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生有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

2011-02-19卢肖文

政治与法律 2011年2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生活建设

卢肖文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200233)

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更是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工作重点。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真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在对未来五年发展的谋划中,把“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的目标追求,作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建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议》强调,要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使人民的幸福指数得到提升(简称“三生有幸”)1,彰显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三生有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意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使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得到提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

(一)“三生有幸”凸显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唯物史观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人类只有在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之后,才能从事其他一切领域的创造性历史活动。因而,人们第一位的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自身实际生活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体现了生产与生活的高度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阐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制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战略举措的时候,明确提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在“争得民主”和“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的政治和经济考量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头脑里已经蕴涵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深刻思考,要求无产阶级必须采取十大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2、征收高额累进税。3、废除继承权。4、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8、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进城乡对立逐步消灭。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3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国情条件下,这些具体措施的实施方式方法和时代特点会有所不同,但是革命导师关于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表述,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社会存在着四种生产方式:物质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以及精神生产,这四种生产方式构成一个社会的有机整体。但其中,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说过,物质生产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深厚基础,只要它哪怕停顿一年,不仅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也将失去存在的基础。这恰恰是马克思关注民生问题的理论立场和哲学依据”。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5

(二)“三生有幸”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不是绝对平均主义,不是普遍贫穷,也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是共同富裕,而不是贫富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三生有幸”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服从于这一根本目的。

“三生有幸”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根本要求是,以人为本、造福于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搞建设、促发展、谋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

在现阶段,“三生有幸”的具体标志,就是建成“小康社会”,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走向新的阶段。当我国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时候,我国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和教育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从社会主义高度文明建设和综合国力增强的角度来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经济建设创造物质文明、民主建设创造政治文明、文化建设创造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创造社会文明、环境保护和建设创造生态文明。同时,我们不仅促进社会主义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正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套日益完善的制度下,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也将更加定型化。这将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逐步达到制度文明的阶段。随着“全面小康”的建成,社会主义文明达到一定的高度,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将大大增强。

(三)“三生有幸”体现党和人民对“共同富裕”中心课题的执着追求

1990年,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6现在,我国经济状况持续快速增长30多年,在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的条件下,在城乡差距、地区差别矛盾凸显和分配不公,贫富不均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更加强调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切实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搞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上好日子。虽然今天我们还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但是我们党在谈到“小康社会”概念时,往往与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使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得到提升相联系,体现了党和人民对“共同富裕”中心课题的执着追求:“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7“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通过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8

二、“三生有幸”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价值追求的历史飞跃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赋予了“小康”这一中国传统概念以现代化的内涵。“三生有幸”,体现了党和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升华。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旋律。从民生延伸到福祉,意味着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解和把握更为精当和贴近终极目标,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发展变得更有意义。

(一)小康目标的生活质量定位不断攀升

小康社会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我国从古到今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小康”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经》,源自《诗·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后来孔子在《礼记·礼运》中也提到了“小康”。孔子当时在与其弟子子游(言偃)对话时,对“大同”和“小康”分别提出了设想和描绘。“小康”,是相对于“大同”而言的,体现了古人对宽裕、殷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理想社会,是广大人民的生活憧憬,也是文明古国的千年追梦。千百年来,无论哪一派的“大同”和“小康”学说,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历朝历代都没有真正实现小康社会的理想。只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小康社会才从理想变成了现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其他中国共产党人使用的“小康社会”的科学概念,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又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气息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了“小康”的概念。他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9邓小平将现代化的理念与中国传统的“小康”嫁接起来,确定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当时邓小平确定的小康目标,虽然涉及现代化建设的所有领域,但最主要是强调经济总量的提升,强调不愁吃穿的“温饱”目标的实现。其实,邓小平在正式提出“小康”概念的前一年,就明确提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10

在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我们究竟何时实现、如何达到“小康”目标?邓小平用历史唯物主义者的眼光敏锐地注意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是当时各项事务的基础与核心,“四个现代化,集中起来讲就是经济建设。……当然,其他许多事情都要搞好,但是主要是必须把经济建设搞好”。11党的十二大正式引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二十世纪末的战略目标,提出在实现人均GDP“翻两番”的基础上,人民生活就达到了“小康水平”,其含义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在新时期新阶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推进“小康”目标的实现。1997年,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以跨世纪的世界历史大视野明确提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12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从2000年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四个方面的要求。13这个目标是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十六大报告对小康社会的定位中,已经由上个世纪强调的“总体小康”走向“全面小康”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我们对小康社会应具有的基本特征的认识理解,也显得更为深刻和宽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康目标的设定中,江泽民在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基础上引入了“政治文明”概念,使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确定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格局。同时在此基础上,党中央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新要求。

在21世纪新的历史起点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4报告确定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5从这五个方面的要求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定位更为完整和系统。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现实要求,党中央把和谐社会建设凸显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加以强调,而且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上更明晰地表述为“建设生态文明”,由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也就推进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文明并举共建的崭新阶段。

如果说“翻两番,奔小康”,是中国共产党20世纪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目标的追求,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战略目标设定。从这段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在新时期我们党对于小康社会的目标定位,历经了一个由经济主导性到全面协调性、由注重达标性到崇尚优质性的飞跃过程。

(二)注重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旋律

在邓小平最早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里,已经蕴含着深厚的民生思想。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向全党和全国发出了“使人民群众尽快富裕起来”的时代最强音。与此同时,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摒弃了有碍民生改善的错误观念,而且果敢地实现了有利民生改善的工作重点的转移,还具体谋划了改善民生的方针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制定和实施的各项方针政策,其基本精神就是发展生产,改善民生。人们将这些方针政策称之为富民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党和政府不断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16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已实现“温饱”之后的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后,不仅致力于进一步改善我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而且反复强调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说:“加快改革和经济发展,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17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又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18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再次说:“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19党中央在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把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阶段性达标进一步具体化,相互对应地步步落脚于“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小康生活更加殷实”、“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和“比较富裕的生活”,20把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放到了更为突出的位置。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重视民生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期待视为首要任务。改善民生成为新世纪党的历次全会的中心议题和最富时代特征的政治承诺。在对制约民生改善的根本原因的深刻洞悉中,新的领导集体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为关注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最有利的支撑。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以人为本的诠释中,更是突出了民生,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1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议》,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妙蓝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等字眼比比皆是。毫无疑问,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构成“十二五”规划的主音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定位中,注重民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日趋响亮的主旋律。

(三)在奔小康进程中不断探求国民通达幸福之路

对于一个把人民幸福一贯作为其立党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而言,在发展理念和决策中,就是把人民群众幸福的程度作为检测党的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探寻国民通达幸福之路也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阶段,我党明确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提出实现“人民幸福安康”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把人民的生活品质、生活福祉的提升和幸福问题提上了日程,这体现了巨大的历史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党把执政理念从GDP政绩观逐渐转移到关注人民生活的幸福观,并为之谋划了使人民活得更幸福的全面规划。诚如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2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人民对“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已不只是对改善物质生活的追求,同时还有着对维护自身民主权利以及提升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党中央顺应这种新期待,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分别作出了部署,体现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全方位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执政理念。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新要求,都是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处处体现着党对人民幸福安康的深切关注。

从民生延伸到福祉,意味着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解和把握更为精当和贴近人文关怀的目标,也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变得更有意义。追求人民的福祉,使我们不但关注我们的现实,更会关注我们的未来。

三、“三生有幸”是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落实“十二五”规划进程中,“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23是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根本任务。我们要把实现“三生有幸”的价值目标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促进“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文明”与提高“幸福指数”的辩证关系。

(一)党为人民谋幸福的量化指数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贯致力于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毛泽东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说:“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24江泽民指出:“快乐幸福的生活,才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尤其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应该成为我们立法和道德的基础,为最广大的人民谋幸福,应该成为我们最高的宗旨和法则。”25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仍是中国的首要任务。我们将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权,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26

幸福指数,是指人们在某一时期内与其在另一个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内幸福感的比值。幸福感则是指人们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自30多年前不丹国王首次提出“幸福指数”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幸福指数”这一软指标,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的幸福感的指标,使它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

幸福指数具有主客观相融合的特点,它的提升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它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程度,还取决于生态环境、居住条件、安全状况、人际关系、价值实现感等等。其中,改善民生是提升幸福指数的关键。在中国强调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也就是要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更好地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目前国际上尚未有任何一种幸福感测量指标体系能得到普遍认同,许多指标体系仍处在不断改进之中。从我国学者研究情况看,归纳起来,幸福感大体由5个方面构成:(1)物质丰裕感;(2)精神充实感;(3)政治清明感;(4)社会和谐感;(5)生态舒适感。它既包括就业、收入、保障、居住、安全、医疗、教育等可以量化的指标,也包含情感范畴、心态状况和情绪愉悦等精神因素,还包括人际关系和谐等状态。就幸福指数量化指标而言主要有:城镇登记失业率;衡量居民家庭总体消费水平与结构的恩格尔系数;反映收入分配差别的基尼系数;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包括森林覆盖率、环境空气质量,城市优和良天数比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等。27

(二)中国幸福指数涵盖了对“三生”的基本要求

从中国幸福指数的内涵可以看出,幸福指数涵盖了对“三生”的要求。目前我们对幸福指数所确定的量化指标所包含的内容,道出了“三生”之间的辩证关系,也道出了“三生”与幸福指数提高之间的逻辑关联。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三者内涵不同而又联系密切。生产发展是实现生活改善的条件,离开发展,改善无从谈起;生活改善是发展的目的,脱离这个目的,发展就失去了意义;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所必须坚持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保证。要想提升国民的幸福指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是达到目标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实现途径。

首先,在当代中国,经济仍欠发达,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我们要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更高水平上的生活改善,都有赖于生产的发展。离开生产的发展,如今影响人民感受幸福的诸多问题,比如地区差距问题、就业问题、贫困问题、社会公平问题、治安问题等等根本无法解决。一句话,生产发展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不发展生产,就没有前途,就不会有我们的幸福体验和美好感受。其次,发展要以生活改善为指向、为依归,否则,发展不但失去意义,也会失去动力。历史经验证明,唯有正确反映和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能够逐步得到提高,我们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所以,在发展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实现人民生活改善这一落脚点,并以此来校正和调整发展的方向、速度以及方式、方法等,立足于实际情况作决策,着眼于群众需要谋发展,才能激发群众以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投身生产活动,也才能让群众在享受发展成果的过程中领略幸福的意味。最后,无论是加快发展,还是实现生活改善,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空间,也是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客观条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产发展就没保证,生活改善就受影响。虽然发展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这种代价不能建立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上。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国度里,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片面地追求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不但无法使生产可持续发展、生活不间断改善,而且会使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背离让群众活得更有满足感和价值感的初衷。所以,让国民的幸福指数提升,“三生”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基础和保证,也是通达理想境界的操作路径。

(三)以“三生”的规划发展不断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

《建议》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明确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单从经济发展而言,从“增长”方式转变到“发展”方式转变,已是了不起的历史性飞跃。但它不仅仅是经济领域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会引发思想观念的转变、行为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等等,这些转变带来生产发展,将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首先,生产发展是提高“幸福指数”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

生产,是生活和生态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经济,一方面出现了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内外需发展不平衡、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过深,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资源环境压力突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促进生产发展有如下多种路径和方略。第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第二,调整经济结构,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第三,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第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第五,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第六,把改革作为加快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纠结在一起的时候,任何单兵独进的改革都不能奏效。因此,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一个全面综合改革的攻坚时期。我们要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协同推进,创新和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第七,把开放作为加快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实施“走出去”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鄂麦398田间综合抗病性较好,但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高感条锈病和纹枯病、中感赤霉病和白粉病,生产中应注意防治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和白粉病,搞好“一喷三防”。

其次,生活改善是感受“幸福指数”的重要路径和显著标志。

人民群众向往社会主义,万众一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动因是社会主义能够使广大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科学发展是硬道理,首先在于以人为本,通过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大,然后按照公平公正的分配原则,把“蛋糕”分好。只有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大“蛋糕”,才能创造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只有分好“蛋糕”,改善民生,才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所以,“十二五”期间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科学发展的成果真正体现在富民、惠民、安民上,使人民群众在生活明显改善的过程中,真切体验“幸福指数”的提高,真实感悟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在“十二五”期间,通过生活改善提高“幸福指数”的主要举措有以下五项。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得到普遍较快的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第二,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的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第四,要兴边富民,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加强国际通道、边境城市和口岸建设,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第五,在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还要改善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最后,生态文明是提升“幸福指数”的基本保障和必备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驾齐驱的重要任务。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是人生幸福与否的主要参数之一。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把生态文明作为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基本保障和必备条件。

在“十二五”期间,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人民“幸福指数”的主要举措有以下五项。第一,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低碳经济,养成低碳消费方式。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第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第五,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们才能在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居更佳的生态环境中享受美好生活。

“三生有幸”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三生”又好又快的发展,必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在实现“民富”、“国强”与“人民幸福”有机统一的坚实基础上,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1“三生有幸”中的“三生”原为佛家术语,指前生、今生、来生;“幸”指幸运。三生都很幸运,形容运气机遇极好。本文借用“三生有幸”提法,表达的是全新的科学内涵:“三生”,分别是指生产、生活、生态,“幸”是指幸运、幸福。

2、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第49页。

4王国平:《世界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6、7、8、2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第216页,第543-544页,第23页。

9、10、11、1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页,第128页,第240-241页,第47页。

13、19参见《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3-544页,第552页。

14、15、21、2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16沈宝祥:《改善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变初衷》,《学习时报》2007年3月16日。

17《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9页。

18《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20瞿晓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历史考察及基本经验》,《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2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5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1993年11月2日。

26胡锦涛:《在耶鲁大学的演讲》,《文汇报》2006年4月23日。

28杨毅涵:《解读福建“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升幸福指数 实现科学发展》,《福建日报》12月15日。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生活建设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