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对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示
2011-02-18王光辉
王光辉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对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示
王光辉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
移动通信产业是我国在完全开放竞争的环境上实现"后来居上"的成功典型。我国在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上所采取的高起点的战略选择、充分利用重大事件促进产业发展、对多种技术路线和模式采取宽容态度、适时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等方式,对当前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移动通信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为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应用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尽管我国对移动通信产业的到来准备得并不充分,但通过一系列的战略决策和选择,不但使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紧紧跟上了世界潮流,而且在标准制定、网络运营、设备制造等方面走在了国际前列。从1987年正式投入商用至今,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创造了世界通信史上的奇迹。1987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只有3000户,到2010年6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达8亿户,普及率达到60.8%,其中3G手机突破2500万户,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最多的国家。从制约经济建设的瓶颈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导产业,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初期国内外环境
在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初期,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科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发展战略和策略的选择。
1.1 国际上移动通信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我们当前的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具备市场前景好、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等特征。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没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法,但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恰恰符合了上述特征。
从技术发展看,移动通信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真正进入个人领域,具备了大规模应用的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和长远性作用开始显现。从1897年移动通信技术诞生到20世纪80年代,移动通信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主要在船舶、飞机、汽车等专用以及军事领域的小范围应用,二是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晶体管的出现促进了移动台的小型化和便捷化,提高了移动通信的效果,移动通信开始广泛应用公安、消防、出租汽车等领域,并逐步走入公众生活;三是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集成电路技术、微型计算机和微处理器的快速发展,以及由美国贝尔实验室推出的蜂窝系统的概念和其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得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进入个人应用阶段,移动通信产业大规模发展的技术和市场条件基本具备[1]。
从国际竞争看,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这一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美、英、日、德等国都推出了自己的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先进移动电话系统),英国的 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全入网通信系统技术),北欧(丹麦、挪威、瑞典、芬兰)的NMT(Nordic Mobile Telephone,北欧移动电话)系统,日本的NAMTS(Nippon Advanced Mobile Telephone Service,日本先进移动电话服务)系统,这些系统均先后投入商用。这些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一方面表明了发达国家在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降低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国家垄断,为我国选择引进移动通信技术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
1.2 国内积极发展移动通信业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是发展通信业成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关键。早在1978年前后,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面对百业待兴的国内经济格局,一直在思考经济建设的突破口,在谈到当时中国的经济建设时,邓小平明确表达了“邮电通信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关系极大,要将投资的重点放在通信上,搞现代化建设要从通信上入手”等思想,反映了邓小平当时对通信业所具有的战略性、新兴性、带动性的深刻认识。二是国家高度重视移动通信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位在美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向中国总理谏言:“必须抓住信息革命的机会,大力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产业。”而国家总理也很快做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务必落实”[2]。三是当时我国自身的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难以支撑经济发展的需要。事实上,早在1978年我国就开始自行研制移动通信系统,并在1982年在上海开通了150兆赫单基站移动通信系统,当时首批用户20个,但该系统采用的是150兆赫,还不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条件。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也难以等待国内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最终,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在发展之初采用了技术引进的策略,并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作为产业发展的努力方面,最终在完全竞争的国际环境中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
2 我国发展移动通信产业的主要做法
2.1 高起点的战略决策奠定了移动通信产业成功发展的基础
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初期,在涉及移动通信的发展战略、技术选择等问题上,存在一些不同意见和争论。一是认为信息革命是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因而不支持通信业的发展;二是认为我国还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只能沿着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一步一步地补上工业化这门课,难以实现“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而且国家也不可能有足够的钱去发展高级的移动通信技术,因而主张采用适度技术。而当时在国际上,也有专家持相同的观点,认为当时的中国还处于落后状态,因而不适宜采用高新技术,而只能采用适用技术和梯度发展战略。这个观点影响到了当时的国家政策,在电信领域也一度形成了“采用适用技术,小步快跑、梯度发展”的建设思想。于是在我国西部引进了发达国家更新换代拆下来的继电器式交换设备和模拟地面微波通信传输设备。也有不少人主张在发展移动通信之前,先在我国城市搞一个共用无绳电话(CT2)体系,后来又演变为小灵通。
以今天的眼光看,在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初期,上述争论和政策选择是正常的,说明我们对于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有待深化。由于国家领导集体对于发展移动产业持积极态度,加之我国对于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高起点、跨越式发展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战略决策最终占据主导地位,终于在1989年确定了到2000年,我国移动电话将发展到700万户的战略目标,同时将“新技术、高起点,一步到位”确定为通信业的发展方针。这种战略的转变促进了我国通信业,包括移动通信业的快速发展,以至于到2000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的一项国策。
2.2 利用重大事件培育和发展移动通信产业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与重大事件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是我国第一代TACS模拟制式蜂窝移动电话借助广州第六届全运会成功商用。1987年成为我国移动通信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年,我国第一代全接入移动通信系统(TACS)模拟制式蜂窝移动电话成功商用,揭开了我国大规模发展移动通信产业的序幕。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1987年11月20日,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将在广州召开。为了给六运会提供移动通信服务,广东邮电管理局在资金、技术、人员缺乏的情况下,启动移动通信项目的研究和建设工作。在技术方面,1983年启动研究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1985年启动研究TACS,1986进行了TACS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因其技术相对成熟并具有组网优势,最终选择TACS作为项目实施的标准。在管理上,1985年成立无线处,专门负责移动通信项目的研究。1987年升格为移动通信局,对外称广东移动通信总公司。在资金筹措方面,则主要依靠政府担保向银行贷款。从项目实施上看,1987年1月,广东省邮电设计所完成珠江三角洲地区蜂窝移动电话工程广州地区移动电话网工程(A)初步设计方案,3月29日广东省邮电管理局与瑞典爱立信草签了珠江三角洲移动通信设备供货合同;11月18日就在六届全运会开幕的前两天,广州开通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首批用户有700个;11月20日,在六届全运会开幕式上,当时的广东省副省长接通了900兆赫TACS蜂窝移动电话,此次通话被称为“神州第一波”。移动通信的商用不但为六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且对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使移动通信的技术概念和商用理念迅速普及。
二是我国TD-SCDMA通过与北京奥运的紧密结合成功实现商用。1997年4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向各国发出了征集3G技术标准的征集函,尽管当时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经验一片空白,但考虑到3G标准后面所涉及的国家利益,我国一批无线通信领域的权威专家还是组成了“3G无线传输技术评估协调组”,如期提交了TD-SCDMA标准。经过我国电信界的共同努力,1999年11月,TD-SCDMA终于被列入到国际电联第三代移动通信系列标准之中,并在2000年5月5日被国际电联正式批准成为3G系列国际标准之一。但是,由于在模拟通信和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中没有任何表现,国际通信界并不看好由我国提出的3G标准,而看好由欧洲和日本提出的WCDMA技术与美国和韩国提出的CDMA 2000技术,有的国外专家甚至认为我国TDSCDMA标准是“纸上游戏”,难以产业化。奥运的成功申办为TD-SCDMA的商用提供了一个契机。2002年10月30日,TD-SCDMA产业联盟成立。大唐集团、南方高科、华立集团、华为公司、联想集团、中兴通讯、中国电子、中国普天8家企业作为发起单位,共同签署了致力于TD-SCDMA产业发展的《发起人协议》。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座2008年奥运会赛事承办城市正式启动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2008年8月至9月,TD-SCDMA成功服务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TD网络在六个奥运城市所有奥运场馆、非奥运场馆、奥运路线、协议酒店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在网使用TD等所有场景均胜利完成奥运通信保障工作。视频电话、手机报、多媒体彩铃、高速下载、手机电视等丰富多彩的3G业务走进了30万TD用户的生活中。虽然目前TD-SCDMA还存在网络覆盖有限、手机性能不可靠、数据业务低于预期等问题,但以奥运为契机的试商用大大加速了TD的产业化进程,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表示“TD试商用的一年,对产业链各环节成熟起到明显的提速作用,目前已达到可大规模商用水准,使运营商、制造商对TD未来前景的信心大为增强。”
2.3 对不同技术路线和业务模式采取包容的态度
在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不同技术路线和业务模式的竞争问题,事实证明,我国当时采用的对不同技术路线和业务模式采取包容的态度的做法是成功的,对于保证当时移动通信这个新兴产业的成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实例有三:一是在引入移动通信之前,我国无线寻呼业务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从1986年上海诞生我国第一家寻呼台开始,我国无线寻呼业务普及非常迅速并且势头非常迅猛,到1994年无线电寻呼用户已达到1027万户,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而由于价格不菲等原因,1994年我国手机用户只有156.8万户。从当时的情况看,手机的大规模应用尚有待时日。然而我国并未因无线寻呼业务的快速发展而拒绝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二是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制式的选择上,在选取了GSM作为主流标准的同时,依然引进了美国CDMA移动通信系统。当时,考虑到GSM的商用化程度高,可以迅速解决我国紧迫的移动通信问题,而且欧洲对我国的技术政策更加开发,原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在1994年、1995年引入了欧洲的GSM移动通信制式。之后在1999年,出于国际政治需要和电信竞争的更高层面考虑,我国决定引进美国CDMA移动通信系统,尽管由于种种原因,CDMA在我国发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是,CDMA实验网的引入不但为日后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CDMA商用网络奠定了基础,而且成功地平衡了多方利益。三是在选择主流技术的同时,允许了小灵通等非主流技术的发展。1995年,我国手机用户只有380万,由于设备昂贵,只有一些企业老板和少数高端人群使用得起。1996年,一个日本电信代表团来我国演示个人手持通信系统(PHS)技术,其成本是普通手机的1/3。但是我国多数电信专家认为,PHS系统局限性较大,只能是一种过渡技术,况且随着我国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普及,手机成本和通话费用肯定会大幅度降低。于是我国电信主管部门决定不把该项技术列入我国通信行业的主流技术。到1998年,借电信部门试验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机会,我国浙江一个城镇首先开通了利用PHS的接入技术改造成功的“社区无线电话系统”,后来定名小灵通。之后,陕西、广东也开始了这种源自PHS技术的试验网络。1999年,电信主管部门在移动电话单向收费破产之后放松了对小灵通的限制,到2006年小灵通用户数超过9000万。可以说,在主流技术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允许小灵通技术的发展,满足了当时低端消费人群对移动通信服务的渴求,推动了移动通信消费市场的扩大。
2.4 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时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移动业务的发展具备了较好的技术和市场条件。在这种形势下,我国1986年在原邮电部电信总局中成立了移动通信处。在TACS系统在我国正式商用不久,我国从摩托罗拉和爱立信分别引进TACS系统,并在不同频段上建成了全国模拟A网和B网。但随着用户规模的发展,移动通信发展遇到了三个棘手问题:漫游、计费结算和GSM网络试验。当时的TACS系统A、B网之间不能实现网间漫游与互联互通、没有实时计费系统,漫游和计费问题不解决,不但不能为消费者提供便利,而且号码资源的稀缺性也很难得到解决。同样GSM网络试验也非常关键,因为第一代技术虽然商用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有太多的局限性,如果不演进到第二代,很难做到功能的丰富化和用户的普及化。为此,原邮电部于1994年3月在移动通信处的基础上成立了移动通信局,并迅速将解决上述三大问题作为自己的重点工作,事实证明,移动通信局的成立对技术问题的解决和行业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994年联通的成立打破了此前一直由中国电信独家垄断经营移动通信业务的局面,标志着移动通信业务市场化改革的开始。同时,第二代移动通信进入大规模应用,移动用户数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1997年我国手机用户达到1323.3万户,年均增长率超过100%。移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促使独立管理部门的成立和改革。1998年3月,根据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原邮电部和电子部的基础上组建信息产业部主管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组建信息产业部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二十一世纪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从实际效果看,信息产业部的成立为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准备,使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从设备制造、网络建设到业务运营的产业链更加协调,对日后促进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尤其是移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 几点启示
我国发展移动通信产业的成功做法,可以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益的启示。
3.1 国家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上发挥主导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不但要考虑产业本身的特性,如全局性、长远性等,还需要考虑国家的战略需求,以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这就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不单单是一个产业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战略问题,因此产业领域的选择必须由国家来主导,由国家领导集体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诸多因素后决定。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上,要根据具体产业发展阶段、国家战略需求、国际竞争环境的不同,分别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路径。
3.2 充分利用重大事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大事件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利用重大事件实施“科技专项”行动成为促进科技创新和应用的重要抓手,如“科技奥运行动”和“上海世博科技行动计划”等;二是重大事件作为科技成果推广和集成应用的舞台,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如上海世博会的举行,有力地推动了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三是重大事件所产生的大量的科技成果的后续产业化,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目前,我国已经在重大事件与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应对奥运会、世博等重大事件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探索重大事件与新兴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机制。
3.3 根据产业发展阶段的不同,对产业技术路线采取不同的支持方式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初期,对不同技术和业务模式采取包容的态度非常重要,因为此时主流技术尚未定型,技术路径依赖性不是很强,技术成熟度也不高,不宜过早确立主流技术和鼓励现有的强势业务大规模扩张。而且,在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后发技术后来居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在市场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不应排斥其他技术路线。技术和业务的多元化提供了更多的行业发展方向选择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避免对一种技术盲目依赖导致的行业发展风险,同时多种技术路线并存也可发挥竞争和制约作用,虽然可能产生一定的重复投资,但大大地降低了行业发展风险,对创新也存在较强的促进作用。此外,不同的技术路线有着不同的特点,可能有着不同的适用领域。因此,本文认为,应根据产业发展阶段的不同对产业技术路线采用不同的支持方式,在产业发展的萌芽期,应对不同技术路线采用宽容发展态度;而在产业发展的中后期,应鼓励优势技术路线加快发展,尽快形成主流产品和标准。
3.4 积极探索适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
根据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行业成功起步之后,进一步发展往往遇到诸多的问题和瓶颈,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专业的主管和协调机构。在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过程中,开始的移动通信管理局以至后来的信息产业部的成立都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要打破部门和地区的分割及利益局限,加强国家层面的统一领导和协调;必要时,应当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监分离的原则调整管理体制,为新兴产业发展铺平道路。
[1]陈小洪,马俊,何霞等.移动通信革命[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
[2]李正豪.改革开放30年通信业史记[J].通信世界,2008,(11).
[3]董书礼.新兴技术商业化与政府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08,(5).
[4]杨培芳.成功之路—关于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成功经验的思考[J].中国电信业,2007,(12).
[5]张胜荣,金高峰.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J].经济特区,2008,(5).
[6]童晓渝,吴钢,张云勇.后电信时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7]陶雄强.以科技创新迎接移动通信时代的机遇和挑战[J].宏观经济研究,2009,(12).
[8]从亮.“跨越式”发展的我国移动通信20年[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17).
[9]李强.20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大事记[J].通信世界,2007,(7).
[10]陈清泰.在培育新兴产业中的政府作用[N].科技日报,2010-06-21.
[11]肖隆福,刘怀宇.政府应出台新兴产业发展规划[N].东莞日报,2010-01-13.
Chinese Emerging Industrie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Wang Guanghui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Beijing 100038,China)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is a typical example of“the later comers surpass the formers”in the open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n China.To development mobile communication industry,China made its strategic choice with high starting point,took a tolerant attitude on different technology pathway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industry,and advanced the reform of administrative system in good time.So the experience of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has reference mean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ent industry.
mobile communication industry;emerging industrie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enlightenment
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2010GXS3K062)。
2010-09-15
王光辉,男,河南叶县人,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现代服务业、科技管理创新。
F276.44;F407.67
A
(责任编辑 张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