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场馆资源服务于社区体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1-02-18胡靖平
胡靖平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浙江金华321017)
学校体育场馆资源服务于社区体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胡靖平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浙江金华321017)
设施条件是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健身运动的开展必须借助于一定的体育场地设施,在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场馆与社区的共享是该项命题中的重要内容,文章对影响学校体育场馆资源服务社区体育的因素进行分析,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之间的关系,期望为践行“全民健身条例”等国家体育方针提供参考。
学校体育场地,服务,社区体育
Abstract:The facilities are the foundation to initiate public physical exercises.The physical fitness campaign must be launched with the aid of certain facilities of sports field.At national present stage,the sharing of school stadiums with community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roposition.The thesis analyzes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resources of school stadiums to serve community physical exercises,seeks the crux of this problem,consid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nd social physical exercises from this angle and expect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national physical policy such as the conduction of national fitness regulations.
Key words:school sports field;service;community sports
0 前 言
资源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因素,资源分有形与无形,它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着、发展与演变着,它是由人类活动创造出的各种财富与资产,它的出现又会影响与支持着人类新一轮的各种活动的开展与发展。体育资源与人类的体育活动相联系,它是指在为不同的人群进行体育活动提供支持,在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各种有形、无形要素的总和,它是由静态要素与动态运作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主要是包括了体育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几大类。
体育场地资源是体育物质资源的一类。指用于体育训练、比赛、教学和体育锻炼、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与其他体育文化活动的特定场所的总称,它包括用于体育活动的各种室内外的运动地块、运动场馆以及服务于某种特定运动项目的器材、设施,它是体育活动开展的物质依托。由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体育物质资源,特别是其中的体育场地资源在资源体系中,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推进,各地相继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全民健身体育资源与体育运动需求不对称的问题,场馆缺乏即是主要问题之一。虽然,随着国家对体育运动的进一步重视,财政的投入环比增长,这些都可以得到解决。但在这个过程中,为回应社区体育的需求,也为了厘清学校在全国健身活动中的作用,对学校与社区体育的关系,对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于社区体育发展的意义与作用进行研究,应有其实质价值。因为即使是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场馆的社区服务也是一个永久的命题,有持续发展性的意义。
1 社区体育场馆资源缺乏的成因
1.1 我国社区的发展尚处于实现初级体育设施配套阶段
目前我国社区的发展还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目前的重点还在于小区的基本配套,小区的体育设施与场地还处于小型器械配套的阶段,有大型体育文化中心的小区的建设层次还有待时日,基于此,如何在现阶段解决运动场馆的梗阻问题就成为践行“全民健身条例”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1.2 国家体育财政有限的情况下,学校体育占了极大份额
在目前国家财政体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学校体育在投入中所占的份额是极大的,因为学生的身体发展有其终身奠基性,学校体育明确纳入到国家各级学制的课程计划中,国家与各政府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有其特定的要求,投入也比较有计划、有保障。从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可见,教育系统拥有占全国65.6%体育场地,在学校里往往有较为丰富的场馆资源。
学校体育场地资源使用与服务的对象往往仅限于本校的师生,因此,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场馆、全民健身的人群与学校师生人群之间出现了人数数量与场馆数量倒挂的现象。
1.3 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管理模式形成了传统阻力
传统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的使用与管理是封闭式的,主要为学校内的体育运动所用,使用与服务的对象从常规的角度来讲,往往仅限于本校的师生。同样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显示,教育系统拥有全国65.6%体育场地的同时,对外开放程度仅达到29.2%,三分二强的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依然只主要限于校内。回望学校的职能,这种低开放度是有其合理性的,传统性的管理保证场馆资源在使用与管理过程中的单纯性,这个与学校重社会效益的传统定位是相匹配的。
目前,全国的健身意识已有普遍性的提高,这就使学校运动场馆的社会共享问题,即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资源,为广大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创造更好的健身条件,盘活、整合现有学校体育场馆资源,提高学校现有体育场馆的开放使用率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如何让学校的体育场馆资源能合理、有效、持久地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即时的支持,并能从中探讨出两者真正共享的途径与方法摆放到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工作者的面前。
2 学校体育场地资源服务社区体育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无外乎是内因与外因,
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影响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因素既有学校自身的意识价值取向的因素,社区的健身人群的素质与意识价值取向的因素,也有政府、社会等宏观调控因素;
既有物质条件方面的因素,也有思想认识和管理方面的意识形态的因素。其中学校对开放的义务性和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影响学校安全与管理,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规范,经费没有保障,学校体育场地条件等是干扰当前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主要因素。以下从学校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个剖析。
2.1 学校对开放的意义认识不到位,风险评估趋弊倾向明显
2.1.1 学校体育与国民体育素质系统提升的一致性还处于隐性层面。中国体育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体育、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有其特殊性,往往参与者为少数有特殊能力的体育人才,而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面向大众,是面向全体国家民众,提高国民素质系统工程中的主要表现,也就是说,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心理素质等,在国民成长的学生时代,由学校体育承担最重要的培养,而离开学校后,主要是由社会体育进行指导与调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有其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即都是为了提高国民的整体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提高民族的全面素养,有一样的重要性。
虽然从属于不同的管理机构,服务于不同人生阶段的国家公民,但是从提高国民素质的角度来看,进行资源的打通是完全合乎毕生发展的逻辑的,因此,学校体育场馆资源服务于社区体育也是世界各国在社会体育资源不够的情况下普遍采用的解决策略。
在学校握有较为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的情况下,学校对于社区体育场馆资源缺乏的认识程度与服务意识等要素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
做为国家体育资源相对丰富的拥有者,学校也应该对这个问题有主动的思考,主动面对国家的体育整体发展命题,就必须从大局入手,分担社会责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并对与此相关的工作进行实践探索,充分意识到学校体育在社会体育发展的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更应该主动运用高校体育信息与人才资源,进行这个方面的主题研究或综合研究。
这些研究与实践应该包括场馆分类、社会体育的倡导、开放的经济效益与文化效应等问题开展理论探讨,使学校体育成为国家社会体育发展的一个助推力。也应该包括开放的政策的制订、政策的实施等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2.1.2 对社区开放还未能进行积极的风险规避预期。开放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可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与文化的影响,也可以帮助学校与社区更好地融合,但是开放共享就意味着打开原先的封闭局面,打破旧的格局,在建立新的格局之前,探索需要一定的代价,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风险界定为“由于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可能导致的学校蒙受损失,伤害或不利因素等危险[2]。”其实对风险进行分析,进行积极的风险规避与管理,利用风险防范是规避风险、减少成本支出的首要措施与根本途径。
在学校体育场馆对社区体育服务事宜上,一般来说,开放的风险无外乎以下这些,如管理风险、经营风险、安全风险、环保风险、固定资产折旧的风险。具体地讲,主要的影响开放的风险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安全。这个风险与管理是紧密相连的,管理预期不到位,措施不周全,方法不正确,都会产生安全的漏洞,而这个安全的漏洞的指向是双向的,外来人员在学校体育场地产生的安全问题,学校师生工作人员由于外来人员参与体育活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等等,这个给学校体育场馆开放造成较大心理压力的问题。外来人员的身份与校内师生不同,有时管理难度增加,特别是在有偿服务的时候,这种压力也随之增大。
管理与经营风险。由于国家也提供多种经营,因此经营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在开展经营的时候,经营的主体会对经营量进行一个预期的估算,有了经营的主体的参与,对于经营利润的追求也是非常正常的,对于投资与成本回收,利润获得的关注有时会超越其他的内容。有时还会占据重要的位置。但由于社会体育的参与是一个比较有弹性的事情,它本身不像是学校体育,有国家教委与学校的具体的要求,有质和量的要求与管束,因此,在开放共享的经营与管理问题上,也会遇到不能保证量,因此会影响到投入产出,从而影响了多种方式的经营的问题,使开放共享受阻。另外,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管理也是同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在开始对外开放共享的时候,还需要特别处理好开放与正常教学秩序之间的关系。
2.2 政府行政部门宏观的调控导向与政策引导尚缺乏
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服务问题是牵涉到学校与社区多个部门之间的事情,而且是现阶段社会体育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因此,它的开展与发展需要有高于高校与社区的政府行政部门对此进行调控与干预,更为重要的是要有相应的程序帮助厘清仅靠学校与社区层面无法梳通的问题,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法或条例,指导具体事件的开展,也有助于裁定一些突发事件。这是使此项工作能开展的政策保障。例如1927年美国就有32个州通过法律规定“社区可使用学校的建筑作为社区体育中心”。
政府等各级行政部门进行决策时需要就以下几个关键问题进行磋商与指引。
2.2.1 有待于在实施层面厘清有偿或无偿开放的不同运营机制。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从有无产生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有偿开放与无偿开放两种形式,面对的服务对象还可以分为校内与校外、团体与个人二个交叉的维度。因为,我国的学校教育与社会体育资金的投入不足,因此,也鼓励进行合理的有偿经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提出“体育场馆要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使用率,要讲究经济效率,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多种经营。”
因为对校内外人员开放均可以采用有偿或无偿的方式来进行,学校的体育场馆资源首先要明确管理与经营的体制,同时要注意解决好先服务好本校教学与本校师生的问题。
因此,有偿开放的度就成为关键的环节,在开展多种经营的管理模式的时候,这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怎样面对开放度大、经济收入较多而有可能对教学的冲击或是对校内人员的参与活动的冲击,怎样让经营者要认识到责任与义务的关系,就控制了整个管理的基调。
往往有些学校将经营权外包,经营者如果不能意识到学校体育场馆本质的公益性与福利性特点,往往会因过于追逐成本,掉入舍本求末的泥淖。这样就虽然运用了多种经营的方式,但是对于开展多元经营的初衷却置于脑后了。
因此,在面对有偿与无偿开放的问题的时候,还是要考虑到时间段与服务人员的身份问题,也要确立相应的义与利的适度关系。在教学时间段内,必然要无偿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其他的时间段内,还要考虑学校必要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当校外有偿服务与校内无偿服务有冲突的时候,必须先满足校内无偿使用的需要。
各地政策与学校体育主管部门与社会体育主管部门要就这些问题形成符合中央有关精神的实施意见。
2.2.2 对服务共享中的学校与社区的基本责、权、利等模糊边缘要尽快明晰。除却有偿与无偿的问题外,还要解决的就是不同的运营机制下的,体育活动参与者与管理者,学校与社区、学校管理人员与社区管理人员,社区的健身锻炼人群各自的责、权、利等要素比较模糊,这给开放与服务过程中一些突发或意外事件的解决埋下隐患,也不利于形成或建立积极的合作与关系,这些没有明确的灰色地带容易形成运作阴影。
因此,明晰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参照国家已有相关政策与法律基础上,形成诸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社区开放与服务条款”,“社区与民间健身团队使用学校体育场馆协议书文本”等引导性的文本是现实的需要。
这些文本的出台,一方面政策的发布可以引发整体社会对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发展的新关注,引发更有价值的讨论,有助于政策的修订与完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校与社区的锻炼人群增加相关的知识,明白自己的责、权、利,增加在合作过程上的配合,同时,也为处理相关事情提供直接的依据,避免一些事件的发生。
还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政府相关部门在出台相关政策的时候,考虑到政策对开放与服务的推进功能,毕竟场馆资源的所有权在于学校,应该有对学校进行精神与物质奖励的相关方法。如将高校体育场地定点为全民健身活动基地、青少年健身俱乐部等,并从体育彩票收益中适当拨发专项费用于补贴对外开放体育场馆的院校,一方面加强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用于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
2.3 社区健身者对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维护意识薄弱致使服务却步不前
这个问题其实也说明了政策与实施办法制定的必要性,因为就目前一些向社区开放体育场馆资源学校的情况,社区人员只用不爱护,对于这些资源的使用心态有待调整。
对于场馆资源的维护意识与行为的缺乏主要表现这些个方面:
对运动器械等设施不爱护,这是由缺乏相应的设施维护知识或缺乏爱护的意识而引起的,如带有色饮料、穿高跟鞋进入塑胶场地;在塑胶场地吸烟;用手拉排球网等行为。
不注意场地卫生,如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果壳纸屑饮料瓶。
有些人员在健身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还用器械作为情绪发泄的工具。
这些行为,打击了学校向社区开放体育场馆资源的积极性,有些学校在开放之后,觉得长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最后采取了重新关闭的无奈做法。
另外,也还有许多学校体育综合条件尚不能满足开放的客观需要。如前所述,虽然学校的体育场馆资源相对于社会体育资源要集中与丰富一些,但是浙江省各地学校的情况不均衡,有许多地方的学校的场馆数量与种类与省里的标准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有些差距较大的地区的学校,学校本身拥有的体育资源也比较欠缺与薄弱,这就使得数量上也不能满足与社区体育共享的客观条件;还有一些学校的体育场馆比较简陋,设施比较陈旧,用于平时的教学尚不尽如人意,要用于向社会开放就不具备相应的实力。
学校体育场馆服务于社区是一项综合的事业,学校除了需要检索自己的资源外,还需要有开放的政策,因为开放是一个系统的事情,实施操作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处理,需要解决的标准与指向性意见。建立开放的组织与管理机制,有可以开展此项工作的专职或兼职人员,这些都是要做好开放事宜须先满足的前题条件。
3 结 论
学校体育场地资源服务社区体育,将极大地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但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经营管理、安全、对教学工作的影响等方面的难题,这就需国家及地方政府来继续完善相关法规,促使和监督学校建立有利于服务社区体育的规章制度,并贯彻落实。
对学校来说,在争取得到地方政府政策上支持的同时,也应做好经营管理人才方面的培养和引进工作。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可能是制约大部分学校体育场地资源服务社区体育的最大障碍。
[1] 张永保,席玉宝.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和经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4):79-83.
[2] 欧阳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6):61-63.
[3] 张荣昌,陈志昂.合作共赢:非体育系统体育场地社会化管理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5):18-22.
[4] 饶传坤.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杭州市城西居住区为例 [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1):16-20.
[5] 廖军.湖南省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7(3):20-22.
[6] 杨建设.我国西部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1):16-18.
[7] 陈胜,昝新林,李爱军,等.湖北省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50-52.
[8] 张玉超.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16-19.
[9] 陈浩,吴晓蕾.我国中小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浙东北、浙西南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114-1115.
Probes into the Factors and Principles of Cooperative Sharing Model of School Stadiums
HU Jing-ping
(Jinhua College of Profession and Technology,Jinhua 321017,China)
G807.4
A
1004-3624(2011)01-0061-03
浙江省教育厅课题(Y200804579)
2010-11-30
胡靖平(1968-),男,浙江永康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