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民主的组织形态
2011-02-19肖存良
□ 肖存良
人民民主要求党的领导,人民民主推动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保障人民民主。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相互结合就产生了新时期人民民主的实践形态:复合民主。复合民主是在中国现有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实现人民民主的具体民主形态。复合民主使得人民民主实践化、具体化、可操作化,使得人民民主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从抽象转化为具体。复合民主以政党为领导,以人民做主为根本,以协商合作为机制,以创造发展为使命。复合民主要巩固和发展,并推动人民民主在中国的实现,就需要在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中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创造社会治理,维护政治秩序,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合作。在中国长期处于现代化的情况下,民主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推动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再追求合作与秩序。复合民主作为人民民主在中国的实践形态,也包含着自身的组织形态,组织形态的成熟推动复合民主的发展。本文结合杭州市的民主发展实践来讨论人民民主中国实践的组织形态。
一、政党、政府、社会合作互动
就我国政党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而言。我国是先有现代政党后有现代国家,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现代国家,国家是党缔造的,所以政党对国家和社会有非常强烈的影响力,政党是国家与社会协调运作的重要整合机制,而不仅仅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联接机制,政党既是执政党,又是领导党,政党对国家与社会具有异常重大的社会政治责任。政党是中国发展的重要主体,政党是全国人民的先锋队,是引领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次,政党是人民民主实践的主体力量,政党力量的强大可以领导人民限制国家的奴役,保证人民对国家的主导。但是政党对国家与社会所形成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国家与社会相对不成熟的情况下很容易演变成政党代替国家与社会,或者直接忽视人民的利益,成为限制人民直接参与政治的阻碍力量。这就要求在坚持政党领导的原则下保证政党对国家与社会的尊重,以及国家与社会的相对独立地位,最终在政党、国家与社会相互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有机互动。再次,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家也是发展的主导力量,国家与社会密切合作,通过核心的经济官僚机构来推进产业政策。
在中国的民主成长中,人民民主需要政党领导,但是政党也需要尊重国家与社会,不能把自身凌驾于国家与社会之上。人民民主的实现必须限制国家对人民的奴役,但是现代化又要求国家主导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通过与社会合作协商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就形成了政党领导国家与社会合作协商的民主组织形态,在这个组织形态中。政党、国家、社会之间实现了有机互动,政党领导国家与社会,国家与社会合作,政党代表社会利益,政党领导加上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合作,就形成了复合民主中政党、国家与社会有机互动的组织形态。
把上述复合民主的组织形态落实于杭州的实践,并以此来透视杭州的发展,我们发现在杭州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政党引领社会,政府引导经济,政府与社会密切合作,社会以市场为主体,展现了复合民主政党、政府、社会有机互动的组织形态,这种组织形态成为了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治理主体和发展力量,有力地推动了杭州的民主发展。杭州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政党是发展主体,社会建设主体,人民民主实践的主体力量。首先,政党通过解放思想、激发人的活力来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杭州市委先后组织召开了三次思想解放大讨论。并通过思想解放大讨论来破除发展障碍,寻找发展思路。其次,政党通过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世纪以来,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杭州市委通过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来推动杭州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2002年杭州市委在第九次党代会上正式提出了“城市化”、“工业兴市”、“旅游西进”、“开放带动”、“环境立市”五项战略。①参见王国平《城市论》(上)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页。“2008年,杭州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又提出了‘六项战略’:‘城市国际化’、‘工业兴市’、‘服务业优先’、‘软实力提升’、‘环境立市’、‘民主民生’。②王国平《城市论》(上)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3页。再次,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中,一方面政府受政党领导,另一方面在党政分开的基本原则下政府又独立开展政治活动,但是政府与政党之间是合作而非竞争的关系,杭州市委和市政府合作推动杭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政党和政府又大力支持社会中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到2007年末,个体工商户的注册沪数达到26.91万户,注册资金99.03亿元,从业人员从1982年的445人增长到近200万人。③参见翁卫军《杭州改革开放三十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杭州市民营企业总量达到10.99万家,投资者人数25.82万人,民营经济总产值占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50.5%,占据了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民营经济在批发零售贸易业中,完成商品销售额5029.50亿元,占全市商品销售总额的70.3%。④参见翁卫军《杭州改革开放三十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总之,政党、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互动推动了杭州的经济发展,也建构了杭州的人民民主实践形态,这种形态保证了政党、国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相对平衡。
二、社会复合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放权让利,推动社会发育,社会从原来计划经济状态下被国家吞噬的局面中解放出来,从国家—社会的一体化逐渐转型为国家—社会的二元分化,社会从国家分离出来之后逐渐成长为独立于家庭和国家的市民社会,在市民社会中,每个独立个体都是一个社会主体和权力主体。市民社会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极大地激发了个体的效率和生产积极性,个体创造财富的能力被极大的激发出来,个体在追逐个人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社会财富。在杭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经济总量一年一个台阶,1993年、1994年杭州经济增长分别达到了30.1%和26.3%,至1997年已成为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生产总值超千亿的城市之一。进入新世纪,杭州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3年和2006年连上2000亿元和3000亿元两个台阶。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达到了4103.89亿元⑤参见翁卫军《杭州改革开放三十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在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中,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等处于体制外的社会主体所创造的经济总量也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而迅速增长,几乎占了整个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力量。政党是创造这个庞大社会力量的推动力量,同时社会力量的壮大也对政党提出了挑战,如何处理体制外社会力量的关系是政党面临的一个的现实问题。因为体制外的社会力量在追求财富的同时也会追求对国家与社会的影响力,他们影响国家与社会的重要方式就是要求参与政治体系,表达利益,反映诉求,也就是提出政治参与的要求。基于社会力量的政治参与是人民民主从政治形式走向具有丰富内涵的政治实践的重要体现。杭州市委在推进人民民主、适应人民政治参与需求的过程中首创并建构了社会复合主体这一人民民主的实践形态。
社会复合主体既是一种“以公益为导向、经济自我运行、资金自求平衡的”①王国平《城市论》(下)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59页。社会组织,也是一种“以推进社会性项目建设、知识创业、事业发展为目的,社会效益与经营运作相统一,由党政界、知识界、行业界、媒体界等不同身份的人员共同参与、主动关联而形成的多层架构、网状联接、功能融合、优势互补的新型创业主体。”②王国平《城市论》(下)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0页。作为社会组织,它以推进重大社会性事业项目为主,以弥补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城市治理中的不足作为最终目的,实现多个治理主体的合作治理,作为新型创业主体,它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最终目的,以盈利为各个市场参与主体的现实目标。与此同时,社会复合主体更是一种民主的组织形态,从民主的组织形态来看,社会复合主体实现了政党和政治制度的社会吸纳功能,把社会力量纳入到了组织化的范围之中,但是政党把社会力量吸纳起来之后并没有限制社会力量的活力和创造经济效率的能力,相反,政党把社会力量吸纳进来之后塑造了新的发展主体,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然也进一步推进了政党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合作,实现了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社会复合主体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引擎。与此同时社会复合主体这种组织形态构建了一个新的秩序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把社会不同群体的外在制约转化为内在关联,把社会不同方面的被动参与转化为自觉互动。”③王国平《城市论》(下)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2页。既让每个主体都有权力,又把权力运行纳入到秩序运行之中,社会复合主体中的各个主体进入这个新的秩序结构之后,增强了自身的适应能力,同时体制也增强了自身的适应能力,这是社会复合主体这种民主组织形态的重要特征。
杭州市社会复合主体可以分为三类:行业联盟组织、项目推进组织和市校联盟组织。行业联盟组织社会复合主体主要包括丝绸和女装行业联盟、茶行业联盟、数字电视行业联盟、美食行业联盟、婴童行业联盟、工艺美术行业联盟、西博复合主体、休博复合主体、动漫复合主体、城市品牌网群、生活品质行业点评复合主体等。④参见王国平《城市论》(下)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6—1433页项目推进组织社会复合主体主要包括西湖综合保护复合主体、运河综合保护符合主体、西溪综合保护复合主体、钱江新城建设复合主体、大良渚遗址综合保护复合主体。⑤市校联盟社会复合主体主要包括杭州市与浙江大学战略联盟、杭州市与中国美术学院战略联盟。
进入社会复合主体之后,参与的各个主体都在适应这个新的秩序结构中改变了自身,完成了自身的转型。所以社会复合主体这种民主组织形态也推动政党、政府的转型和社会的有序政治参与,社会在有序政治参与中也完成了自身的转型。对于政党而言,在改革开放推动政党与社会关系出现松动的情况下,政党在参与、领导、协调、推动社会复合主体发展的过程中又重新与社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推动了政党从一个相对行政化、官僚化的政党向一个具有政治动员能力的政治治理型政党转型。⑥参见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5—77页。对于政府而言,社会复合主体这种民主组织形态能够推动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使政府通过社会复合主体这种民主组织形态能够更好地提供社会公共产品⑦参见王国平《城市论》(下)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3—1424页。。对于社会而言,社会复合主体这种民主组织形态能够实现社会协商,推动社会主体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表达利益,反映诉求,同时在推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社会复合主体这种组织形态,社会与政党、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避免了二者之间的对抗。
三、市场自治
在政党、政府、社会合作互动中,以社会为主体,这些主体包括个体、私营企业和个体个体工商户,它们都生活在市场当中,这样实际上就确立了市场在整个生产、生活和生态中的主体地位,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构建了市场的相对独立性,形成了市场自治。市场自治的前提是由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权力回归人民,由人民当家作主,真正由人民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是以市场为主体构建社会经济体系,而是在否定市场的基础上以生产计划为主体、以权力为核心来构建社会经济体系。在杭州市的人民民主实践中,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发展,实现了三个“还”即把生产还给市场,把。
⑤ 参见王国平《城市论》(下)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34页。生活还给市民,把山水还给自然,建立了民营经济体系、生活民主体系和生态文明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多方共治的社会治理结构。“三还”首先是把生产还给市场,以市场为核心组织社会生产,构建民营经济体系。在政党、政府、社会合作的基本民主组织形态下,政党和政府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但是这种推动并不是全面掌控,也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权力来控制经济,而是在政党和政府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同时,在民营经济逐步发展壮大的时候,政党和政府实施完“第一推动力”之后就逐步淡出市场,建构由市场主导的社会经济体系,由市场中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市场中施展自己的才华。
所以市场自治以市场代替政府,推动了政府从微观管理市场到宏观指导市场的转型,推进了现代政府建设。市场自治也推动了社会发育和社会自治。市场中的自治主体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在实践中相互联合互动,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市场自治体。市场自治体是市场自治的载体与表形式。市场自治体的主要表现形态就是民间的商会、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等。这里以杭州市民间行业协会为例来阐述市场自治这种人民民主实践的组织形态。
杭州市民间行业协会大多成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基于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而自生自发地成长起来的。据杭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统计,“全市行业协会由2000年底136家发展到2007年底的383家,其中市本级101家,各区、县(市)282家,8年间行业协会总量净增了1.82倍,年均增幅达15.94%。其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等领域行业协会的发展更为迅速,已涌现出了一批初具运作规模、民间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带动力和影响力的行业协会。美食、茶楼、疗休养、演艺、化妆、保健、女装、婴童、运动休闲、工艺美术等,已被市委、市政府确立为重点发展的‘十大特色潜力行业’”。
为了推动体制外民间行业协会的成长,杭州市积极推动体制内行业协会脱钩。“全市共有234家行业协会脱钩,其中合署办公分离145家,财务分设11家,行政机关人员脱离198家,涉及市和区、县(市)两级机关公务员674人(次)。同时,借助‘三脱钩’契机,整顿规范行业协会,注销了27家有名无实或长期活动不正常的行业协会,变更了1家为联合性协会,新成立了3家行业协会。全市行业协会总数由脱钩前407家调整到脱钩规范后的383家。在实施‘政会分开’、走‘民间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①杭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杭州市行业协会发展规划》2008年2月。民间行业协会是社会活力的表现,是社会力量和社会权力增长的表现,更是社会民主不断发育的表现。民间行业协会发展推动市场自治,市场自治推动人民民主在市场的实现,人民民主在市场的实现又推动人民民主在社会领域的发展,人民民主在社会领域的发展最终会使党的领导消融在人民民主之中,使党的领导不是人民民主的阻碍力量,而是人民民主的实践主体和领导力量。
四、社会中介体
从我国人民民主的本质来看,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即人民自己管理自己,但是人民自己管理自己一方面需要有政党的领导,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来解决自身生活中的部分现实问题,政党和政府就需要进入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去。所以从现代民主作为一种大众民主的情况下,民主的空间从社会进入了个体生活当中,要在生活空间当中发育民主,并通过在生活当中发育民主来推动社会领域的民主。在政府进入人民日常生活之中帮助人民解决自身生活之中的现实问题的时候,就存在政府服务意愿如何与人民需求相互契合的问题。因为二者都是独立的社会主体,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非常容易出现政府公共服务的“异化”,即政府简单地自认为自己代表“公意”,并以“公意”的形式进入人民日常生活,而忽视了人民自身具体利益的整合与表达。因而避免这种异化状况的出现就需要人民自己管理自己与政府帮助人民解决一些生活问题相结合,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党的领导,以党的领导来平衡政府可能给人民带来的奴役,保障政府的亲民性。在杭州的人民民主实践中,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机构与政府帮助人民解决生活问题的意愿相结合就形成了社会中介体这种人民民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组织形态。社会中介体介于人民和政党、政府之间。对于人民而言,社会中介体的成员产生于小规模的人民日常生活之中,成员由人民商议产生,直接代表了人民的利益,这是一种直接民主的形式,也是在生活中实现了民主的本意,在生活领域中解决了较大规模社会中人民的直接民主问题。对于政府而言,中介体可以使政府的工作得以改善,政府帮助人民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程得以优化。社会中介体联接和政党、政府与人民,实现二者之间在生活领域中的契合,这种民主组织形态既实现了大众民主时代人民的直接民主需求,又保障了我国人民民主发展过程中对政党和政府的需求,在生活空间实现了二者的复合,所以社会中介体是民主在生活空间中发育的结晶。
杭州市在实践人民民主的过程中,创新并建构了一些社会中介体的实践形态,如在庭院修缮过程中建立了民间庭改办、草根质检站等。新世纪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为了改善居民日常生活环境,满足人们优良生活环境的需求,于2004年启动了背街小巷改善工程,截止2008年底,共改善了背街小巷2332条,总长度863公里,受益人数195万人,受益单位188876家①参见王国平《城市论》(中)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2—663页。。在背街小巷工程改善中,政府已经进入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领域,但是还是处于日常生活领域的外围。在背街小巷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后,2006年,杭州市委市政府进行庭院改善工程,开始从人们日常生活的外围进入了核心领域,直接进入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而居民也需要政府来帮助解决庭院改善问题,以实现杭州市总体的美观整洁。
为了顺利推进庭院改善工程,改变庭院改善工程中居民受益但满意度不高的状况,杭州市清波街道在认真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后,决定在劳动路136号—156号的庭院改善过程中尝试建立民间庭改办,民间庭改办由从事多年基建工作的居民担任负责人,由5位热心居民作为成员。庭改办成员作为社会中介体的代表,一方面要代表居民的利益,实现居民的民主参与需求,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又要代表政府的需求,推动政府更好地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在工作中要联接政府、市场与居民。在庭院改善过程中,民间庭改办使居民直接参与,并对工程进行管理和监督,满足了居民的在庭院改善过程中的民主需求。政府则进行赋权、协调和保障,支持民间庭改办开展工作,同时也增强了政府服务居民的能力,优化了政府的服务。市场施工单位根据居民需求在民间庭改办监督下进行施工,提高了施工的效率。这样就实现了政府、市场、社会合作来做一件让居民满意的事情的局面,并在合作过程中优化了政府、市场与社会,这种合作的结构就是民主的结构,这种合作结构所形成的治理机制就是民主的机制,所以民主的本质在于创造治理,建构秩序,促进发展。而民间庭改办作为社会中介体这种民主组织形态的实践形态,在三方合作中充当了润滑剂的作用,尤其使得政府与社会之间以合作代替了对抗,避免了政府与居民的对立。使人民民主条件下政府服务居民的意愿与居民要求政府服务的意愿之间实现了契合。这样就在基层的居民生活空间中塑造了一个民主的机制,推动了民主在社会生活空间中的发育,民主在社会生活空间中发育出来之后就会推动以社会为中心建构民主的实践。这是自下而上的中国民主成长的路径。
五、小结
在杭州市的复合民主实践中,建构了政党、政府、社会合作互动、社会复合主体、市场自治、社会中介体等组织形态,这些组织形态支撑和巩固了复合民主,使复合民主作为人民民主的实践形态在杭州的生产生活领域中成为实实在在的与人民群众日常息息相关的民主形态,也使得人民民民主不仅仅是一种理想和理论,而且进入了社会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杭州市的民主实践代表人民民主的发展方向。
杭州市的民主实践表明了我国人民民主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一,民主的成长过程中,国家跟社会必须合作,国家与社会合作是我国人民民主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二,我国民主的成长包含三个过程:从社会生活领域的民主成长到社会自治,即社会领域的民主成长,再由社会领域的民主成长到地方的民主成长,最后由地方民主成长推动国家民主成长。在杭州的民主实践中,杭州市的民主成长也必将推动整个国家的民主成长。第三,改革开放前,我国民主建设的基本路径是以国家为中心建构民主,建构了民主的政治体制,实现了人民的阶级解放,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民主建设的基本路径是以社会为中心建构民主,实现了个体的解放。当然,在杭州市的民主实践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社会复合主体、社会中介体和基层自治等民主的组织形态还不够成熟,民主发育过程中的国家逻辑比较强,而社会逻辑还相对较弱。这些民主组织形态的成熟也将推动复合民主的成熟,复合民主的成熟将推动人民民主的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