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中国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奉化布龙为例
2011-02-18毛必坚
毛必坚
(浙江万里学院文体部,浙江宁波315100)
0 前 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2]。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现代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中国传统体育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是发展群众体育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奉化布龙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在2005年被浙江省政府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以奉化布龙为研究的切入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去审视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式,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经验为指导,建立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体系,对于做好中国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奉化布龙的历史追溯
奉化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地处宁波市的南面,总面积为1349k m2,2010年底常住人口为491697人[3]。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五龙潭就是传说中的藏龙之处。奉化市是宁波地区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浓郁,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布龙艺术)之乡。
1.1 奉化布龙的起源
奉化布龙源于民间抗旱时请龙求雨的习俗,逐渐发展到新年、吉庆、丰收时也要舞龙的传统习俗,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典龙舞。据现有史料记载,奉化布龙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据《奉化市志》记载:“南宋时期奉化境内已有舞龙,俗称滚龙灯、盘龙灯,初为谷龙、稻草龙,后在草龙上盖上青色或黄色龙衣布,逐渐演变为竹篾扎龙头、龙脚、龙尾,裹以色布的布龙。”南宋《宝庆四明志》在雪窦山“隐潭”条下记载:“隐潭县西北五十里,潭居两岩之下,两岩相抗,壁立数百仞,仰以窥天,仅如数尺。瀑泉如练,循崖而落,水寒石洁,耸人毛骨。每遇亢旱,祷其潭,有小蛇出没,旋应如响。”南宋诗人楼钥在《隐潭》诗中也说:“中有卧龙君勿狎,有时平地起风雷。”元代著名诗人戴表元有《观村中祷雨》诗:“西村送龙归,东村请龙出;西村雨绵绵,东村犹日出。”可见在奉化舞龙求雨之风比较盛行。发展到清末民初时期,奉化布龙以其优美繁多的舞艺,创建了一套固有的套路模式。在奉化舞龙流传地域广泛,群众基础深厚,舞龙队伍逐渐壮大,再经过民间舞龙艺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龙舞,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奉化布龙。
1.2 奉化布龙的特点
奉化布龙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由敬神、请神、娱神,逐步演变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古典舞,其舞姿优美、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奉化布龙以竹篾制成骨架,又用布料作龙面、龙肚,有一套别具一格的传统表现形式,其表演形式和动作内容丰富多彩,变化多端。舞得活、舞得圆、神态真、套路多、速度快是奉化布龙的主要艺术特征。整个舞蹈由盘、滚、游、翻、跳、戏等20余个基本套路和小游龙、大游龙、龙钻尾等过渡动作组成。舞者动作速度快,舞姿变化多端,灵活敏捷,技艺娴熟,再伴以传统的“三、五、七”奉化锣鼓。造型生动,转换巧妙,能做到“龙身一节节,人心要齐一”,“形变龙不停,龙走套路生”,“人紧龙也圆,龙飞人亦舞”的艺术境界,并且由于龙身轻,舞动起来速度快,龙圈环环相扣,龙身紧紧缠绕,动作间的衔接和递进十分紧凑。后经民间艺人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舞得“狂”、舞得“活”、龙身“圆”、形态“神”是奉化布龙艺术形式的具体体现。奉化布龙在舞动中只见龙在飞腾,人在翻舞,龙身迎风,犹如蛟龙出海。
2 奉化布龙的发展现状
2.1 举办学术研讨会,建立传承基地
许多专家和学者非常关注布龙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并在奉化尚田镇举办了中国奉化布龙文化节的学术研讨会。同时,奉化市政府出资350万元,在尚田镇条宅村建立了占地为4200㎡的“奉化布龙陈列馆”,为传承中国民间布龙文化艺术奠定了基础。为使奉化布龙得到普及和发展,文化部门已在奉港中学、东方外国语学校建立起两个舞龙基地,宁波市在奉化高级中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基地,奉化布龙在尚田镇小等学校设立了布龙传承基地,为奉化布龙后继有人提供了保障。并且奉化市采取政府资助和民间集资相结合的办法,创建了王鹤山庄省级舞龙培训基地。
2.2 依托文化艺术节扩大社会影响力,以赛促发展
利用土耳其国际音乐舞蹈文化艺术节、雪窦山弥勒文化节、中国奉化桃花节等文化节日的精彩表演,提升了奉化布龙的知名度,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发展布龙乡村特色旅游促进奉化布龙的发展和有效传承,壮大和发展布龙文化产业。奉化布龙参加大型赛事均获得优异的成绩,在2002年第二届全国体育大会舞龙舞狮比赛中获第四名;2004年参加全国“七艺节”获金奖,同年获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龙舞项目第三名;2006年获第六届全国龙狮锦标赛暨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龙狮项目优秀表演奖等。奉化布龙借助赛事促进其快速发展,而且《全国舞龙竞赛规则》就以奉化布龙9节龙的基本套路为参照来制定的。
2.3 完善运行机制,寻求市场化发展
奉化布龙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市财政和镇、街道每年安排30~50万元的发展资金,社会团体和民间每年筹集30~50万元,用于布龙艺术的保护、创新和舞龙技术人才的培养。并得到新闻媒介的高度关注,经过中央电视台等媒介对布龙主题片的宣传,奉化布龙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奉化布龙经民间艺人富有想象力创造和完善,着重在舞龙动作和布龙制作工艺上加以创新,并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多样化的“龙”产品,探索出一条制作、表演、外出培训等“以龙养龙”的发展模式。而且为奉化布龙申请注册商标,走企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开拓“龙文化产业”。
3 奉化布龙发展面临的困境
3.1 奉化布龙面临传承危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步伐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兴趣产生了转移,一些传统民俗日益淡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强烈冲击,原有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舞龙在广大乡村中的展示和交流平台日益减少,奉化布龙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原有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减,与先前 “村村舞龙,乡乡舞龙”的盛况相比,濒危状况严重。
3.2 舞龙队伍和队员缩减,舞龙者老龄化严重
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在传统艺术文化里面出现了迷失、断层的现象。在奉化市所辖的354个行政村中,只有15个村有舞龙队,仅占全部行政村的4%,民间舞龙队伍由原有100多支缩减至17支。而且舞龙者都为农民或工人,农闲时需要出去务工,造成奉化布龙队伍和舞龙队员随之减少。在现有民间舞龙艺人中50岁以上占69%,35~50岁的占30%,舞龙艺人老龄化严重。
3.3 缺乏资源优势,民间传承困难
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进一步的进行科学研究、挖掘、整理。需要相关部门制定长效的保护工作机制,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利用法律法规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研究人才匮乏,缺少资源优势,保护和传承措施不健全,推广力度不够,缺乏民间组织,奉化布龙民间传承困难重重。
3.4 原生态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性意识淡薄
社会群众缺乏对中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认识,缺乏原生态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性意识。对奉化布龙生存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面临传统文化资源流失。缺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观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上缺乏力度,自觉性保护意识淡薄,制约了奉化布龙的进一步保护与发展。
3.5 缺乏对传承人的培养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运行机制尚需完善,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缺乏有效的规划和措施。保护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对掌握民间舞龙艺术和技艺的传承艺人的培养和保护,有些绝技难以得到有效传承,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是面临的突出问题。拓展传承人发展空间,解决布龙表演者生存的保障,是奉化布龙发展的根本。
4 中国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 完善传承体系
政府部门和文化主管部门应加强宏观管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或者建立数据库的形式把全部的资料、录音、录像和文字记录都进行有效地保存,营造适合的生存环境。通过媒介加强中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倡建立传承基地,把传统体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开发校本教材。完善中国传统体育的竞赛体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运行机制,完善中国传统体育的传承体系。
4.2 优化发展模式
推进文化重点设施建设,创建文化发展企业,培育文化拳头产品,打造文化品牌,建立文化产业链,发展文化产业。改革和创新开发机制,实施产业化发展,开拓体育文化市场。优化发展模式,提升发展空间,促进中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如奉化布龙独具特色的制龙、舞龙、培训、旅游等“一条龙”服务的文化产业模式得到国内众多专家的盛赞。
4.3 整合资源优势,打造品牌文化
依靠当地的政府、社会群体共同关注挖掘、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体育,做到科学合理有序开发,从而形成品牌效应。打造中国传统体育展示、交流的平台,应与地方文化特色有效结合,保持传统体育文化原生态的基础上,弘扬和传承传统体育文化。注重与地方文化节和传统节庆相结合,利用文化节等活动打造品牌文化,实现以点带面,为全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4.4 提倡民间保护,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
从意识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需要成立民间保护组织,加强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提升传承人的责任意识,激发传承人的创造力,实施以人为载体的活态、动态传承。切实加强宣传力度,培养自觉性保护意识,营造社会参与、支持中国传统体育保护氛围,建立科学有效的中国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机制。
4.5 要加强理论研究,加快普及与推广
政府部门应加强经费投入,建立中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研究机构,加强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文本资料,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在继承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编写出版中国传统体育专著。加快普及宣传的步伐,纳入全民健身体系,推广中国传统体育的项目,对于中国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服务民众健身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5 结束语
保护和发展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珍惜、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就是为了人类未来更好地可持续发展,应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
[1]冯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体育与科学,2008,29(3):55-61.
[2]奉化布龙[E B/O L].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 m/v i e w/802499.h t m,2011-01-10.
[3]王月曦.奉化布龙[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
[4]张一青.论奉化布龙传承和发展的新途径[E B/O L].h t t p://www.z j f e i y i.c n/z h u a n t i/d e t a i l/9-440.h t m l,2011-06-10.
[5]姚应祥.具有地域特色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湖州船拳文化探究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1):10-12.
[6]傅珠秀.奉化布龙[J].浙江档案,2006(7):50.
[7]春潮.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3):13-14.