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命题者角度引导学生审题

2011-02-19苗一占江苏省东海实验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作文题审题命题

苗一占(江苏省东海实验中学)

从命题者角度引导学生审题

苗一占(江苏省东海实验中学)

目前在指导学生作文审题方面,多数教师及相关的文章都是从题目的文体、人称、句式、范围、情感、修饰词和关键词方面入手,这样的引导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确实很实用,但在写作的目的上、深度上往往会出现游离。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认为从命题者的角度出发,还原出命题的意图,然后再做针对性的指导,便于学生切中肯綮,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文命题一般有常规作文、考试作文、竞赛作文等多种命题类型,但无论哪种题型,命题者都要心中有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否则就是一种盲目。因此在命题时,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要对命题的语言句式、写作角度、情感等方面设置一定的障碍。恰是这一障碍的有意的设置,致使学生用传统的审题方法时容易出现偏离题意,甚至无从下手的现象。因此,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还原命题者的意图,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

命题者在凸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方面,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和思维认知水准。叶圣陶先生说:“训练写作的人只需平心静气地问问自己……平时出给他们的题目是不是切近他们的见解、理解、思想,等等。总而言之,是不是切近他们的生活,借此培植‘立诚'的基础。”(《论写作教学》,刘国正主编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第 370~37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阅历都不可能太丰富,因此,命题者不可能把题目命得太宽泛,超越学生的生活情境,而是大多围绕学生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及对生活的所感所想中选取。“情乃文之本,文乃情之声”,情感真实自然,也容易为人所知。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把生活中印象最深刻、使自己最难忘的人或事呈现出来,才能做到写身边事、说真话、抒真情,并且能写得自然细腻传神,甚至不需一定的写法就能完成。因为生活中体验到的情感最真实,不需编造,思维流畅。如“难忘的那张脸”(浙江湖州 2009年中考作文题)“和______在一起”(上海市 2009年中考作文题)“一丝惬意心中来”(苏州市 2009年中考作文题)等题目都是对生活、亲情、友情的激发。所以说这种命题,关键要从生活积累、情感体验方面入手,把角度选好,切入要点,就可以迎刃而解。

其次命题者还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心理。于漪老师说:“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与变化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究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刘国正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第 8页,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命题者恰恰利用学生的心理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往往把常规的、老套的题目翻出新意,如“妈妈的三桩心事”“这件事,我不后悔”“我的未来我做主”等形式新颖、富有创意的题目,符合学生写作心理,而学生看到这些题目又不清楚命题者的意图,导致审题出现障碍,无从下笔,甚至偏题。假如遇到类似的题目,我们要对题目进行必要的还原,把它还原为常规的题目,这样写作的思路就敞亮了。可把上面的题目还原为“母爱”“一件小事”“我的理想”等,这样学生既有了思路又有了写作的兴趣。所以不要被新题目、新形式吓到,只要追根溯源,就能找准切入点。还有“我想握住你的手”(上海市 2006年高考作文试题)“必须跨过这道坎”(上海市 2007年高考作文试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北京市 2010年高考作文题),这些题目读来给人一种悬念感,蕴藏着丰富的潜台词,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写作欲望,但当下手去写时又感到有些困惑,如果还原为“沟通”“战胜困难”“理想和现实”这样老套的题目时,立意就明确了,思路就清晰了,但这些新式题目所引发的学生的写作激情要比老套题目来得强烈。由此看来,新颖的题目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对学生感情积淀的唤醒,从某种角度也是对学生审题设置的一种障碍,因此在引导学生审题时,要让学生明确命题者的意图,引导他们换个角度审题。

再次,命题者还要有意识地发挥写作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好好读书,尤其要读好教材中的经典范文,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作文命题引导学生从教材的经典中汲取写作智慧,就是要在命题过程中吃透教材,整合教材中的有价值的写作信息,充分利用这些写作资源,给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又不能特别明显。如“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这个题目,初看就可判定为写人记事的文章,没有什么障碍,学生可能就不再去多想,下笔就写。这样的文章可能在结构上,或语言上,或写法技巧上,不是很出彩。如果审题时引导学生还原出命题者的意图,有意识到教材中寻本溯源,以苏教版初中教材为例,就可能在教材《三颗枸杞豆》《往事依依》《我的老师》《藤野先生》等文章中找到灵感,汲取智慧,写作时巧妙地整合化用,就能事半功倍,妙趣横生。因此在引导学生审题时,要有文本意识,回归教材、反刍教材。

由此可知,作文题蕴含着认识的多元性,能够启迪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来思考问题、认识事物,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这是命题者的追求,更是写作的魅力所在。如果我们能从命题者角度出发,写作一定会别有洞天,魅力无限。

猜你喜欢

作文题审题命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