父问其志,宗悫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宗悫果真成了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作者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借宗悫之言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表明尽管前路坎坷,但诗人相信总有一天能像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精神。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到了两个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他路过嵇康故居,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已故的好友,不禁悲从中来,写下《思旧赋》。作者借这个典故寄托了自己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老友的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王质上山砍柴,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在一旁观看。等到一局棋结束时,发现手中斧子的柄已经烂掉。回到村里,发现与他同年代的人都去世了,原来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作者回到家乡,恍如隔世,运用这个典故暗示自己被贬谪的时间长,表现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运用了多个典故写出了他的狂态豪情,抒发了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亲射虎,看孙郎”中的孙郎指孙权。在古人眼中,吴主孙权是一位年轻有为、功成名就的英雄人物,且《三国志》记载,孙权常常“乘马射虎”,而出猎之事正好和孙权的故事相吻合,因此这里是以孙权自比,表明作者老当益壮,英姿勃发,意气豪放,依然能够建功立业。“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中,冯唐是汉文帝时的谏官,据《史记◦冯唐列传》记载,云中太守魏尚抵御匈奴入侵有功,却因错报杀敌人数而削官获罪。冯唐向文帝劝谏,文帝派冯唐手持符节,去赦免魏尚,恢复官职。作者只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外放到杭州,后转密州。在密州期间,作者的生活依然是失意和落寞的,因此,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有一天能派出像冯唐一样的使臣来宣召自己回朝,重新得到朝廷信任和重用。“西北望,射天狼”中的“天狼”指天狼星,《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代表贪残掠夺,这里指从西北进扰大宋的西夏和辽国军队。屈原《九歌◦东君》诗中有“举长矢兮射天狼”,东君举弓矢射天狼是为了防止灾祸降临人间,而作者挽雕弓射天狼是希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另外,还有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了“黄金台”的典故,借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贤才的故事表达作者为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英勇杀敌,誓死报国的决心;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运用了“后庭花”的典故,借指亡国之音;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借用“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典故,反其意而用之,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佞的境界和决心。以上只是中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时常见的典故,更多的典故知识需要在阅读中积累。

参考资料: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语文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师用书,语文出版社。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冯唐苏武典故
苏武庙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敬与恕
敬与恕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苏武:七千个日日夜夜的坚守
苏武守节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苏武传》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