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网络问政形势下新闻执政的几点思考

2011-02-19何能高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北京100745

中国司法 2011年9期
关键词:新闻宣传舆论

何能高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北京 100745) ■文

关于网络问政形势下新闻执政的几点思考

Reflection on Press Ruling in the Situation of Accountability Questioned by the Internet

何能高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北京 100745) ■文

在互联网发展极为迅猛的今天,在网络问政盛行的今天,要消除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不信任感,树立司法的公信力,必须深入研究当今舆论生成、变化的规律,与时俱进,用新闻立政、新闻执政的方法来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网络中掌握主动,在舆论中抢占制高点和话语权,有效做好司法新闻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工作,逐步树立司法权威。囿于篇幅,笔者仅就网络问政下的新闻执政问题作些思考,以求教同仁。

一、网络问政的新形势,凸显新闻执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所谓新闻执政,是指执政者通过媒体新闻来执政,即运用媒体新闻来提高执政者的执政形象、执政公信和执政合法性,向广大群众传播执政者的执政精神、执政理念、执政方针政策和相关决策、行动以达到社会公众认同、理解和支持的执政方式①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03759.htm,2011年7月4日访问。。

“新闻执政”(Governing with the news)与传统政治传播中的“宣传统治”(Rulling by propaganda)有着很大的不同,是一种较新的执政方式和做法。新闻执政的提法源于美国白宫发言人②同①。,从美国发端后,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运用,有着较为丰富的成功实践。如美国的执政者和政治家十分重视运用新闻来执政,从美国基层的市政厅到白宫,从基层的社会运动到庞大预算的利益组织,各级政治团体对这一点的认识都越来越清楚。美国政府最高决策会议是总统每天在白宫召开的会议,这个会议主要讨论的不是别的,而是今天的新闻应该是什么。为此,美国政府有一系列的做法和制度:用表态制造新闻、用行动制造新闻、用政策制造新闻。该国围绕“新闻性”制定政策,无论是修改还是制订一项政策,首先考虑的就是,一定要有新的内容并且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欢迎。日本也非常重视新闻执政,如2011年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后,政府掌握新闻发布的主渠道和制高点,及时主动地发布有关的准确信息;并分三个层级进行新闻信息发布:内阁在第一时间发布总体信息,重大的情况通报和信息发布由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实现一元化管理;政府各部门发布自己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信息;各级地方政府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或信息通报会③吴怀中:《晒晒日本的“新闻执政能力”》,《环球时报》2011年03月22日。。这些做法,顺应了本国民众的需求,顺应了媒体时代的要求,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值得我们借鉴。

在当今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在网络问政风行的时代,新闻执政已成为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传统媒体高度发展,新兴媒体日新月异。特别是我国网民人数已近5亿,高居世界第一,且仍在高速增长④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年新增网民7330万,年增幅19.1%。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http://baike.baidu.com/view/5112707.htm。。网民在网络浏览新闻、获取资讯、了解时政、发表意见并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已成为我们中国网络最显著的特点,也成为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参与社会生活的最显著特点⑤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网络新闻使用率为77.2%,用户规模达3.53亿人,用户人数年增长4535万人,年增长率14.7%。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媒介之一。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机制的变革加快。其一,手机上网、微博客等新兴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为用户上传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推动了互联网用户产生内容的快速增长,网络新闻的来源更加丰富;其二,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更加多样。其三,社交网络凭借用户间的交互性,在新闻资讯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了新闻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随着新闻传播渠道的更加多元和高度融合,网络新闻内容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快速扩展,未来网络新闻市场将更加繁荣。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1/P02011…2011-1-19。。而国内网上网下的一些“水军”、“网络推手”和境外敌对势力也在互联网上兴风作浪,这就增加了网络空间的复杂性、网络问政的长期性,这就需要我们树立网络立政和新闻立政和新闻执政意识,充分发挥好传媒媒体和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占领舆论的制高地,争取舆论的话语权,通过新闻立政来做到新闻执政,通过及时发布正面新闻,预防和减少负面新闻、舆论来执政,以听取民声和民意,最后做到争取民意和民心,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拉。

二、及时传播和平等传播,是新闻执政的重要原则

新闻执政的最大特征,是国家机关将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及时、有效地传播给社会公众。而要做到及时有效,必须坚持两大原则:一是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新闻发布、有效传播。而不能面对汹涌的舆情,久拖不决,迟迟不肯发声。更不能“捂着”、“盖着”,听任公众的质疑,听任事态的发展。二是必须坚持平等传播的原则,将新闻信息,平等传播给社会公众。而不能居高临下地对媒体、对公众传播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地方领导和干部 (包括一些地方法院领导和法官),在新形势下仍然存在甚至崇尚、奉行“只说不做”、“少说多做”等“低调”的执法理念,其原因主要是受传统的思维观念影响和现实体制的影响。在一些官员心目中,说多了,宣传多了,一是存在“言多必失”的风险;二是存在被上级领导批评为爱出风头的风险;三是存在被人民群众监督和批评的风险。说多了、宣传多了,官员的言行就暴露在媒体和公众的眼前,被人批评为“作秀”,被公众监督在所难免。因此,一些官员将不公开、不宣传、少说话当作自己为官从政的法宝,并标榜自已“谨慎”、 “稳重”,以求个人仕途上的保险和进步。殊不知,这与现代的民主政治不相符,与网络问政新形势下新闻执政的要求不相符。

正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受官本位意识的影响,一些地方领导、一些司法机关领导,对媒体还存在高高在上的意识,存在轻视媒体、抵触媒体或害怕媒体的现象。被网络热炒的地方官员对着媒体记者公开喝问:“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你是哪个单位的?!”等“雷人语录”就是官本位心态下居高临下的典型例子。与此同时,也有相当多的官员 (包括一些地方法院领导和法官),则存在害怕媒体的心态,“防火、防盗、防记者”就是其心态的真实反映。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各级党政官员、各级司法机关官员要强化平等传播理念,平等对待媒体,既不居高临下对待媒体、对待公众,也不害怕媒体,视媒体记者为洪水猛兽,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平等、及时传播新闻信息,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信于民、司法为民。

三、健全新闻工作机制,不断满足公众的期待与要求,是新闻执政的核心内容

工作方法的好坏,新闻传播的手段和新闻工作机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新闻执政要求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用最好的方式,最佳的途径和健全的新闻工作机制,将自身的方针、政策、目标和作为及时有效地传播给人民群众,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引领人民群众共同前进。

而要满足社会公众的要求,必须抓住社会公众的“眼球”。而要抓住社会公众的“眼球”,必须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作用,让媒体成为国家机关与社会公众的桥梁。

当前,国内媒体的市场化给中国媒体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变化。市场化带来激烈的媒体竞争和市场竞争,为吸引眼球,获得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媒体的运行、媒体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商业化的特征。尤其是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手机报等新媒体,为了吸引社会公众的眼球,赚取尽可能多的广告费、发行费,在新闻报道、时事评论和宣传策划中,争相以市场为导向,无论从报道形式还是报道内容上都对各级机关媒体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有的新媒体甚至将商业化、娱乐化与泛政治化结合在一起,只要出现能做大的负面新闻,就打着“监督”的旗号,听任网民政治化、情绪化地发泄,以达到吸引眼球,放大舆论的目的⑥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 (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减少到191万个,年降幅41%。网站数量的下降与国家加大互联网领域的安全治理有关。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1/P02011… 2011-1-19。。而广大网民对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对公权力的积极监督,对民主政治的热情呼唤与期待,也是一些负面新闻能够迅速传播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竞争下,传统的媒体虽有一定的准则和顾忌,但在利益面前,也容易跟风跟上,争相抢夺市场资源和经济利益——当然,原有的政治利益,他们也不愿轻易放弃。据有关资料表明,2003年中国媒体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被许多中西方媒体评论家誉为是一次“突破”,被认为是国家新闻体系的一次进步。然而“政府批准对此次战争进行现场直播,更大程度上是受到中国高度商业化的媒介产业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的驱使。对于某些媒体来说,这一驱动力要远远大于媒介新闻报道的政治意愿——虽然,正是政治上的优势地位给有些媒体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正因为媒体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导致了中国媒体的生存越来越依赖于收视率、发行量、广告收入。在这场适者生存的生死较量中,中国媒体不得不选择现场直播这场战争,否则它们就会失去受众。⑦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一些研究数据显示,中央电视台开始现场直播伊拉克战争后,其收视率攀升了几倍,广告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个百分点⑧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在这种形势下,各级党政部门、各级司法机关,必须改进自身的宣传方法,健全自身的新闻宣传机制,并通过常态化的新闻传播平台来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一是要充分关注网民和社会公众的所思所想,积极、主动提供内容丰富的信息和新闻,满足其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

二是要用网民和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渠道,传播好新闻。尤其要在用好传统传播渠道的同时,大力发挥博客、微博、QQ等最新新闻传播工具,用网民和社会公众都喜闻乐见的方式、渠道来加强新闻宣传工作。

三要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党政机关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作为司法机关司法公开的重要渠道与双向交流平台,新闻发言人制度起着引导舆论的作用和肩负着维护人民知情权的重任。党政机关、司法机关不仅要与媒体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更要通过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为党政机关、司法机关与人民群众搭建一座沟通、交流、互动的桥梁,并通过新闻发布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2003年“非典”期间的实践证明,党和政府建立新闻发闻人制度作用巨大,各地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近年来通过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来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象“石首事件”这样未及时发布新闻、未及时满足群众的知情权而导致的反面教训也有一些事例。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证明,只有不断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常态化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发布新闻信息,才能消除人民群众的疑惑,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四是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评估、新闻宣传风险估计、新闻信息发布等新闻宣传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新闻宣传工作。

五是要建立健全民主、科学、法治的舆论处理机制。对负面舆论中的相关责任人员,要及时、依法作出回应,既不能久拖不决,听任舆论越来越汹涌,事件越来越激烈;也不能因人而异,对相同性质和情节的责任人,处理结果却大不相同。与此同时,也要给负面舆论中的相关责任人员予以申诉、陈述和司法救济或行政救济的机会,不能因为舆论出现一边倒,就一棍子把责任人打死。否则,就容易出现“多数人的暴政”,这与我们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四、提升新闻宣传能力,提升官员整体素质,是新闻执政的本质要求

新闻宣传能力是新闻立政、新闻执政能力的具体表现。新闻宣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新闻执政能力和水平。特别在网络问政,微博、博客、QQ、手机等新媒体成为我国公民关注社会生活,发表政治见解,表达个人需要的新形势下,提升党政机关的新闻宣传能力,增强党政机关的舆论引导能力,是党和政府新闻执政的本质要求。

我们党一向重视“笔杆子”的作用,将“笔杆子”与“枪杆子”作为一文一武“打天下”和“治天下”的“两杆子”。在新的形势下,执政党要巩固自身的执政地拉,更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网络媒体、都市媒体等新兴媒体不断炒作司法个案,不断放大个案问题的情况下,各级党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更要进一步提升新闻宣传能力,通过新闻宣传工作来向人民群众公开司法工作、宣传司法工作,在公开、公正司法的同时,通过公开、透明的新闻宣传工作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党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要提升自身的新闻宣传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提高自身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在西方,传媒被称为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记者、编辑在内的传媒从业人员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也逐步发展成社会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在我国,舆论监督与传媒有着极大的关系,传统的传媒人员既是传媒企业的工作人员,同时又是舆论监督的重要主体,他们这种独特的双重身份形成了独特的职业特征;而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则使每个能上网的公民成为记者,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将其看到、拍到或想到事物、人物、事件发表在互联网上,并通过互联网的无限交织作用形成公众关注、“围观”、娱乐或抨击的事件⑨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我国微博客用户规模达到6311万,使用率为13.8%。。因此,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要提高自身的新闻执政能力,必须进一步搞升自身与传媒打交道的能力,要学会在媒体面前,能说话、会说话,说真实的话,不说假话。

其次,要善于主动提供信息,提供新闻;让媒体得到健康、良性发展。党政官员、人民法官也要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要学会善于和媒体打交道,乐意和媒体打交道,并把和媒体打交道变成提升自身形象、提升单位形象、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第三,要不断提升党政机关、司法机关的新闻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发布能力,逐步由宣传控制者转变成为一个信息提供者,让新闻传媒和人民群众享有丰富新闻的选择权、时事新闻的知情权、公共事务的主动参与权、公权力运行的监督权,不断引领人民群众走上安定、踏实的生活之路,达到鼓舞士气、引领舆论的积极效果。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必须不断增强新闻执政的意识,不断提升党政官员和人民法官的新闻宣传素质,进一步提升各级官员和全国法官的整体素质。唯其如此,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得到不断的加强,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屹立在世界之林、笑傲东方。

(责任编辑 赵海鸥)

猜你喜欢

新闻宣传舆论
新闻宣传中新媒体的有效运用策略探索
媒体融合环境下法治新闻宣传方式的转变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关于新媒体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探讨
国际“舆论战”对地方舆论工作的启示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中国老促会新闻宣传理事座谈会在京召开
新闻宣传工作的“四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