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决定论体育教学思想构建研究
2011-02-18贾明学
贾明学
(温州大学体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非决定论体育教学思想构建研究
贾明学
(温州大学体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思辨等方法,对非决定论体育教学思想进行建构,研究指出,决定论体育教学存在教学过程僵化、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调、教学评价量化等问题。体育教学的人文特性与人的非决定论立场是非决定论体育教学思想建构的前提,而体育教学知识属性与科学性标准的转换是非决定论体育教学思想构建的基本依据。
非决定论;体育教学思想;构建;人文主义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 and logical specul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ought of indeterminism about PE teaching.Researches indicated that the determinism PE teaching performance is:ossified teaching process,arid course content,monotonous teaching media and quantification teaching appraisal.The humanities characteristic of PE teaching and person’s indeterminism standpoint are the premi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determinism PE teaching thought.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knowledge nature and scientific standard is the basic ba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E teaching thought.
Key words:indeterminism;thought of PE teaching;construction;humanism
体育教学思想的确立,将对体育教学实践产生直接的影响。以科学理性为核心的决定论思想对教育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受其影响,决定论思想在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头脑中也根深蒂固,这种以控制和预测为取向的体育教学思想,其目标无论是增强体质,还是增进健康,在本质上都是外在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如何打破决定论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立场,则有待于对决定论思想深入的解读及对非决定论理论持久的探究。本文在对从决定论到非决定论思想转变的背景分析基础上,对因决定论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僭越而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阐述了体育教学的非决定论立场,以丰富和完善体育教学的理论体系,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与信息。
1 从决定论到非决定论的体育教学思想背景分析
近代以降、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在征服自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从牛顿力学理论一诞生,其中就潜伏着机械决定论的倾向。随着牛顿力学上升为时代精神,决定论的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决定论思想反映了科学时代整个社会的心声:依靠科学,追求确定性[1]。”受其影响,并在现代生物医学发展的基础上,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倾向也日益突出,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决定论体育教学观,其主要表现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重视学生三基的掌握,忽视学生在运动中的情感、体验;重视教学过程的控制,忽视师生间的互动等。决定论体育教学观一旦形成,就会在教师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框架,影响到他们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以及在教学中的决策。
然而,随着量子力学的出现决定论思想发生了动摇。量子力学的一个重要成就是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的发现,该原理认为,如果我们准确地知道现在,则能预测未来,不是错在结论,而是错在前提,因为原则上我们不可能从所有的决定因素中认识现在,所以,由于初始条件客观上的不确定性,因果链条不能无限延长,必在某个地方发生中断,未来对于初始条件来说是非决定性的。因此,未来是不可精确预测的,决定论在本体上是错误的。既然以科学理性为核心的决定论是错误的,那么,决定论体育教学思想在本体上也必然是错误的。然而,由于历史的惯性作用,对决定论体育教学思想的清除并不能一蹴而就,在现实中它还顽固地存在着,并给体育教学实践带来了一系列困惑。
2 决定论思想下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过程僵化凝固
在决定论思想的影响下,体育教学视其过程为一种前定了的东西,无视体育教学的“技艺性”特点及实践互动性机制,无视体育教学中的变异性、创新性、建构性特点,而仅强调体育教学过程的秩序性和控制性。由此,体育教学变成了一种凝固化、僵化的过程,这样的体育教学,把具有实践性、互动性、技艺性特点的教学脱变单一的运动知识与技术的传授过程,把学生在运动中的情感、意志、直觉等非理性因素排除在外。学生收获到的只能是一大堆无法引起共鸣的死技术、死知识,没有学生的共鸣与互动,随着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的运动生涯也告结束。
2.2 教学内容枯燥无味
决定论思想作为一种机械化约主义,将具有动态性、体验性、个体性的运动技术与知识标榜为客观化和中性化的知识体系,在其影响下,体育教学只能接受这样的知识作为自己的内容,而这种定型化了的运动技术与知识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互动,于是,体育教学的本真价值属性与意义便被剥离了。体育教学原本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具有互动、体验性的教学内容在决定论思想下被概括为凝固化的运动技术规范与内容体系,从而使得体育教学内容变得枯燥无味。
2.3 教学手段单调落后
体育教学本应是对学生个性的释放和张扬,但决定论思想下的体育教学显然无法做到这一点。决定论思想下的体育教学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方便教师自己怎么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在这种教学观念支配下,教师虽然在一些具体的细节和内容的选择上考虑了学生的具体情况,但教学手段的选择不可能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内在要求,教学手段重视集体教学而忽视个别指导,强调教师讲授而忽视对话、体验和探究性教学,这样的教学手段单调落后,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理,从而无法提高教学效率。
2.4 教学评价客观量化
决定论思想下的体育教学注重量化评价方法的运用,认为只有量化的数据才是科学的,才能得出客观可信的结论。通过“选择体能、运动技能等各类硬性指标进行测试,得到“客观”的数据,进而对学生赋值打分[2]。”这样的评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预期的能力指标,但无法直观地论证人的潜在能力,更不能论证人的行为的创造性以及其心理过程。其最大缺陷在于把人客体化、物化了。人是意义的存在、价值的存在,而不是规律的存在、实证的存在。在量化的教学评价中,以后者代替前者,如此,就会像胡塞尔所说的那样,错把“理念的衣裳”当作真实的东西本身,人也就由此而消失了。
综上所述,决定论思想下的体育教学忽视了人的价值,忽视学生在运动中的兴趣、情感、态度。这样的体育教学必然缺乏独立的品质和旨趣,使体育教学本身具有的属性与价值消解。因此,从决定论到非决定论转换,从而建立非决定论体育教学思想就成为必然。
3 非决定论体育教学思想的建构
3.1 从科学到人文的体育教学属性转换
体育教学的决定论立场源于其中的科学化倾向,虽然科学主义指导下的体育教学对于传授知识是有益的,但同时也带来了相当多的问题:首先,科学关注的是事实,关注的是怎样掌握大量的运动知识与技术。这种以“物”的尺度来把握教学中的“人”的观点,忽视了学生在运动中的情感、意志,造成了教学中人的价值的失落、尊严的丧失及心灵的麻木。其次,“科学化”旗帜下的体育教学只是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或是作为增强体质、提高技能的工具、或是作为增进健康的工具,而工具的地位与身份使得其自身没有能力真正履行培养人的承诺,所培养的不过是工具而已。再次,科学主义下的体育教学,仅仅强调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忽视了体育教学的互动性,从而造成学生在运动中主动性、创造性的不足,缺乏运动的热情。
一门学科的属性主要取决于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指称范畴及价值取向。体育教学虽然具有促使学生身体强健的生物学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体育教学是一种人对人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由此,人的存在与发展、人的内涵与依据就构成了体育教学的内在品质。在此意义上说,体育教学具有强烈的人文特性。
3.2 体育教学对象的非决定论立场
体育教学的人文特性,为确立体育教学的非决定论立场奠定了基础,然而,要彻底摒弃决定论思想,还必须从学生所具有的根本属性出发,以此来确立体育教学的非决定论立场。
3.2.1 学生具有主体性。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实质上是教育进步的标志,现代教育的主体性思想是哲学中主体思想的衍生。恩格斯曾指出“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自由的人[3]。”可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尤其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尤为重要,新体育课程突出“健康第一”的理念,强调学生的运动参与精神。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共识。
3.2.2 学生具有整体性。教育的意义在于“成人”,因此,必须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育。“人的整体性,突出的表现在人不仅具有智慧,还有感情[4]。”体育教学是完整的人的教学,其真正功能在于让学生获得技术、知识的同时,更应有人格的完善和情感的交融。《学会生存》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标的一个广义的界说[5]”这一阐述涉及学生的生命整体,深入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悟等非理性成分,是对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知识掌握这一简单目标的超越。
3.2.3 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是一个创造性的存在,良好的教育就是要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实现自己的价值。从生物哲学的观点看,人是未特定化的存在。人跑不如马,跃不如驹,跳不及豹,猛不如虎。人的这种非完整性、发展方向的多样性,是大自然赐予人创造发展的禀赋。体育教学中,每个动作都是创造性的身体思想,都具有独特的身心意义,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才能获得这种独特的运动体验。这些都是体育教学中创造性的展现。
3.2.4 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征是多样化、个性化。正视每个学生的个体生命的差异性是教育的基本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要求在共性的基础上,充分把学生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体性是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学生在运动学习中都会形成某种情感、价值、习惯、技术特点、风格等内隐性知识,这些都是个人化的,与学生个体难以分离。主张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总上所述,体育教学中学生所具有的主体性、整体性、创新性和独特的个性,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对象的非决定论立场。
3.3 体育教学的非决定论立场
体育教学的人文属性以及学生的非决定论立场内在地要求转变体育教学中的决定论思维方式,并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由此,必须赋予体育教学知识的自我属性及内在的价值取向,使体育教学由对实证的追求转向对意义的解释,从而最终走向非决定论的立场。
3.3.1 体育教学知识属性的重新解释。决定论思想下的体育教学赋予了运动知识以客观主义的属性,客观主义的知识只关注事实却丢失了意义,只具有手段性,却没有目的性,而手段性知识并不能解决人的存在及生活意义问题。体育教学知识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点,“实践性的知识包含了经验性、行动性、综合性、个体性及动态性等特征[6],”因此,体育教学表现出了极强的“原生性”特点。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互动性特征,要求学生不能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主动地通过身体练习去探究。在这种实践过程中,人际关系密切、情感体验丰富,其非智力因素是智育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实践性与技艺性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知识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崇高的使命,单纯的事实判断、实然标准难以揭示出其根本性的依据。自然科学知识的精确性无法关注体育教学活动主体的主动性、自由性、创造性及其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体育教学内容不是封闭的、静止的,体育运动本身是开放的、动态的,因而体育教学的知识也必然是开放的、动态的。
3.3.2 体育教学科学性内涵的转换。一门学科的属性主要取决于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指称范畴及价值取向。人作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决定了人的存在方式及意义是体育教学科学性内涵的来源与依据,“成人”是探讨体育教学之道的逻辑起点和归宿。体育教学作为一种人化活动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客观规律。因此,体育教学不应仅仅停滞于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赫尔巴特的“改造”观念,以及凯洛夫的决定论立场上,这样的体育教学理论的基础是条件反射的行为主义,其后果是以“物”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背离了教育的“成人”宗旨。体育教学应指向于身体运动的内在依据:人类体育文化的意义诠释与生成上。体育文化的人性内涵与价值要求体育教学必须放弃那种建构所谓精确科学的企图,而根植于广阔的体育文化背景,探讨体育运动对人的发展、实现的意义和价值。因而要改变体育教学的工具主义、科学主义倾向,把体育教学从单向度的科学世界转向整体意义上的文化世界;只有赋予体育教学以文化性的价值与意义,才能使体育教学具备真正科学化的标准与依据。
4 结 语
综述所述,以科学理性为核心的决定论思想是笼罩在体育教学之上的一个羁绊,体育教学只有摈弃这种观点,才能实现对学生的真正尊重,才能真正走向“人之生成”。教学世界是人的世界,因此体育教学与决定论以及与其相伴而生的工具论、灌输论思想的是不相融的。在此意义上,确立体育教学的非决定论立场,其实就是在体育教学的“当为”与“不当为”之间划定一道界限。一旦超越了这道界限,就意味着体育教学中“人”的缺失和空场。这道底线的实质意义就在于体育教学在方法层面有效的保证“人”的存在,亦即保证体育教学的存在。
[1] 王啸.教育人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363.
[2] 陈湘文,李旭天.论我国体育课程评价的变革趋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119-120.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3.
[4]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4.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5.
[6] 杨健科,赵冠明,等.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特征、构建与传承[J].体育学刊,2009(6):60-61.
The R 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eterminism Thought of PE T eaching
J IA Ming-xue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University of Wenzhou,Wenzhou 325000,China)
G807.01
A
1004-3624(2011)01-0054-03
2010-06-25
贾明学(1976-),男,山东青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