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伦理:物流业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
2011-02-19吴兴南
吴兴南
企业伦理被认为是一种资源性竞争优势,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离不开自身伦理优势的塑造,进而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塑造物流企业伦理,将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凝集力,有利于关照合作各方利益,有利于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并提高行业的社会信誉,进而赢得顾客,创造价值。
一、企业伦理要求的再思考
企业伦理是社会经济关系的道德体现,是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某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长期以来,对于什么是企业伦理,学术界有着各种认识。美国华裔学者成中英对企业伦理曾进行过这样的界定:企业伦理是任何商业团体或生产机构以合法手段从事赢利活动时,所应遵守的伦理规则。[1]李健在《企业伦理论纲》一文中认为,企业伦理是渗透于企业全部活动的所有道德现象,是指企业全部活动中所蕴含和活跃着的道德意识、道德准则与道德活动的总和。[2]赵志强在《企业伦理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研究》一文中认为,企业伦理是企业处理内外部关系中的伦理关系、伦理意识、伦理准则及伦理实践活动的总和,涉及企业活动的目标、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内部利益各方的利益关系等问题,涉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其他组织、企业与职工、企业与市场、企业与顾客、企业与环境等之间的复杂关系。[3]朱贻庭、徐定明在《企业伦理论纲》一文中认为,企业伦理是以企业为行为主体,以企业经营管理的伦理理念为核心,企业在处理内外部关系时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及其实践的总和。[4]杨涛、钟伟在《如何推动企业伦理建设》一文中认为,企业伦理指任何商业团体或机构以合法手段经营时所应遵循的伦理规则,它是企业经营本身的伦理,是关于企业及其成员行为的规范,是关于企业经营活动善与恶、应该与不应该的规范,是关于如何正确处理企业及其成员与利益相关者的规范。[5]也有研究者认为,企业伦理就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处理自己与各利益相关者关系时的善恶价值取向以及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其具体表现为:企业对内能够为员工提供公平成长成才、施展才干的发展空间,对外能够与竞争者公平竞争,实现双赢多赢的局面。[6]由此可见,所谓企业伦理,就是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应恪守的那种既能够关照投资者利益,又能够维护职工权利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更简单地说就是指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客户、企业与社会交往时的各种道德准则。人类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关爱是全球性伦理观的内涵,也是推动企业伦理发展最大的动力,正因为如此,企业伦理成为全球性的共同话语。在企业伦理学教科书中,企业伦理与企业道德是同义语。
有关企业伦理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到60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80年代,国外企业伦理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企业伦理研究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而企业伦理的兴起与企业伦理道德规范的缺失有关,也可以说与当时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种种不道德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7]、[8]当前,国内强调企业伦理并加强企业伦理问题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为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预防企业道德失范问题的产生。改革开放以来,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伦理规范被打破,与市场化改革趋势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规范尚未建立,企业经营行为缺少明确的伦理规范约束,实践中一切向钱看,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伦理行为缺失现象,如以次充好、制假售假、恶意拖欠债务、信用低下、缺乏社会责任、企业员工道德文化素质偏低、企业经营活动中严重破坏环境等。[9]当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道德行为,日益引起了社会各方的极大关注。
二、物流伦理与竞争优势的相互关系
企业伦理作为企业道德修养、诚信及社会责任的表征,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伦理规范要求,就物流企业而言,关乎能否维护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与信息提供过程中相关各方的利益,能否维护行业信用和满足客户的要求,更关乎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物流伦理就是物流企业在处理内外关系过程中的伦理原则、行为规范与伦理实践活动的总和。从伦理视角考察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其实质就是物流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通过自觉遵循有关规则,注意相关各方利益的关照与协调,从而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经营环境与市场环境,企业置身其中并实现共赢。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不断完善,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物流行业自律的要求不断提高,物流企业伦理与竞争优势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正相关关系,以免出现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实现多赢的局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物流企业伦理契合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打造物流企业伦理,既有助于调节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用户、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又是塑造物流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因素,更是规范物流企业行为与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物流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企业伦理被认为是一种资源性竞争优势,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离不开打造自己的伦理优势,进而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打造物流企业伦理,将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有利于合作各方利益的关照,有利于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并提高行业的社会信誉度,从而赢得顾客,创造效益。
第一,打造物流企业伦理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企业的一切事务都是靠人的能动作用实现的,人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力量,群体组织的智慧和力量是巨大的,有很多事情必须依靠群体组织中每个成员的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凝聚企业内部力量,尊重每个人的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断增强物流企业的凝聚力与创造活力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增强物流企业的凝聚力,才能不断增强物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内化为实现企业目标的共同动力,从而造就人人为实现经济效益、承担社会责任而努力工作的氛围。
第二,打造物流企业伦理是确保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前提。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由斯坦福研究所提出,它是在对美英等国奉行的股东至上公司治理实践的质疑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对股东至上论的一种批判。[10]1984年,美国学者弗里曼出版了《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根据该理论,企业经营活动不仅要向股东负责,同时也要关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及感受,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社会成员等利益相关者,都应当是企业追求的整体利益的组成部分。[11]通过确保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实现,有助于构建物流企业发展的内外部和谐环境,减少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各种阻碍。
第三,打造物流企业伦理有利于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商业活动的目的是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做到顾客至上。2001年,美国田纳西大学通过对大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调查,从人员沟通质量、订单释放数量、信息质量、订购过程、货品精确率、货品完好程度、货品质量、误差处理、时间性等九个方面,建立起了衡量物流企业顾客服务质量的指标。国内研究者也从服务水平指标、满足程度指标、交货水平指标、交货期质量指标、商品完好率指标等方面,提出了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衡量指标。[12]由于物流服务对象的多样性和特殊性,物流企业必须在人员配备、设备条件、业务流程等方面更多地为顾客考虑,而且还应确定一个合适的物流服务价格,确保承运商品及时交货,提高商品的完好率,减少仓储残缺率,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创造利润,提高物流企业的社会信誉度,使物流企业得以发展壮大。
三、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物流伦理体系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日常行为中诚实和正式交流中信用的合称。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过:“养心莫善于诚”;孟子也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人不守信,不知其可”。①这里的“诚”,其本义就是诚实、真诚,引申含义是真实无妄。“天”指自然,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或称为自然规律。英国诗人莎士比亚(Shakespeare)说: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我们不能仅仅把诚信挂在嘴边,而是要把诚信落在实处。又说,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说: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美国作家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也说:诚信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诚信作为一个道德范畴,它的确立离不开个人的修养。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诚信属于一种由人格信任、亲缘信任构成的伦理道德范畴,强调的是道德主体的操守和自律。[13]邓志伟曾在《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5期撰文指出,诚信修养是个体通过自我修养,实现从诚信道德规范的他律向自律转化,从而培养自我优良的诚信品德,确立高尚的诚信人格的一种高度自主、充分体现和提高自我尊严的主体性活动。个体诚信修养活动既包括个体自觉地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增强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等诚信意识的修养过程,也包括个体诚信行为、诚信选择、诚信交往等诚信实践的锻炼与升华。诚信修养是具有道德理性的个体对自我的一种自觉约束和自我超越。[14]说到底,诚信离不开个人的自律,要通过个体在言论和行动中表现出来,付诸实践,不仅对于个人如此,对于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也是如此。联系到企业诚信问题,就是要从厂长经理到一般职员,自我约束,诚实守信,守法经营,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海大潮中屹立不倒。
同时,诚信作为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伦理价值需求,又不能仅仅依靠自律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靠他律来得以实现。建立在市场经济契约关系基础上的西方诚信原则,就充分反映了这样一种特征,如以主体的理性为依据、以规则和契约为表征、以法律为基础等,都有更多的他律内涵。[15]因此,为达到社会诚信,无论是宗教教义还是法律经典,都具有诚信的规定或诚信的人文精神内涵。首先,从宗教来看,佛教中有“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宣扬去恶行善、平等慈悲、自利利他的伦理原则;伊斯兰教有“信安拉”、“信使者”、“信经典”、“信天使”、“信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等五大信仰,宣扬不贪财、不赌博、不懒惰、不近邪恶、不做恶事、不说假话、不两面三刀、不听信谗言、不口蜜腹剑;基督教以“爱”为核心,宣扬“爱人如己”;道教以“道德”为核心,宣扬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从这些宗教教规教义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诚信友爱、共荣和谐的训导与启迪。[16]再从自古至今历代法律典籍来看,古罗马法中包含有关诚实、信用的法律规定。我国自秦汉以来的法律中也都包含涉及诚信内容的规定,如历代法律几乎都规定诬告反坐,这被看成是对不诚实、不讲信义的行为人最典型、最严厉的法律制裁。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对诚信的要求愈加普遍和强烈,在法律中也更多地表达出了这种要求,特别是大陆法系的国家。[17]、[18]如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第157条规定:“契约的解释,应遵守诚实和信用的原则,并考虑交易上的习惯”;第242条规定:“债务人应依诚实和信用,并参照交易上的习惯,履行给付”。1911年的《瑞士民法典》第2条规定:“任何人都必须诚实、信用地行使其权利并履行其义务”,从而把诚信作为一个最基本的民事法律原则。1898年日本《明治民法》规定,“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应恪守信义及诚实而为之”。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意思自治”、“自由平等”等核心原则,退居其次,诚实信用成为民法原则中的代言词。[19]我国现行法律中也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要求,如《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此外,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务员法》、《刑法》等重要法律,也都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提出了经济信用、行政信用、司法信用等方面的法律要求。
实践证明,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诚实守信是赢得客户、争取客源、扩大市场、实现双赢、获得更大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总是把诚信视为人的立身之本和处世之道。可以说,诚信既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企业家应当具备的重要道德品质。对物流企业来说,诚信也同样重要,它不仅是物流企业的无形资产,更是物流企业的无价之宝,是物流企业的品牌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真正意义上的物流是一种控制过程的服务,自始至终都应贯穿着诚信。[20]而缺乏诚信的物流企业难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近年来,我国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秉持诚信经营理念,诚信兴业,促进物流企业持续、健康、有序、高效发展,仍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四、树立企业伦理形象,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企业综合状况的反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形象按照其表现形式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单个形象和整体形象、真实形象和虚假形象、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有形形象和无形形象等。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化状态的外在表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存竞争越来越依靠企业的形象,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物流企业形象的塑造引起了业界的重视。当前,受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特别是物流企业伦理形象作为高层次竞争的有效策略被提上日程,在经营活动中,更加重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诚信伦理、社会责任伦理、企业伦理文化的塑造。
第一,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抓手赢得顾客。以客户满意为宗旨是物流企业的经营方针。让客户满意,体现在各个环节。比如,在价格上比别人优惠,让客户满意;在时间上比别人快捷,让客户满意;在服务上为客户着想,让顾客满意;在经营上讲信誉,能够让客户具有放心感、安全感和可靠感。总之,通过为客户设计出最经济、最快捷的仓储、运输、配送路径,提供价廉、便捷、安全的服务形式,提供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服务项目,以操作规范、运作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尽己所能,提供尽善尽美的物流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要求,并通过提高服务质量,让客户满意,赢得客户。
第二,信守诚信守法经营,提高经营者素质。诚信是物流企业的立业之本,是实现行业间良性互动的道德杠杆。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信誉经济、法制经济,信守诚信、守法经营是企业活动的内在要求。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一切经济活动和行政司法工作,都必须实行信誉高于一切,严格禁止坑害勒索群众”。[21]诚信是影响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无论是物流业自身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优化与完善、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的增强与提升,还是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外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调整和利益协调,本质上都需要诚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顾客就是上帝”,如果企业背叛“上帝”,不诚实经营,违法乱纪,其结果是必然要遭到市场淘汰,为法律所不容。[22]
第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营造更加和谐的发展环境。企业是社会系统中的一分子,不可能离开社会大环境而独立存在,必然与社会各方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重视社会公益,承担一份社会责任也就成为物流企业义不容辞的职责,这也是物流企业提升形象的内在要求。物流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极其广泛,它指的是物流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将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融入其商业运作及企业与其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关系中。物流企业在自主经营、获得利润的同时,承担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关心社会利益,从而借此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助于提高物流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促进整个物流行业的更快发展,更好地促进其市场目标的实现。
第四,以伦理文化为核心建设物流企业文化,夯实生存基础。物流企业文化是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创造并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物流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企业伦理。物流企业文化内容广泛,几乎涵盖了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概括起来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这里的物流企业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层面,即以物流企业经营活动为条件,发端于人的思维并直接以文化和观念形态存在的诸要素,如物流企业价值观念、物流企业精神、物流企业经营哲学、物流企业道德、物流企业行为模式等。有什么样的物流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物流企业形象,物流企业文化是物流企业形象的灵魂,是物流企业生存的基础,有利于提升物流企业的美誉度和竞争力,推动物流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注释:
①参见《荀子·不苟》、《孟子·离娄上》、《论语·颜渊》、《论语·为政》。
[1]成中英.文化伦理与管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244.
[2]李健.企业伦理论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4):108.
[3]赵志强.企业伦理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31.
[4]朱贻庭,徐定明.企业伦理论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1.
[5]杨涛,钟伟.如何推动企业伦理建设[J].企业导报,2010(10):186.
[6]姚建文,李亚玲.基于企业伦理价值观战略管理视角下的核心竞争力培育[J].企业经济,2010(10):10.
[7]孙英,吴然.经济伦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236-239.
[8]曹凤月.企业道德责任研究论纲[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3(2):107-108.
[9]杜莹,刘遇春,牛习昌.中国企业伦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3):8-9.
[10]陈定湾,沈清,吴燕萍,尹口.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10):808.
[11]任海云.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现状综述[J].商业研究,2007(2):30-32.
[12]崔建明.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指数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8):50.
[13]、[15]陈俊亮,等.中西方诚信文化特质之比较探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6-27.
[14]邓志伟.社会转型时期的诚信问题(笔谈)[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37.
[16]王海波.宗教宽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 [EB/OL].http://ykst.cn/dx/2010/12/16/130737.html/2011-05-05.
[17]吴余渝.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法律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10):146.
[18]唐初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法律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4):69.
[19]罗时贵.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法基本原则的平衡协调[J].河北法学,2008(11):82.
[20]崔秀芝.物流企业诚信与创新策划[J].公关世界,2007(11):35.
[21]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9月23日)[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5.
[22]王泽应.论诚信[N].光明日报,2004-11-23(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