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明清山东商帮研究综述

2011-02-19王海洋杨克峰

淄博师专论丛 2011年1期
关键词:商帮商人山东

王海洋, 杨克峰

(安徽师范大学 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崛起的山东商帮(也称鲁商)是当时的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作为一个地方商帮虽然没有山西商帮和徽州商帮影响深远,却在商业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学术界关于明清时期山东商帮的研究,较之徽商、晋商的研究略显单薄。纵观明清山东商人的整体研究,较早且较为全面的当属李华先生的《山东商帮》[1]一书。该书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虽然未从更广泛的视角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却是对明清时期山东商帮进行较为全面研究的第一部力作。另外,杨涌泉先生编著的《中国十大商帮初探》[2]一书中《山东商帮》一章,对明清山东商帮也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该书通俗性较强。对于明清时期山东商帮的研究最为系统和全面的当属山东大学胡广洲博士2007年的毕业论文《明清时期山东商贾精神研究》[3]。笔者试从商帮兴起的历史背景、商帮经营之道、商帮资本来源、商帮活动范围、商帮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商帮的宗教信仰、商帮对世风的影响以及与其他商帮间的比较研究等八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明清时期山东商帮的研究作一粗略归纳,并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意在抛砖引玉。不足之处,望方家批评指正。

一、商帮兴起的历史背景分析

首先,李华先生的《山东商帮》和杨涌泉先生的《中国十大商帮探秘》都提到山东商帮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有以下四点相近之处:1.明清时期山东地区的人地矛盾。在贫困地区,山东人弃农经商是为了养家糊口;富裕地区的农民外出经商则主要是出于贩运余缺,调剂市场的需要。所以人少地多和地少人稠都是导致农民经商的原因。2.山东在明清时期灾荒频繁,具有“十年九灾”之称,水旱虫灾、重灾大灾接连不断。3.明清时期山东水陆交通之便利为经商活动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4.明清时期山东农产品的商品化,农业的商品化生产,以及手工业、矿业的商品生产,为商帮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另外,胡广洲博士对明清时期山东商人兴起的历史背景重新分析,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外,又增加了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明清时期山东地区的赋役改革,即“一条鞭法”和“地丁银”的实施推广情况。赋役制度改革,使普通百姓获得更多人身自由,为他们从事商业运营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地方官吏和开明士绅对商业秩序的维护,为山东商人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商业秩序。[4](P47-51)

二、商帮经营之道研究

(一)经营原则:李华先生指出:“一般认为商人是一个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只要对己有利,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阶层。但是明清山东商人已经开始讲求信用了。如合资经营商业当中的订立合同,就是保证商业信用有实效的途径之一。康熙年间的莱阳商人左文升‘质实不欺’等例子”[5](P193)。可见,诚实不欺是明清时期山东商帮的经营原则。

(二)经营方式:杨涌泉先生认为,山东商帮发家致富之道,概括起来主要是从事长途贩卖和坐地经商两种经营方式。[6](P239)

(三)经营文化:首先,李平生先生在《山东老字号》[7](P87)一书对山东老字号的经营文化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归纳了山东老字号百年不衰的经验:工精艺高,质量取胜;制作精细,工艺独特;以德讲信,诚实待客。

其次,欧人、王世勇两位先生的《儒家文化与山东商人的经营特性》[8]一文,认为儒家文化造就了山东商人“以义为先、以义制利,以诚经商、以信得人,吃苦耐劳、务实肯干,团结互助、相亲相帮”的经营文化。同时,也指出儒家文化对山东商人的经营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最后,韩丽在《鲁商文化解读》中提出,鲁商文化的总体特征:勤俭务实的耐苦文化;义利兼顾的义利文化;重官本位的近官文化。[9](P21-26)

(四)经营策略:胡广洲博士归纳出了山东商人的主要经营策略为:勤苦耐劳的创业精神;诚信不欺的交易原则;货真价实的质量观;以及善待顾客,善于把握商机,善于用人,注重宣传,团结互助,借势官府等。这些经营策略体现了山东商人“重义轻利”的一面,又体现了山东商人的灵活机动性。[10](P6)

韩丽在《鲁商文化解读》中提出,鲁商的经营理念与策略是:崇仁尚礼,顾客至上;贵诚重信,货真价实;循规重矩,科学管理;以文饰质,广行招徕。[11](P15-21)

三、商帮的商业资本来源

李瑚《关于清初商人和商业资本的几个问题——读〈聊斋志异〉札记》[12]一文,以小说《聊斋志异》的材料为主,探讨了清初山东商人的商业活动、商业经营方式和内部关系,商人资本的来源和利润、商业中的风险、商业利润的去向等。

胡广洲博士认为商人资本来源渠道有多种:一是自家富余资金;二是倾家所有、小本起家;三是借贷;四是领东家资本;五是其他方式(如受人资助、意外暴发户等方式)。[13](P61-65)

四、商帮活动范围研究

李华先生和杨涌泉先生都认为:随着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之际崛起的山东商帮,雄踞于四方。从经营地区来看,山东商人东北到辽沈、吉林、黑龙江乃至俄罗斯,西北到张家口、包头,华北到天津、京都,河南的郑州、开封,南至长江中下游的汉口、芜湖、南京、苏州、上海等地。甚至远东地区的海参崴、海兰泡等地,同样可以看到山东商人活动的身影。此外,有一部分山东商人也沿海路到达闽、广以及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同时也提到很少看到山东商人在外省农村活动的记载。

张俊杰主编的《鲁商模式》[14]前言中提到:自明清以来,山东商人的足迹已遍及国内各省,尤以清朝为最。跻身“鲁、粤、川、浙”等八大菜系之一的鲁菜,不仅是将本地域的特产风味辐射到全国的证明,更是鲁商已不再甘于寂寞的例证,继而一个个性鲜明的鲁商群体兴起,以长途贩卖或坐地经营的方式,奠定了鲁商在商界的地位。

程秀美的《清代山东商人在东北经商述略》[15]一文中提到了山东移民在东北从事商贸活动等情况,文中指出东北是山东商人主要的活动区域。

胡广洲博士认为明清时期山东商人的经营区域较广泛,主要分为省内经营、跨省流动、贸易国外等三种形式。[16](P65-71)商人们根据自己的资本大小和经营能力分别选取了不同的区域进行经营。

五、商帮社会公益研究

潘文伟《中国商帮》第三章《山东帮》,以王旭、丁世昌、房满、旧军孟氏等商人为个案,对山东商人发家过程及其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从微观上对明清山东商人进行了剖析。[17](P107-137)

胡广洲博士认为,山东商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心,在面对自然灾害等困难时,会挺身而出解决危机;在遇到别人遭遇不幸时,他们会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在地方公益性工程建设中,他们也会毫不吝惜的出资援助或积极带头倡导。[18](P119-126)

六、商帮宗教信仰研究

胡广洲博士认为,明清时期山东商人的主要货运路线大多要经过水路,而且由于水路比陆路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所以掌管水路的水神自然成为他们信奉的主要神灵。水路有河运与海运之分,水神自然有河神与海神之别。当时信奉的水神有:河神——金龙四大王,海神——天妃娘娘。除了以上两种神灵之外,山东商人信奉的神灵还有:文圣——孔子、武圣——财神关公、观音大士、泰山娘娘、地藏王、土地等等。另外,他对山东商人的宗教信仰特点做了简单归纳:明清山东商人信仰的庞杂性、功利性、开放性。[19](P135-143)

王元林、褚福楼在《国家祭祀视野下的金龙四大王信仰》[20]一文中提到,国家祭祀推动了金龙四大王信仰的地域扩展,造成了此信仰传播的南北差异,也使山东商人活动的重要区域——大运河、黄河下游地域(主要是山东、河南)形成了庙宇密集的祭祀带,并播及数省。

七、商帮对世风的影响研究

傅衣淩先生的《明代经济史上的山东与河南》[21]一文,除了描述山东地区农产品的商品化发展程度,以及山东的商业性城镇的商业活动外,尤其提到了商人对当时世风逐利化倾向的影响。

高建军在《明清间济宁沿运河地区儒家传统风尚到运河时尚之裂变》[22]一文中提到,明清之际,贯通600余年的京杭大运河,在沿运河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风尚、民俗风格的裂变,主要表现为:重义轻利到逐末趋利;朴素俭约到浮华奢侈;尚礼重道到伦常失序;传统文艺到市井游艺。这些变化都离不开商帮发展的因素。

王弢在《元明清时期运河经济下的城市》[23]中指出,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促进了山东西部城镇的工商业化。同时,活跃在运河附近的山东商人也使这些地区的世风发生了重大变化。

赵轶峰《晚明北方下层民众价值观与商业社会的发展》[24]探讨了晚明山东下层民众的商业观念及当时世风变化问题。

胡广洲博士在论文的第六章《商贾生活对世风的影响》[25](P148-161)中,提到由于山东商人占有大量的财富,他们开始在吃、穿、婚丧等方面打破传统礼制的束缚,极尽铺张之能事,尽显豪华之排场。商人的这些行为推动了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也加速了社会的失序。

八、与其他商帮间的比较研究

(一)从用人方面看

李华先生认为,山东商人和山西等地方商人一样,在经商当中雇佣的学徒与伙计,大多用本乡本土人。[26](P193)

胡广洲博士认为,善于发现人才,善于用人,用人不疑,大胆放心地给人才以自主经营、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给他们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是山东商人的重要用人原则。这样,这些被用之人就会发挥出极大的创造力,提出新鲜的经营手段,从而给东家带来巨大利润。这就是明清时期许多山东商人,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百年老店的重要经验。徽商在用人机制上,更多是以宗族关系的亲属来考量。而晋商则是从同乡中的贤者中来选拔,同时尽量避免使用近亲。山东商人的用人机制虽然也凸出同乡,但与前两者相比要灵活得多,他们用人不分亲疏远近,也不管是同乡还是近亲,只要有本事都可以委以重用。但是在激励机制方面,晋商制度则要更加科学,更加符合现代的企业制度。[27](P88-89)

(二)商人的构成、身份地位及性质

李华先生认为,山东商人的身份地位,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大官僚、大地主兼大商人;大商人兼地主;封建地主兼商人;较为单纯的商人。明清时代的山东商人和封建统治者以及封建地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大部分属于封建性的商人。[28]( P194-196)

胡广洲博士认为,明清时期山东商人的构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官僚、地主;二是儒生;三是普通百姓。而普通百姓又是商人的主要来源阶层。[29](P52-61)在封建社会,商人们为了减少来自官僚集团的破坏,或者得到他们的庇佑,来创造有利于自己的最佳经商环境,就不得不依附官府,巴结官僚,这是当时商人的无奈之举。明清时期的徽商如此,晋商如此,山东商人亦不得不如此。明清时期山东商人结交官府的方式有多种:与官府攀亲、交朋友;合伙经商;送礼送钱;积极响应官府命令,参加政府活动;直接成为官员等。[30](P101)由此可见,不仅明清时期的徽商和晋商是封建性质的商帮,整体上来说,明清时期的山东商帮也是属于封建性质的商帮。

九、结语

目前,关于明清山东商帮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明清时期山东商人兴起的历史背景、人员构成、资本来源、经营区域、经营原则、价值取向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另外,还总结出了明清时期山东商贾精神,为以后继续深入研究山东商帮奠定了基础。

关于明清时期山东商帮的研究,还有一些领域没有涉及到,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尚需进一步探究:

第一,研究兴趣不浓。研究明清时期的山东商帮的著作大多是一些通俗类著作,学术性专著太少。整体而言,无论是从研究人数,还是从研究的成果等方面看,较之徽商、晋商这两大商帮的研究都逊色许多。

第二,资料梳理上的不足。明清时期的山东商帮不仅仅局限于山东地区,而是覆盖面积广,涉足地方多。记载山东商人的资料也是散布于各地的方志、县志以及文史资料和各种文学作品中。这就显得散而不集中,缺乏专门的梳理,不像徽商、晋商那样有专门的梳理性的资料《徽商资料选编》、《晋商资料选编》等。

第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欠缺。研究明清时期的山东商帮的理论与方法大体上都是借鉴研究徽商与晋商的理论与方法,大多运用传统的研究方法。虽然近年来像研究徽商与晋商一样,研究明清时期山东商帮的理论与方法也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理论与方法,并且采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扩展了研究领域与方向。但是还在某些方面显得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面对选题重复、理论肤浅、内容重复等问题的出现,应该建立新的研究视角、扩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等。[31]

第四,未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机构,远远不如徽商等在安徽等一些地方和一些院校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如安徽大学的徽学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的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等。

第五,与明清时期其他商帮之间缺乏深入的比较研究。如虽然明清时期的山东商人与当时的徽商、晋商在用人机制、商帮性质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但是山东商人和徽商、晋商等在许多方面的比较研究还很少,与当时全国其他商帮比较的文章亦不多见。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 [5][26][28]李华.山东商帮[A].张海鹏,张海瀛.中国十大商帮[C].台湾: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

[2] [6]杨涌泉.中国十大商帮探秘[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3] [4][10][13][16][18][19][25][27][29][30]胡广洲.明清时期山东商贾精神研究[J].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7] 李平生.山东老字号[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8] 欧人,王世勇.儒家文化与山东商人的经营特性[J].商业经济研究,2000,(1).

[9] [11]韩丽.鲁商文化解读[J].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2] 李瑚.关于清初商人和商业资本的几个问题——读〈聊斋志异〉札记[J].载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一辑.

[14] 张俊杰.鲁商模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5] 程秀美.清代山东商人在东北经商述略[J].北方论丛.1995,(6).

[17] 潘文伟.中国商帮[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20] 王元林,褚福楼.国家祭祀视野下的金龙四大王信仰[J].暨南学报(哲社版),2009,(2).

[21] 傅衣淩.明代经济史上的山东与河南[J].社会科学战线,1984,(3).

[22] 高建军.明清间济宁沿运河地区儒家传统风尚到运河时尚之裂变[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

[23] 王弢.元明清时期运河经济下的城市[J].菏泽学院学报,2005,(4).

[24] 赵轶峰.晚明北方下层民众价值观与商业社会的发展[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1).

[31] 邓晨光.科学发展观及其文化内涵研究综述[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9,(4).

猜你喜欢

商帮商人山东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言而无信的商人
驰骋西北的平阳商帮
威尼斯商人
从中法身税交涉看近代旅越闽粤商帮的利益诉求与历史演变
商帮沉浮录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明清十大商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