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化语境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011-02-18薛金华
□薛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世界现代化语境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薛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路径选择,是数代中国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现代化潮流的自觉认识,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当代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不但实现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基本稳定,也为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国家或后发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参考的发展范式,为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世界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
现代化这个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不论人们正视与否,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或快或慢、或主动或被动地踏上现代化之旅。中国这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迟到者终于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抓住了历史给予她的最后一次机会,迎头追赶,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一、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中国作为唯一保持文明连续性的文明古国,为什么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如此步履蹒跚,与世界现代化屡屡失之交臂?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外源的、后发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真正旅程开始于新中国的成立。目前学界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萌芽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始于鸦片战争,中国的国门在坚船利炮下被迫打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战争与革命的阶段,同时也被纳入世界现代化潮流之中,进入了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之中。但直到20世纪初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现代化的观念才深入人心。新中国成立之后,它才成为中国发展的大趋势。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是中国现代化的初始阶段。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外受西方强势资本的渗透,内受太平天国的沉重打击,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改革派与地方实力派结合,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掀起了一次自上而下的自强救国运动。但这次现代化运动由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中国丧失了一次难得的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发展大机遇。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学习日本,进行了维新运动、立宪运动的尝试。由于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根深蒂固性和它自身的历史局限性,这些改革始终是在清王朝体制内,着眼于细根末节,一涉及关键的政治体制等改革,就受到封建保守势力强有力的反对,致使改革屡屡流产,同时也证明了改良道路在中国的不可行性。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两千多年“王朝循环”的结束,同时也宣告了中国现代化运动初始阶段的结束。
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现代化进程在夹缝中时断时续发展。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并没有带来中国现代化的曙光,继辛亥革命之后的是权威失落、地方割据和社会失序的局面,中国进入了长达四十年的战争连绵的阶段,中国的现代化在战争夹缝中时断时续地推进着。
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表明,无论是清政府自上而下的自强救国运动,还是资产阶级掀起的维新运动、立宪运动以及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都没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也没能够避免被侵略、受掠夺的局面。“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1]P1469但他们都以失败而告终。“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1]P1471总的来说,这期间中国选择的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但没能够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落后社会面貌。
中国要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富强,必须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无法承担此重任。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社会主义找出路。在对各种主义和道路的甄别中,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带领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才实现了国家高度的政治统一和社会稳定,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才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正如美国学者莫里斯·梅斯纳(Maurice Meisner)所说:“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日子。如果说革命涉及的是让一个新社会出现、对一种政治制度给以强有力的摧毁的话,那么,中国共产党人在10月1日所庆祝的革命,其意义不亚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其政治摧毁的范围不小于那两场革命,在为社会发展的空前新进程而开辟道路方面,其重要性不亚于那两场革命;其世界范围的影响也不小于那两场革命。”[2]P3
中国的现代化发轫于19世纪中叶,百余年来,由于内外种种原因,中国与现代化总是失之交臂,机会尽失。且“百年的变革始终在抄袭外国和回归传统之间摇摆,时断时续,杂乱无章,不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3]P337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才开始在真正意义上自觉探索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又历经艰难。直到1978年,中国才终于抓住了历史在20世纪给予她的最后一次机遇。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新世界”开始于1978年,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还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
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并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而孤立于人类文明之外的,离不开对其他国家现代化道路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但是,又没有适用于所有发展中国家照搬照抄的固定的道路和模式。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来看,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等等存在着差异,因此,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多线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多模式的。正如列宁所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4]P777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中国的风格、中国的气派和中国的特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摸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由于自身的不成熟性,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从建国初期到1956年,仿效苏联模式,走“苏化”道路。“波匈事件”的发生,显现了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的弊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照搬苏联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毛泽东提出了“以苏为戒,走自己的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5]P23中国从此开始了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但后来爆发的“文化大革命”使这条现代化之路遭到了重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行了一次独特的体制内的模式转换,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指出,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6]P237江泽民也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顺应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本国国情出发,已经或者正在走上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事实证明,只有走这样的道路,才是成功之途。”[7]P512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各国的国情不同,实现发展的道路也必然不同,不可能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国家、一切时代的固定不变的模式。”[8]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各国应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国际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系列国家的政治民主化,以及从东亚到欧美的两次金融危机,其他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爆发了发展危机,而改革开放中的社会主义中国却“风景这边独好”,GDP规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外学界和政界研究的热点。从国际社会流行的“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再到今天的“中国崛起论”,凸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对国际社会的重要影响。
苏东剧变之后,西方世界的主流看法主要集中在“中国分裂论”或“中国崩溃论”上。认为中国肯定经受不住苏东剧变带来的冲击,中国共产党会很快像苏东共产党那样丧失执政地位。“它将因地方主义、腐败、民主化、贫富差距等各种内部问题,导致现行体制的自行瓦解或分裂为多个地区。”[9]金融危机之后,又有人预测中国顶不住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必将衰退。但事实是,中国并没有像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那样崩溃,并且经受了金融危机的考验,实现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的基本稳定。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恐惧和戒备,于是,又有人抛出了所谓“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会导致军事实力增强,从而会对地区稳定以及世界和平构成威胁。现实情况是,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致力于建设互利共赢的和谐世界。中国的崛起为东亚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新世纪,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进一步彰显,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同时,伴随着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在西方社会出现信任危机以来,西方学界和政界对中国发展道路及其巨大成就越来越重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构成的巨大冲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称赞中国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政治改革是果断明智的”,认为今天的中国已经在世界上承担着非常重大的责任:“第一,中国代表着经济的增长和迅速的发展。第二,中国是有助于实现世界平衡的一支和平力量。第三,中国在思想文化方面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做出了贡献。”[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路径选择,不但实现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基本稳定,也为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国家或后发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参考的发展范式,为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示范性影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而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又普遍处于弱势,在这种“资”强“社”弱的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人们看到“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败,人们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才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挽救了“要失事的社会主义大船”,坚定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6]P346
对发展中国家的借鉴作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和各民族发展道路的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发展中国家在谋求自身的发展时,必须遵循本国国情,通过创新和实验找到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而不能盲从西方模式。我们在强调其个性的时候并不否认其共性,中国和其他后发国家一样,都曾经有过被侵略的历史,这是相同的,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这是近似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共同的历史遭遇和面临着现代化的共同课题,使中国的发展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借鉴意义。正如联合国贸发会议官员德特勒夫·科特所指出的,“中国确实是过去10年至15年中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最初选择了与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不是单纯地依靠市场力量来发展经济,而是重视政策手段与市场力量的有机结合,这是一种成功的策略。中国在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汇率、利率、管理方面的做法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11]
丰富了当今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内涵和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资借鉴的范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表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走向现代化时,由于处于不同的区域,现代化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和动力机制等都是不相同的,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必然是多样的。从经济形态上看,有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同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发展道路上也不尽相同,当今人类文明发展道路应该也必然是多线条的。要维护世界文明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的多样性。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12]P37胡锦涛也强调:“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13]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美〕莫里斯·梅斯纳著,张瑛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8]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12-27.
[9]〔韩〕全圣兴.“中国的崛起”与国际秩序的变化[J].现代国际关系,2005(11).
[10]秦宣.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模式”—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
[11]刘国远.中国经验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专访联合国贸发会议官员德特勒夫·科特[N].参考消息,2006-09-14.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3]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06-04-23.
The Development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ntext of World Modernization
XUE Jin-hua
(Academy of Marxism,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China)
As the selected path for an oriental country with underdeveloped economy and culture to transform from traditional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th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result of continuous efforts made by generations of Chinese people,reflecting Chinese communists’self-conscious cognition of the world tide of modernization,scientific summarization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s,and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ontemporary China.It has not only realized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of China,but also provided a new development paradigm for socialist countries or late-comer countrie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road of modernization,thus making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world modernization;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8
A
1674-0599(2011)06-0027-05
2011-09-15
薛金华(1976—),女,湖北襄樊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后,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
(责任编辑:朱文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