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

2011-02-19厉以宁

中国流通经济 2011年9期
关键词:外汇储备货币结构

厉以宁

“让货币流通量回归到正常水平”,这个提法是对的。因为从理论上说,不管哪一个因素导致的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总是同货币流通量偏多有关。但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至少,这里有若干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什么是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

在计算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时通常都是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为准的,并以充分的市场化和完善的市场环境为前提。要考虑的无非是人口增长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货币流通速度等数据。这些是不是适用于当前的中国,还需要研究。因为中国至今仍处在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阶段,城乡二元体制继续存在,国有企业行业垄断现象仍旧存在,货币流通机制不像完善的市场条件下那么灵活、有效,流通渠道的中间环节多,而且往往不顺畅,这些都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量。搬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往往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所计算出来的货币流通量“正常水平”实际上是偏紧的。换言之,中国经济实际上的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要高于由此计算所显示的货币流通量“正常水平”。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能不能以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冲击中国以前的货币流通量为标准?那也是需要讨论的,因为从2008年第一季度起,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货币紧缩了,何况从2008年第一季度以来,经济累计增长了多少,是不是也应考虑在内呢?

二、如何计算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流通量“正常水平”的影响

外汇储备增长所造成的人民币外汇储备占款数额的上升,如何影响货币流通量“正常水平”,有待探讨。假定同20世纪90年代初那次通货膨胀一样,外汇储备只有几百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人民币投放量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可以不计。但现在就不同了,外汇储备已达3万亿美元。无疑,这么大数量的人民币投放是会增大货币流通量的,也会刺激物价上涨。针对这种情况,能有什么样的有效对策?只能说,紧缩货币流通量不能解决问题,而只会使经济运行变得困难。抛售外汇储备,换来人民币回笼,可能有些用处,但怎样抛售外汇而不引起大的震动?很难免。何况,即使逐步抛售,那也是一个长时期才能解决的问题,岂能在短期内奏效?假定要抛售一部分外汇储备,那么近期内抛售多少,才能使货币流通量回归到“正常水平”,这又是一个谁也无法说出准确答案的难题,而且没有可操作性。既然外汇储备的大量抛售不具有现实意义,那么在计算当前中国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时,是不是应当把外汇储备的人民币占款数额剔除出去?剔除多少为宜?这同样涉及另一个可供探讨的问题,那就是当前中国的“最佳外汇储备数量”是多少。算出了“最佳外汇储备数量”以后,才知道多余的外汇储备数量是多少。但“最佳外汇储备数量”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仅仅计算出三个月的进口额和年度到期的外债本息偿还额,只能供参考,而不能作为实施时的依据,因为还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在内。

三、结构对货币流通量“正常水平”的影响有多大

在分析当前中国通货膨胀时,中国的产业结构分析、所有制结构分析和地区经济结构分析,可能比货币流通量这个总量指标更能说明问题。要把货币流通量回归到“正常水平”这一分析,应当同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分析结合在一起。因为通过产业结构分析,可以了解到产品供求基本平衡的产业、产能严重短缺的产业及产能大量过剩的产业各自所占的比重,而这些不同的产业对货币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无论是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还是贷款利率的调整,都不宜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否则有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使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受损。对所有制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承包土地的农民,对资本的需求和进行融资的渠道完全不一样,即使可以计算出全国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是多少,但很可能使得国有大型企业基本不受影响,而民营中小企业则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至于个体工商户和承包土地的农民,则不得不忍受更高的民间借贷利率的打击。地区经济结构分析的结果可以说明同样的问题。假如一定要按发达国家的货币流通量计算方式来确定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必然会使东部地区的日子不好过,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则更加困难。

四、紧缩货币流通量如果过了头,会有什么后果

要谨防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而企业资金链的断裂又是同产品供应链的断裂连接在一起的。在当前形势下,在实行货币流通量向“正常水平”的回归时,很可能引起产品供应链的断裂和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从而使经济中出现企业停产、倒闭和员工下岗、失业的情况,也可能出现使个体工商户收缩、使承包土地的农民收入下降的情况。这是因为如前所说,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地区,在名为向货币流通量“正常水平”回归的政策影响之下,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有的产业、有的企业、有的地区和有的人群受影响大,于是就会发生产品供应链和企业资金链的断裂。

不仅如此,还应当看到,货币流通量宽松时,经济规模大或小的企业基本上都能受益,只是大企业可能利益多一些,中小企业可能利益少一些。而当货币流通量压缩到“正常水平”或“正常水平以下”时,那么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受损失程度的差别就大得多了。大企业还可以活下来,中小企业中不少却活不下去了。这就是货币政策效应的不对称性。

经济学界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研究宏观经济时容易忽视结构问题,容易忽视微观经济的变动,也容易忽视目前存在的制度或体制所带来的影响。如果把已经偏紧的货币流通量误认为还未回归到“正常水平”而继续紧缩,那么从结构层面来说,加剧结构的不协调是不可避免的,而从微观经济层面来说,产品供应链和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以及由此引起的失业人数增长同样不可避免。

五、滞胀不是没有可能的

要知道,在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两个预期:一是通货膨胀预期;二是企业盈利前景预期。稳定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对治理通货膨胀是有效的。但如果忽视了企业盈利前景预期,企业不仅会降低投资的信心,甚至会“见好就收”,因为再经营下去就会得不偿失。企业对前景不看好和采取收缩的做法,必然使GDP增长率下降,失业问题严重,财政收入减少。滞胀就是这么来的。一方面是通货膨胀仍压不下来,另一方面是失业人数增长,经济增长滑坡。这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目前在采取措施实行“货币流通量回归正常水平”时,不能忽略两种预期是同样重要的。否则,难道我们费这么大劲来实现“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是为了引发一次滞胀吗?

猜你喜欢

外汇储备货币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论结构
古代的货币
201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31399亿美元
古代的货币
黄金和外汇储备
论《日出》的结构
黄金和外汇储备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