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一歌千古叹——浅析《长恨歌》的主题
2011-02-19李青燕陕西省华县瓜坡镇中学
■李青燕 (陕西省华县瓜坡镇中学)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创作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以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悲剧故事为题材,以“长恨”为题旨,是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陌上桑》等民间叙事诗之后,出现的第一篇由作家个人创作的有着浓厚浪漫特色和传奇色彩的七言叙事诗,代表了白诗的最高成就,有“古今长歌第一”“千古绝作”“儿童解吟长恨曲”等美誉,千百年来人们交口吟诵,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该诗是白居易于唐宪宗元和元年 (公元806年)任周至县尉时,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听到民间流传的故事后有感而作。因作者对李杨爱情的悲剧结局充满了同情,对唐玄宗的荒淫误国也有所揭露,因而导致了作品主题的复杂性。读诗时,我为李杨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所感动;也为它用现实描写和浪漫构想相交错的方法刻画封建帝王的生活,突出人间至爱真情而深深震撼;更为它以鲜明的主旨、精妙的艺术构思在中唐文坛中独树一帜而击节称叹。
一、演绎神奇,让“爱”更动人
《长恨歌》是诗人借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演化出的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由于对诗中的故事、人物艺术化的处理,那份超越俗世的爱才更引人入胜。
荡气回肠的生前之爱与扣人心弦的别离之恋使全诗泾渭分明、条理清晰。
诗开篇,渲染杨贵妃入选宫中的盛况,有玄宗面对众佳丽却如饥似渴的“御宇多年求不得”,有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美貌,有赐浴华清池、惠及众姐妹的宠爱,更有“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痴迷。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高尚的精神追求,帝妃之爱似乎也无可厚非。
如胶似漆的恩爱生活,使多情的玄宗贻误政事,诗歌生动地刻画了李、杨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这是《长恨歌》中最动人的情节。大将军陈元礼代表全军将士清除他们眼里祸国殃民的妖孽,此时堂堂的一国之君“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虽于心不忍,但也回天无力。诗歌于此写出了李隆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发生矛盾的残酷现实。在安史之乱这一巨大的社会动乱中,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多少夫妻恩断义绝,贵为一国之君的李隆基与他的爱妃也同样在劫难逃。“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这怎能不使李隆基痛断肝肠,并引起无尽的遗恨呢?“长恨”之情于此张本。
唐玄宗对爱妃久而弥坚的爱在诗歌的第二部分得到了延伸和升华,激起历代读者心中的涟漪。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奇异仙术的道士终于在虚无缥缈的海上仙山上见到了化作太真仙子的杨玉环,并且转寄包含思念之情的信物。人间和仙境的一对情侣竟如此不谋而合:“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至爱真情,千古绝唱。
曲终点题,卒章显旨,冷静的政治家和严肃的史学家只会在故纸堆中考证一番,却掩盖不了长生殿中的海誓山盟。白居易为他们谱写了一曲无尽的挽歌,李杨二人成了光彩照人的悲剧情侣的艺术典型。这首诗一经出现,奠定了李杨故事的文学传统,这些故事纷纷被搬上舞台、银幕,历演不衰。传奇小说、戏曲等形式举不胜举。至今在骊山脚下,华清池畔,仍然演绎着大型情景歌舞剧《长恨歌》,场场火爆,观者潸然泪下,唏嘘不已。有情人相顾无言,感同身受。可见,《长恨歌》动人心魄的力量来自它鲜明的爱情主题,曲折的故事。
二、创作加工,让“爱”更恒久
在长夜漫漫的封建时代,百姓的个性无法张扬,对爱情的渴望只能寄托在牛郎织女、梁祝等美丽神话中。天宝年后,他们又把这份美好的理想编织在一代帝王贵妃的爱情悲剧里。帝王永远是百姓顶礼膜拜的天之骄子。如梁山好汉只反贪官而不反皇帝;窦娥把主持公道的梦想寄托在最高统治者身上;义和团在国难当头时发出“扶清灭洋”的强烈怒吼。“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这种对帝王的宽容中,难道不包含人们自身的理想,不包含人们对人间自由幸福的追求吗?人们注视帝王的一举一动,精神情感,并怀着虔诚的心理一一效仿,长期受禁锢的心灵如枯木逢春。因此,天宝年后,李、杨爱情故事便在长安一带不胫而走,人们纷纷发掘故事中美好、真诚的一面进行口头创作和形体表演。
作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惟歌生民病”的白居易,因耳濡目染,一改其讽谕之本,把《长恨歌》写成了一首凄婉的爱情诗,代表市井里巷之人唱出了人间至爱真情的赞歌。正像人们对牛郎织女等爱情故事口耳相传一样,有什么理由不对更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帝王给予最真诚的歌颂呢?
三、追求艺术,让“爱”更浪漫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全诗围绕“长恨”的主旨而展开情节,第二部分“死别之恋”约占三分之二的篇幅,是全文的重心,也是出色地体现浪漫特色之处。
回眸第一部分,用极精练传神的笔墨交待悲剧的起因和悲剧发生的沉重一幕。由杨玉环美若天仙的姿色,到玄宗的专宠,继而乐极生悲,巧妙绕开入寿王府一事,就连玄宗荒废政事也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作者的一片苦心由此可见一斑,其目的不在批判、讽刺,而是极尽铺陈之能事表现李杨之爱,为第二部分的“长恨”之情打基础。
经过精心的铺垫,第二部分“长恨”的思想感情如江水滔滔。层层烘托,反复抒情,想象极其丰富,描写十分细腻。为衬托出李隆基孤寂冷清的生活,作者“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用黄尘、栈道、高山、旌旗、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以那山的‘清’……水的‘碧’等美景来写哀情。”尤其是回京后刻骨思念的痛苦心情:无论是桃李花开的春日,还是梧桐叶落的秋天;无论是看到芙蓉吐蕊、杨柳飞絮的依旧景物,还是看到梨园弟子、椒房阿监的业已老大;无论是在难以成眠的漫漫长夜,还是在天将破晓之时,李隆基都时刻沉浸在深切的思念和哀痛之中,令人怅然若失,发“长恨”之忧思。
2.“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的风情之作
首先,它不同于主题专一、向统治阶级进行劝谏的政治讽喻诗。讽喻诗如《观刈麦》,就是通过一家人在农忙时挥汗如雨的抢收和一位穷妇人抱子捡拾麦穗的情景,揭示“家田输税尽”的丑恶现实,借以达到讽谏的目的。《长恨歌》素有“爱情和讽谕”双重主题说,按照这种说法,此诗前后就截然分为两个部分,与白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的风格相违背。其实,本诗前后两个部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更何况如果以“讽谕”计,后文三分之二的重心就成了画蛇添足之笔,那岂不是有详略不当、喧宾夺主之嫌?
其次,《长恨歌》本身有篇幅长,描写细致,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富有传奇色彩等特点,这是一般讽谕诗所难以容纳的。很显然,白居易是借感伤诗的形式来描写李杨生死相恋的悲剧。
总之,评价作品的思想性,“只能着眼于作品的实际,而不应只从真实的历史和生活的概念出发”。摆脱历史的束缚,不刻意以皇帝、后妃的眼光来看待作品里的人物,而是以传奇的笔法赋予其爱情一定程度的普遍意义。作者对李杨追求爱情的执著抱着歌颂的态度,又对其爱情的悲剧结局深表同情。《长恨歌》归根到底是以鲜明的爱情主题获得赞誉的。
参考资料:
1.萧涤非等编著《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罗宗强、陈洪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如鸾《古代诗文名篇赏析》,北京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